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广东一位名叫曾慎其的老人,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他拆开信封便看到了一本名为《文汇月刊》的杂志,她不知道是谁寄来的,也不知道到底要告诉自己什么?

其实这时候的曾慎其心里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丝别样的感觉,她想这会不会是自己失踪多年的儿子寄来的?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她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

急忙问家里人:“你看看这个地址是不是北京寄来的?”

接着就把信封和杂志都给递了过去,眼睛却是一眼都没有离开过那个信封。

只听到有人回答:“是,是从北京寄来的信,这是谁寄给您的?”

曾慎其听到后并没有回答。

只是接着说:“你现在给我读读这本杂志,看看这里面都讲了什么,我也想知道到底是谁寄来给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杂志一篇篇的接着读,曾慎其都没有反应,但当读到《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这篇时,老人就突然有了动作,身子明显坐的更直了,当听到黄总设计师的时候曾慎其有了些许动容,更是在听到世英的名字后站了起来,

“这就是我的儿子,这就是我三儿子寄来的”。

那曾慎其的三儿子是谁呢?他又为什么不回家还要给自己的母亲寄一本这样的杂志呢?

立志为国添重器

1987年,一本名为《文汇月刊》的杂志被寄往广东,收到杂志的是一位名叫曾慎其的老人。她的儿子就是其中《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这篇文章里的主人公黄旭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章中他并没有以真正的名字出现在读者面前,而是简单地以黄总设计师的身份存在。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小镇子上,因父母都是医生的缘故,黄旭华从小就立志要当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也一直在父母身边学习知识,长大想要帮助更多的人。

但是日本人来了,他们肆意的欺负中国人,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一次接连一次的进攻,都在不断地侵占着中国人民的土地。

“不就是欺负我们没有飞机坦克吗?”黄旭华忍不住的想。

“医生是可以治病救人,但是当前的中国应该怎么来救呢?”“我要认真学习科学技术,将来好建设我们自己的飞机,自己的轮船潜艇,自己的坦克,当我们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武器,我们还会怕别人欺负吗”?

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黄旭华,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之前学医的理想,专攻理科专业知识,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经过黄旭华不断地努力,他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立交通大学,他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研究实验、努力学习造船技术。

1954年,黄旭华来到了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工作,在这里他也一直关心着国家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当时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苏联方面派遣的专家总是带着一股子的傲慢,只是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因为当时中国对核潜艇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具体的针对性人才和技术,所以是处处受苏联人的技术压制。

当时的斯大林同志还表示:中国没有核潜艇这方面的技术人员,根本就造不了核潜艇,但毛主席也坚决表示:没有我们就自己造,中国人民是有智慧的,早晚我们会有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斯大林的想法可能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国不需要制造核潜艇,反正苏联也有,中国可以依附于苏联来生存,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中国,斯大林也有一些想要压制的想法。

当黄旭华听到毛主席所表达的意思时,心里更是加深了为国铸重器的想法,他和同学们都很激动,纷纷在心里坚定了要为国争光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黄旭华和李世英在上海结婚。

1957年,黄旭华带妻子回广东老家看望父母。

当父母看到自己儿子回来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虽然平时也有书信往来,但到底是太久没有见过面了。

母亲紧紧地拉着黄旭华的手,一句接一句的询问。

“在外面工作累不累?”

“有没有好好吃饭,平时工作忙不忙?”

“你是不是瘦了,还长高了不少。”

黄旭华在母亲接连的问句中是一句话也插不上,只能无奈的对着妻子笑了笑。

“母亲,我工作不累,平时同事领导都很关心我,您就放心吧。”

“这是我的妻子李世英,这次我带她回来看看你们。”

黄旭华拉过妻子的手把她带到自己的母亲面前,只见母亲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一看就对自己的妻子很是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探亲临别前,黄旭华还答应父母会经常回家来看他们,希望他们不要太牵挂。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一别就是三十年。

书信的地址从详细的住所变成了仅仅的一个邮箱号码,书信的内容是越来越短,最后更是连书信都不曾有了。

毅然埋名忠祖国

黄旭华从1957年回老家探亲后,之后三十年的时间里再没有了音讯,家人们不知道他人在哪里,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些什么。当时和父母临别前答应的常回家看看更是谈不上了,对此黄旭华说起来总是很愧疚。

黄旭华和妻子探亲返回上海后,一如既往地上班、下班,生活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做研究的做研究,看图纸的看图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有一天,刚到单位,就有人跑来告诉他:“快,快收拾东西去北京报到,车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时间根本来不及让黄旭华多考虑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甚至连通知家里一声的时间都没有,就坐上了去北京的车。

到了地方才知道,是国家要组织科技人员来研发核潜艇,这在当时属于国家高度机密,不能向外传达一丝一毫的消息,要严格保守秘密。

“对家人也不能透露任何的消息,更是要隐姓埋名,就算是研制成功了,那也可能只是当一个无名英雄”。

工作人员一再的强调:“要想清楚,一旦进去就不容易出来了,如果犯了错误更是出不来了,如果泄密了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旭华是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想到远在广东老家的父母,想到自己答应父母要常回家看他们的话,黄旭华也没有迟疑。

因为一直有个声音在耳边一遍遍的回响:中国就需要有自己的核潜艇,才能挺直自己的腰板,要想不被人欺负只能是自己强大起来。

想想自己为国铸重器的愿望,想想曾经中国人民所受的欺负,黄旭华选择留下来,决心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入党申请书里他写过这样一段话:“当需要我把血一次流光,我做到:当如果不是要求一次流光,而是一滴一滴慢慢的流,一直流尽为止,我也坚决做到。”

目标是明确的,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步却是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选拔的这些科研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见过核潜艇的样子,大家都只是见过仿照苏联所制造的潜艇,而核潜艇与潜艇相比较又有很大的不同。

该从哪里入手,是重新研究设计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案加以升级优化,很多人都没有头绪,只能通过不断的阅读大量相关资料,翻阅外国杂志来找到一些线索。

找到有关的线索后还要工作人员自己来辨别真伪,整理总结,自己拼凑核潜艇的一个大致框架,框架有了,但这个框架到底正不正确又让黄旭华他们犯了难,毕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核潜艇结构,谁也不敢下这个定论。

尽管困难重重,阻力不断,但没有一个人退出,没有一个人放弃。谁也没有想到转机就在一个玩具模型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其中一位科研人员拿来从美国购买的核潜艇玩具模型时,黄旭华他们都很激动,就像答案就在眼前了,他们只要动手打开来看看就一切都清楚了。

他们把玩具模型反复拆卸多遍,拆了组装,装完之后再拆,里里外外都研究了个透彻,最后得出结论,核潜艇的大致框架没有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就在黄旭华沉浸在研制核潜艇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上时,他的父亲却是没有等到他回去。

在黄旭华父亲生病的时候,家里人就给他写过信,但是核潜艇的研发正在关键时刻,他根本就不能离开。

在黄旭华父亲最后的弥留时刻,母亲又给他去了信,希望他能够回家看看,来见老父亲最后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兜兜转转的到了黄旭华的手里,当他看到的时候顿时心痛难当,可他怎么能离开,作为总设计师,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使整个核潜艇的研发进程暂缓,耽误了国家的事。

黄旭华没有把这件事上报给组织,白天工作的时候依然和平常一样,一样的忙碌,一样的对同事耐心讲解,一样的反复做实验,只有晚上回到宿舍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自己把头埋在被子里无声的痛哭。

老家里的人见到黄旭华连父亲去世都没有回去,寄出去的信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有回音,不免生气不理解,难免会有些责怪。

老家的邻居亲戚也避免不了的说三道四,说黄旭华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回来看看自己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黄旭华的母亲一直相信着自己的儿子,相信他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才不能回信,不能回家,但是仅凭黄旭华母亲的话,众人还是很难理解。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核潜艇在下水前,潜艇里的人员不免会有一些紧张,试潜时发生事故也是有先例的,黄旭华见状就说:“千难万险我们都走过来了,没有计算机我们就用算盘打,没有核潜艇我们也造出来了,我们会一起见证这历史时刻”。

全场人员纷纷鼓起了掌,为了黄旭华所说的话,更是为了这么多人的多年心血即将得到验证。

核潜艇开始下潜,水面慢慢的没过了它的上沿,工作人员能够清晰的听到耳边传来的水流和核潜艇挤压传来的声音,谁都没有说话,双手紧握,静静地等待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表盘上的数据不断地变化着,工作人员也就一直在注视着,同样的没有发出声响,安静的等待着。

“浮起来了,浮起来了”,岸上的人首先发出了欢呼,他们高兴的跳了起来,相互拥抱,转圈。

“浮起来了,浮起来了”,这是黄旭华心里的声音。

当核潜艇到达一个安全的位置后,艇内的工作人员也都开始欢呼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是笑,那是劫后余生的笑,那是胜利的笑,那是为国家强大的笑。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从此中国成了继美、苏、英、法之后在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年后回家乡

1970年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试潜,1974年被正式命名为“长征一号”,但这并不代表结束,反而国家的核潜艇事业才刚刚开始。

黄旭华依然不能回家,不能回信,他知道母亲在盼着他回去,可是他现在不能退出这个战场,只能怀着对父母的歉疚继续工作。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首次进行深潜试验”。

这次极限深潜由黄旭华亲自带队,这一举动给了同行的工作人员极大的信心。

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一个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亲自下水试验过,也有领导反对黄旭华的亲身下潜,但黄旭华却说:“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全程研发制造的,我有信心,更对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有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着耳边传来的“咔嚓,咔嚓”的响声,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都非常紧张,有人盯着仪表盘,有人则盯着黄旭华,谁都没有发出声音。

结果是好的,中国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首次进行深潜试验圆满成功,也是在这之后,黄旭华有了短暂的假期,可以回家见父母了。

在1987年,黄旭华就向母亲曾慎其寄去了一本杂志,上面那一片《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写的就是他自己。

当老人曾慎其听完这个《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故事后,激动地把家人都叫了来,让他们都去看这篇文章,高兴地对他们说:“我儿子才不是不孝子呢,他是国家的大功臣,他不回家是国家需要他,不是他自己不愿意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着说着曾慎其就留下了热泪,自己的儿子有了消息,一直在心里悬着的一件事也终于可以放下了。

黄旭华后来也说:“对国家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时隔三十年,黄旭华终于回到了老家,母子二人得以重逢。

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此时的他已是满头白发,而母亲曾慎其也已经是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

黄旭华来到父亲的坟前失声痛哭,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一直是他心里的一个结,今天他终于可以回来了,父亲知道了也应该安心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1月,黄旭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人生就是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黄旭华这三个字被长久的放在海底,无人知晓,就如同他设计研发的核潜艇一样,静静地深潜海底,从来不会轻易的提起,但也不会让人忘记。

现在也已九十多岁的黄旭华还依然关心着核潜艇更新换代的工作,有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黄旭华笑称自己要当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啦啦队队长,鼓励他们潜心研究,带领他们不断进步。

黄旭华就是时代的楷模,国家功臣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