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荣

上周以来,系列科技的运用及众多科技成果的出现,让“制造名城”科技感满满。

防汛抗灾工作,是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大考”。此次“大考”,株洲在做好“人防”的同时,“技防”也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多科技的运用,让防洪场景与以前有了明显区别——

在灾害面前,分秒之间可能就是生死之差。高科技,为决策提供了精准可靠的依据,为防汛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保障。“大屏幕上,可实时显示各地雨水情况。”“对1350处水利工程实行大数据管理。”“利用无人机、无人船进行防洪排查。”这些大数据、智能化,让防汛抗灾更智慧、更科学,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战法、打法。

讲到防汛抗灾,防范城市内涝是离不开的话题。如何应对城市内涝,由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株企“南方阀门”牵头的全国性标准正在制定中。能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南方阀门”在“水处理”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南方阀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实施后,将克服城市预报降雨数据产品精度不够,短临雨情时间、峰值、空间分布预报不准,来水预报不准,缺乏联排联调精细化调度等不利因素。实际应用场景也令人向往:“坐在办公室就能掌握降雨变化、汇流产生的洪峰及影响范围,并据此进行科学调度,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灾害与损失。”

更令人欣喜的是,上周,科技这一热词之于株洲,并非仅限于防洪涝领域,而有“百花齐放”的态势:

株洲参与的5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36个项目获省科技奖;

全电驱深海矿采关键设备实现重大突破;

株洲水稻新品种“拾S”问世;

昨天通车的国家超级工程深中跨江通道用上“株洲造”;

“制造名城”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为未来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与发展可能。

编辑:青琪

二审:戴萍、唐剑华

三审:叶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