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名: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研究

作者:贾宝余、刘立、王公

出版时间:2024.6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软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研究者贾宝余、刘立、王公共同完成。全书回顾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演进历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若干主题,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新时代发展。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研究》全书分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若干重要主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研究”等前后呼应的上、中、下三篇,上篇从全景视角勾勒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发展历程、政策体系和实践成果;中篇研究解读十个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深刻内涵;下篇着力呈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以及作者对此的研究和思考。

序 言

郭传杰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更为艰难的阶段。然而,这年的12月25日,在革命圣地延安却隆重举办了纪念牛顿诞辰300周年活动。创刊不久、仅有4个版面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竟用了整整1个版面刊载纪念牛顿的多篇文章。在那漫天战争烽火的映照之下,宝塔山下的那场重大科学纪念活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眼界何等高远,气魄何等豪迈,思想何等深刻,对科学力量的理解和重视何等到位!

任何不凡的活动都出自政策的引领,政策的源头来自理论和思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能做到这一点?早在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动力和基础,其后,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又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课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说,在哲学这个基本层面上,中国共产党人与科学原本就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共产党人能在80多年前的抗战岁月里,就高度重视对世界科学伟人的纪念,重视科学和技术,既源自党自身的信念、宗旨和战略,也源自对科学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国家、社会、人民福祉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研究》是贾宝余等三位中青年学者的新著,内容是关于我党百余年科技政策思想的梳理和研究。看到书名,就产生了一种想读下去的冲动。为什么?就在“政策思想”这个关键词上。

近年来,关于科技发展的史学研究以及关于科技政策的梳理和探讨,很是不少,但关于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研究和著述似乎不多。为什么?我想,这是否与党的科技政策思想的研究比起纯科技史、科技政策的研究更难些有点关系?

政策是为实现某种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有关行为准则,属于政策体系范畴,具有纲领性、策略性、可操作性和延续性等重要特征。思想是对事物认知的理论观点集成与战略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属于思想体系范畴,是政策与战略制定的基本依据和法规指南,具有理论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本质特征。思想有思想的贯注渠道,政策有政策的运作方式。

所谓“政策思想”,顾名思义,它是制定(包括执行)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策的思想依据和指向。如果说政策是结果,是可见的、显性的东西,那么,政策思想则是隐性的、源头性的,但又能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发挥定向和决定作用。正确的政策一定源于正确的政策思想,不正确的政策思想一定产生不出好的政策。相对而言,对历史史料、政策规章的梳理研究因为呈现显性而较易,对政策思想的挖掘、分析研究因为其隐性而较难。但从研究价值来说,政策思想研究的成果,更有深远意义和现实价值,没有明确思想的政策是盲目的,没有正确思想的政策是误导的。通过本人过去学习、实践及参与科技政策制定工作数十年的亲身实践感受到,只有深刻理解政策背后的思想渊源,制定政策时才会更自觉,执行政策时才会动力更强。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科技政策思想研究得越深透,对当前和今后制定科技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必定会更自觉、更科学。

我国科技政策的核心是党的科技政策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思想博大精深,十分丰富,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策科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政策层面的映射,是将四种要素螺旋式互动、理性融合的结晶。这四种要素是: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情现状,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由此,梳理并探究党的科技政策的思想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历史地位、科学体系、基本特征、执行后效等,对深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研究,彰显党的科技政策思想指导实践的成就,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政策思想决定并影响科技政策的制定,从而决定并影响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方向、规模、模式和成就,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国力的成败兴衰。

近三百年来,人类经历了五次科技革命和三次产业革命的洗礼,正在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高潮的到来,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机遇。党中央已确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未来的发展速度必将空前迅猛,百余年巨变中的高速系统必然伴随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历史与未来之间,从来都不是完全割裂的孤立存在。从过去延伸而来的理性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校正未来的航程,使不确定性变得相对能够预期和认知。因此,深入研究我党百余年来的科技政策思想,在当前和今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以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科学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上、中、下三篇为框架,分别追溯我党科技政策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综述科技政策思想的若干主题主线,深入探讨新时代科技政策思想的若干主题,纵横交错,点面兼顾,史论结合,论述精当,较好地把握了我党百余年来科技政策思想的脉络与精髓,使读者开卷有益。

最后,热切期待关于党的科技政策思想的研究多起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对于提升未来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自觉性,推进新时代科技政策创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是为序。

目 录

绪论

上篇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历史演进

第一章 科学精神与思想的启蒙(1919—1921)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与早期中国科技事业(1921—1949)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科技事业(1949—1978)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科技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1978—1998)

第五章 从跟踪追赶走向自主创新(1998—2012)

第六章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2012—)

中篇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若干重要主题

第七章 科学技术本质论

第八章 科学技术价值论

第九章 科学技术发展道路论

第十章 科技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论

第十一章 科技人才与知识分子政策论

第十二章 科技创新体系论

第十三章 科学精神论

第十四章 科学普及论

第十五章 国际科技合作论

第十六章 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论

下篇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研究

第十七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第十八章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十九章 坚持“四个面向”

第二十章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二十一章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第二十二章 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第二十三章 构建引领型科技政策

结语

后记

作者简介

贾宝余

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院所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研究专员。著有《问道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著)等。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技论坛》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刘立

哲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执行院长,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持完成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出版专著《基础研究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科技政策学研究》;在《科学学研究》、Science及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王公

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史宣讲团队成员。出版专著、合著六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