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中谁的贡献最大,可能一些人会说是陈毅,客观上讲陈毅在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中贡献是巨大的,但是与项英相比就有些逊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陈毅后来成为新四军以及华野负责人,参加了55年授衔,所以不少朋友会产生这种误解,今天说说项英在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中的贡献!
1934年10月,数万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但也得留下一部分人掩护主力撤走,同时在主力撤走后继续战斗。最终决定项英留下来全面负责主力撤走的工作,陈毅也被留下来协助项英开展工作,当时项英是总负责人,陈毅是办事处主任。
主力撤走后项英负责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佯装成主力掩护主力,主力撤走时留下了主力24师以及一些地方武装1.6万余人,但是面对的是20万大军,可想而知困难有多大。刚开始项英还是以主力打阵地战,结果没过多久大部分阵地就丢失,后来采取陈毅的建议采取游击战,将剩余兵力分散开来。后来不少人认为项英刚开始就不应该打阵地战,刚开始就应该以游击战。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为刚开始留下来的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佯装主力,所以项英刚开始采取应对战法是没有问题的。
面对几十万人的围剿,项英将留下来的万余人分散成多支游击队开展游击战,多则数百人,少则几人。在主力撤走后,项英没过多久就与主力失去了联系,但项英依然带领众人及时调整策略,赣粤边等地开展游击战,将游击战术编成歌谣,巧妙周旋。项英是这样形象生动地形容的:“只要有钱赚,咱们就来,赔本的买卖不干。打不过怎么办?一句话——溜出去,躲起来…发现有路一概不走,往老林子里钻,抽空放冷枪,打他们一个没头没尾。”
项英、陈毅等人在南方八省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为主力牵制了几十万人,保留了上万人的骨干,这些骨干三年后编成了新四军。这三年有多艰苦,看看陈毅这三年写的诗歌就知道!项英后来说:“两年我都没脱过衣服睡觉,衣服被树枝挂得破破烂烂的,全是补丁。”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会有一些人产生动摇,面对这种情况项英是怎么解决的?一方面项英给大家讲道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想离开的,项英会给他们路费,来去自愿。这样虽然人少了一些,但留下来的都是意志坚定的。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项英为什么做?项英是给大家解释到:“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如果这个时候想走,就说明他们没有坚定的革意志,早晚会出事,不如让他们早点走,剩下的人都是坚定的,战斗力会更强。”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项英和陈毅等人下山谈判,将散落在各地的游击队都召集在了一起,编成了新四军,虽然当时项英是新四军副军长,实际上项英是总负责人。同军长一起率领新四军几个支队奔赴抗日前线。
不少人认为项英如果没有过早牺牲,55年大授军衔时候,项英作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的代表人物,如果没有转业到地方上肯定会被授予元帅,就算转业到地方也不会低于副总。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项英在军事上并不突出,比如对新四军向敌后发展的大决策落实不到位,反顽准备不足,向北转移时候犹豫不决,以至于新四军在41年前发展没有华北的八路军好,所以认为其后续大概会转到地方。
但我认为新四军在前三四年发展不如华北的八路军主要还是客观条件限制。第一个客观条件:新四军整编后开赴的区域敌我力量悬殊,当时皖南、皖中、苏南地区已是日军重兵防守区域,新四军38年才开赴这些区域,这时候日军已经稳定了下来,非常不容易打开局面。而八路军在37年山西境内连续开展十多次重点伏击战,打出了名声,对于后续发展壮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短短一两年时间,总人数就超过了数十万,特别是像河北山东境内的各支游击队随后也都被整编,光吕正操部和山东纵队两处就贡献了超过十万兵源,120师当年还去冀中去扩编了一次。
第二个客观条件:地理条件不如华北,八路军又可依托山西境内的山区,晋察冀、晋冀鲁豫、晋西北三块区域都是依托的山西境内的山区!在最艰难的时候冀中坚持不下去时候大部分都撤到了晋西北。山东也可依靠鲁中山区。而新四军前几年所处的皖中、苏南区域是大平原,不容易发展壮大。八路军还有陕北大后方作为支持,新四军后方是第三战区,第三战区的命令也要考虑,不能彻底地放手去发展,这样会和第三战区产生冲突,所以项英这方面的考虑也没什么不对。前有日军后有第三战区的情况下,想放手去发展真不容易。
第三客观条件:新四军在成军时候总人数远不如八路军多,人数上差一个数量级。八路军成军时候光三个师就有4.5万人,如果没有编制限制的话,差不多能编成六七万人,当时算上后勤学校等机构,足足有七八万人,西路军打散和被俘的几千人也陆续回归,这几千人都是至少直接担任连排长的,后续都充实到了部队中,特别是在忻口会战期间打了数次战斗后有了名气,山西境内大量青年报名,几个师人数都翻了翻,在37年年底八路军差不多就有十万多人了。而新四军37年12月25日才成立成军,当时总人数才1万余人,还都是散落各地的游击队合并起来的,人数上都相差一个数量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