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充满着曲折与反转。一位身份神秘的64岁老人,在飞机上请人特别照顾,他竟是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张闾琳。出生在动荡的年代,张闾琳自幼便在异国他乡长大,母语非汉语。1994年,他终于有机会回到祖国,看一看父亲日思夜想的家乡。这一路上,他所经历的种种温暖,令人动容。然而,背后的故事又蕴藏着怎样的历史沧桑?张学良一家又承受了怎样的磨难?这段漂泊异乡的经历,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踏上寻根之旅,一探这家族百年兴衰的缘由。

一. 回国寻根之旅

1994年的一个清晨,一架从美国始发、目的地为北京的航班缓缓滑行在跑道上。随着起飞的号令,这架飞机载着数百名乘客徐徐升空,穿越重重云层,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在经济舱的一角,一位身着朴素的64岁老人正襟危坐,面容笃定。这就是张闾琳,张学良将军唯一在世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闾琳向来是个低调的人,哪怕父亲享有盛名,他也甘为人云亦云,淡泊名利。但这一次,他将踏上一段弥足珍贵的寻根之旅,探寻根脉所在。尽管岁月流转,这段记忆的旅程早已在他心中酝酿数十载。

自幼被遣往国外的张闾琳,对于东方文化了解甚少。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发现,尽管面容姣好,这位老人却连最简单的问候语都无法回应。为了照应这位特殊的旅客,乘务员们不得不四处寻找能够沟通的翻译人员。

张闾琳并非刻意疏离,而是他从未在东方长住,从未掌握语言文字。作为张学良的儿子,出生于动荡岁月,命运早已注定不平凡。幼年被迫远离家乡,漂泊于他乡,使他无缘于熟稔母语母文化。如今,终于有机会重返故土,他无比兴奋,却又隐隐忐忑。

从小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张闾琳,对于中国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只在书本和父亲的描述中窥见一二。如今终有机会亲临祖国,感受那份独特的东方风情,他自然是无比期盼。然而,一个六旬老人重新返乡,将面对怎样的文化冲击?这段路途又将带给他怎样的感触与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的源头,都要从他那位声名赫赫的父亲张学良说起。这位曾几度主宰中原的军阀大儿子,出生入死、经历残酷,最终却遭受家破人亡的厄运。他为国两次造反,几经坎坷,却始终心系祖国…

二. 与张学良的渊源纠葛

张闾琳出生于1929年,彼时正值国共两党剧烈对垒、军阀割据的动荡年代。他的父亲张学良,乃是当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嫡长子,从小即受良好教育,自幼丰采亦有过人之处。

张作霖原为北洋重臣,后逐步壮大势力,成为东北一方霸主。他视张学良为传人,严加馆陶,希望将来能为家族续香火。然而天妒英才,张作霖1928年遭遇奇袭身亡,张学良从而承袭家业,继任奉军总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仅24岁的张学良骤然肩负重任,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党派纷争,处境艰难。及至1936年,张学良联合广东新军实施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迫使国民政府与共产党统一战线,全力抗日。这一舍生忘死的壮举,为整个民族解除了内战的严重危机。

然而,此举也使张学良遭到国民党的报复和打压。蒋介石获释后,将张学良软禁长达11年之久。在这段岁月中,张学良饱受磨难,但他对祖国的眷恋仍然无比执着。正是在这期间,他与秘书赵一荻相爱,并诞下了张闾琳这个唯一的儿子。

赵一荻深爱张学良,见他备受磨难,决心携子远走他乡,避开是非之地。1930年,张闾琳出生后不久,赵一荻便将他送至美国,托付给朋友照应。此后数十年,父子二人音讯全无,张闾琳在异国长大,全然失却了东方文化的根基。

直至1956年,张学良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终于寻获儿子下落。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张学良无法公开相认,只能暗中关注儿子的成长。令人欣慰的是,在美国人的教育之下,张闾琳自小聪颖好学,后来成为一名航天航空专家,实至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无声,父子二人就这样被迫分隔重洋,彼此孤独度日。直至1994年,机缘巧合之下,张闾琳终于有机会重返祖国,看一看父亲挂念已久的家园。这对久别重逢的父子来说,无疑是人生最后的慰藉。

三. 异国漂泊的艰辛历程

张闾琳自幼便遭受了与常人截然不同的命运。1930年,年仅一岁的他便被母亲赵一荻秘密送往美国,托付给相熟的朋友抚养。由于家世复杂,张闾琳的身世也被有意隐瞒,甚至连自己的真实姓名都无从得知。

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张闾琳就这样默默长大。他的养育之人都是华人移民,生活清苦,对东方文化的熏陶也十分有限。从小失去父母亲怀抚,张闾琳自幼便形单影只,缺乏了血缘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年岁渐长,张闾琳慢慢发现了自己与周遭环境的不同。他的肤色、相貌与白人孩子截然不同,在学校里常常遭受歧视和欺凌。有几次,他曾被同学嘲笑是"小黄人",被视作异类。然而,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和其他华裔孩子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能流利地使用中文,而自己却对这门语言一窍不通。

进入青春期后,张闾琳开始对自己的身世产生质疑。他的养育之人对此三缄其口,只是叮嘱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就这样,张闾琳渐渐失去了探寻根脉的兴趣,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业之中。

由于资质出众,张闾琳很快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然而,仍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他始终无法掌握中文。这不仅使他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更加剥夺了他融入东方文化的可能。

就这样,张闾琳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他依旧无法完全适应这片土地,总是隐隐觉得自己是个"外人"。他的祖籍之地在东方,可他对那里的一切了解寥寥无几。这种割裂的身份,令他备受煎熬。然而,无论多么艰难,张闾琳对祖国的眷恋始终未曾熄灭过,并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越发炽热。

四. 久别重逢的温馨瞬间

1994年,张闾琳64岁那年,终于迎来了与父亲张学良久别重逢的机会。那一年,中国航天局欣赏张闾琳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杰出成就,特意邀请他回国参观。张学良获知这一消息后,万分激动。

经过数十年的分离,父子俩音讯全无。张学良对儿子的模样、性格一无所知,内心中对这段久别的重逢充满了无限期冀。他恳请北京方面,一定要给儿子最大的便利,安排最优质的接待。

张闾琳抵达北京时,场面格外热闹。当年扣押蒋介石的"西安事变"主谋,如今已是八旬高龄的张学良,早已安排妥当,亲自前来机场迎接久别的儿子。一行人徐徐上前,老人便在人群中看到了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飞逝,张闾琳已然不复当年的婴孩模样。他身着朴素的便装,面容略显苍老,但仍可看出几分东方人的英气。双方的目光在空中一触,父子二人似乎已认出彼此,顿时止不住热泪盈眶。

张学良上前紧紧拥抱住儿子,久久不愿放开。这一别,实在太久太久。当年他被蒋介石囚禁,儿子才刚满周岁;如今儿子已年过花甲,他自己也已垂垂老矣。父子俩无话可说,只是痛哭流涕,将数十年来的相思之情融汇在这一刻。

随后,张学良牵着儿子的手,对工作人员说:"这就是我的儿子张闾琳,我唯一的儿子。"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慈爱。而张闾琳则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生怕一纵即逝。

接下来的几天,张学良亲自陪同儿子游览北京、沈阳等地。他为儿子讲解祖国的风土人情,讲述家族的渊源流长。虽然语言不通,但父子二人却如饥似渴地了解彼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沈阳,张学良更是将儿子带往家族的旧居。那座红砖绿瓦的老宅,是张家世代相传的根脉所在。张闾琳踏上这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只觉亲切而又神奇。父亲细细讲述着家族的历史渊源,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曾经有着这般根基。

此行期间,张学良最高兴的,莫过于去世多年的长孙张居信重新降临人世。张居信出生于1946年,不幸夭折。老人常年思念着这个可爱的孙子,如今在张闾琳的儿子身上,他似乎看到了当年的重影。

家族的根脉,终于在这一代得以恢复传承。

五. 重拾家国情怀的奇妙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闾琳在祖国的短暂逗留,让他对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有了全新的体会。这是他一直渴望了解、但又难以亲身体会的根脉所在。从小在异国长大,他只能凭借书本和父亲的口述,去了解中国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度。如今,终于有机会亲赴现场,感受祖国的风土人情,更是难能可贵。

在北京,张闾琳参观了故宫、长城等著名景点。当他行走在紫禁城的重重宫殿之间,倾听着讲解员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时,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置身于那个辉煌的朝代之中。宫墙上精美的彩绘,殿宇中古老的陈设,无不令他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而在慕名已久的长城之上,张闾琳更是由衷赞叹祖国的工匠们曾创造出这等伟大的杰作。当年连接八达岭与居庸关的这一段长城,就有长达约20公里之遥,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力量。

在沈阳,张闾琳有幸回访了祖籍之地。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张家数代人的兴衰,更是当年父亲张学良开疆拓土的根基所在。老宅虽然早已破旧,但仍可看出当年的气派。张学良更是细细为儿子讲解家族的渊源,令张闾琳对自身的根脉有了新的领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故里,张闾琳也终于明白,为何父亲即便在美国也念念不忘祖国。那种扎根于这片土地的眷恋,早已融入了张家子孙的血液之中。虽然经历迁徙、动乱,但浓浓的家国情怀依旧矗立不倒。

而在上海等地,张闾琳也有幸观摩到了中国当代的经济发展成就。这座曾经的殖民地,如今已然成为现代化都市的代表。他参观了一些大型企业,了解到中国正在迅猛发展。这种变革的力量令他感慨万分,中华民族渐渐走向现代化,正像当年的辉煌一样熠熠生辉。

短短几周的行程,张闾琳对祖国的认知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陌生到熟悉,从疏离到亲切,这份根植于骨血之中的家国情怀,终于在他这一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希望能够将这种薪火相传,代代相继,永不熄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