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向党 不忘初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日子因其深远的意义而被永远铭记。在中国的历史上,七月一日被称为党的生日——一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节日:七一建党节。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批优秀的残疾人党员们,他们虽然身体残缺,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与时代同行,用坚强意志书写精彩人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王琦:永葆本色、勇毅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王琦(图片来源:中国吉林网)

他是战斗英雄,从军卫国,双目失明;他是钢铁战士,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他曾是全军首位拥有高级职称的盲人军医……他叫王琦,一级伤残军人、一等战功荣立者、“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吉林楷模”、“吉林好人·最美退役军人”。1986年,王琦在一场战斗中受到重伤,双目失明。作为特等伤残军人,他主动放弃相关优抚待遇,攻克生活自理难关,刻苦学习盲文,用3个月时间完成别人要用三五年才能掌握的盲文、电脑等知识,先后考入北京京华医科大学、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针灸推拿。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针灸、按摩等20多门课程的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盲人军医。

作为一名党员,王琦积极投身关爱盲人爱心行动中,联络电影院、志愿者,先后举行了“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光明”等系列助盲活动,盲人听电影、读电影活动,丰富了盲人的业余文化生活。16年来,他筹划开展“盲人励志会”“关注盲人生活、走进盲人世界”大型慈善晚会等220余场次活动,为群众免费按摩治疗5500余人次,组织按摩学讲座120余场次,让更多盲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被盲人称为“身边的雷锋”。王琦退役后,继续发挥余热。他积极协调市区街道残联,降低了盲人按摩诊所的经营成本,协助180余名盲人稳定了就业;发起成立长春市首个盲人按摩志愿者服务站,为孤寡老人、伤残老兵、军烈属等群体义务按摩服务5000余人次;关心少年儿童近视问题,多次到学校普及用眼健康常识,为近200名儿童治愈了假性近视,被家长称为孩子的“光明卫士”。

屈万平:瓷娃娃”的电商脱贫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洛川县的一家万平洛川果业加盟店,屈万平展示即将寄出的苹果。(图片来源:新华网)

1973年,屈万平出生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甘罗村。他1岁时患上脆骨病,他连打个喷嚏都可能造成骨折,他身高1.1米,经历了几十次骨折,乡亲们都叫他“瓷娃娃”。但就是这样一个身体异常脆弱的人,却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2014年12月,在朋友的鼓励下,屈万平做起了微商,他给自己的微信取名叫“生命力”,开始通过微信销售正宗的洛川苹果,他成了村里第一个“微商”。2015年8月,屈万平的淘宝网店开业了。为了确保客户吃到优质苹果,屈万平与果农合作,建立了绿色苹果生产基地,注册了“屈万平”的品牌。靠着诚信经营,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

借助洛川苹果的品牌优势,再加上诚信经营,屈万平走上了线上销售苹果的电商之路,尽管吃了无数苦头,但持之以恒的他最终有了收获。这些年来,他不光有自己的品牌,还创办了公司。摸到了致富门路的屈万平,通过微信群帮助了更多的残疾人。2016年,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为践行共产党员的奉献本色,屈万平担起了帮助更多残疾人脱贫的担子,在屈万平的帮助下,洛川县不少残疾人开起了微店,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陈义德:自强不息 奋斗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陈义德(图片来源:随州日报)

他是大山的儿子,经历曲折,身残志坚,习惯了从山底一步步爬到山顶。幼年求学,早出晚归不知倦,从山底的学校每天跋涉2小时到山顶的家中。青年残疾,扼住命运的喉咙,从一贫如洗吃不上饭的底层农民工跃升到年薪百万的市场直管负责人。中年自强,实现价值反馈社会,从迷茫困惑、努力让自己不是社会负担,成长为共产党员、县政协委员,为残疾人朋友撒播阳光。在阴霾中,他的标志性笑容给周边人带来无限的力量,他的感恩社会给众多残疾人带来生活的希望。”他,就是远元集团湖北兼河南市场直管负责人陈义德。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2018年3月,在陈义德的倡导下,远元集团与随州市人社局合作创办修脚技师培训基地,以困难群体为重点,开展修脚师技能培训。陈义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随县政协委员,多年来,坚持尽绵薄之力、行大爱之举,不遗余力回馈家乡。2020年新冠疫情中他多次捐款,参与企业捐款2.4万元,个人向随州市及所在村分别捐款1万元,组织公司直营部及校区向随州地区集体捐款1.2万元,2020年个人捐资8万元用于乡村道路建设……“满足个人温饱、赚到钱只能叫目标,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造福更多的人才叫梦想。”陈义德把目光投向了家乡的困难群众,“我的条件很普通,既然我能行,大家也一定能行!”陈义德说。

贾渔:扶残助残 彰显党员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贾渔(图片来源:今日崇州)

1981年,贾渔出生在崇州市的一个普通农家。10个月大时,因一场医疗事故导致终身残疾。此后,又因身体状况而致升学无望。2002年,贾渔动用了自己当时所有的积蓄1700元,购进800只鸡苗,并将自家的猪圈改造成鸡舍,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2006年,养殖场已达到年出栏肉鸡3万只的规模。2007年,贾渔以“惜福、感恩”为主题,注册成立“成都市福恩禽业有限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崇州市残联将贾渔的公司授予“残疾人生态鸡养殖培训基地”,以此作为市残联开展扶残助残公益事业的一个平台。“培训基地”每年都要开展多期的公益活动,开展生态鸡养殖培训,无偿为崇州市贫困山区的残疾人传授生态鸡的养殖技术,并免费提供鸡苗。

2017年,贾渔在崇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了崇州市福恩公益发展中心。2018年,福恩公益整合民政资源,为崇州市90名残障青年进行了助残培训服务,并获得了“十佳项目”称号。贾渔已连任三届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说:“人大代表为人民,在我的助残事业当中,已经没有‘帮扶’这两个字的概念了,我希望自己是一盏灯、一束光,去照耀和指引他们,让他们自己改变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发生质的变化。”从一名残疾人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再成为一名人大代表,贾渔始终铭记自己所获得的关爱,并把这种关爱传递下去,特别是去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残疾群众。贾渔说:“助残事业就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周杭:坚定梦想 未来可期

       图为周杭与他的导盲犬(图片来源:多彩贵州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周杭与他的导盲犬(图片来源:多彩贵州网)

“如果我能当个老师就好了!”周杭不止一次有这个想法。他因视力残疾,从小就进了盲校,在学习上、安全上,收获了许多老师的关爱,让他对教师特别崇敬。2012年,周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我出生在内蒙古,为了学习去过哈尔滨、青岛、长春,完全是个北方汉子。”当时,要来贵阳这个南方城市,周杭有过纠结,怕无法适应南北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但他心中的一份“贵州温暖”,最终让他背起行囊只身来到了贵阳。之前,他到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考试时,学校准备了专门的盲文试题,在和老师们的交谈中,他也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2017年,他参加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成为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一名专业教师,圆了他的教师梦。

在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上班的几年,周杭已完全适应了贵州的生活。领导同事的热情、学校的温馨、学生的努力,更让这位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汉子深深爱上了贵州。周杭成为了一名党员,还考取了高级按摩师证、盲人医疗资格证,并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当初让我下定决心来的是学校,现在留住我的还有学生。”周杭说:“我能切身体会到他们的内心想法,比如,视力残疾的学生害怕走出去,我就先帮他们树立起一个好心态,告诉他们,你们有的顾虑周老师当初也有,周老师现在能做到的你们也一样能做到!”周杭的许多学生已走出校门,走向贵州各地,但依旧把他当作“知心大哥”,时常打电话聊上几句。周杭说:“特教老师很苦很累,但当有一天你看到你的学生,走出精彩人生,这时候的欣慰是没有任何事情能比的。”

张莹莹: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张莹莹(图片来源:深圳发布)

张莹莹因罹患小儿麻痹症,双腿肌肉萎缩行动不便。2011年起,她投身助残就业创业帮扶事业,多年来带领团队残障者创办4家社会组织、2家企业,帮助2700多名残障者上岗就业。她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自强不息、助人助己的精神内涵,被誉为“勇敢的雨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莹莹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2016年,张莹莹和残障朋友创办慈善组织——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在岗员工90%以上是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家属。2018年,张莹莹带领雨燕团队负责运营位于深圳龙华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IC爱创空间”,为创业初期及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资源链接、人员代招、法律咨询、心理干预等服务,着力开创残疾人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在张莹莹的精心组织下,该机构共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50余场,帮助2700多名残疾人上岗就业,并成功孵化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互联心集团有限公司”等残障者创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共23家,探索出一条适合残障人士就业的创新模式。张莹莹说:“要让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契合乡村发展需要,培养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三农’水平,实现‘培养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产业、服务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尹祚鹏:巧手医百病,红心暖万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尹祚鹏(图片来源:泰安市残疾人联合会)

他是一位残疾人士,因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不能直立,时时与一副双拐相伴;他是一名乡村医生,凭借勤奋、执着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操守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凭借精湛的医术、实用的处方给十里八乡的百姓祛病除疴;他是一名中共党员,时刻以帮扶群众、救死扶伤为己任,经常给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用,为胸前的党员徽章镀上一层层耀眼的光芒。他就是山东省泰安肥城市桃园镇中固村乡村医生尹祚鹏,一位佩戴党员徽章的“双拐”乡村医生。

走进尹祚鹏的家,最为显眼的是一副“巧手医百病,红心暖万家”的对联,这是村民送给尹祚鹏父亲的。尹祚鹏父亲作为老村医,时常叮嘱他:“做医生首先要做人,医德为先,人做正了,医才能行的正、行的远。”他一直以此激励自己,把父亲的话作为行医的座右铭,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用双拐丈量人生,用党员徽章映照初心”。大学毕业后,尹祚鹏放弃了到公立医院从医的机会,选择接过父亲手中“中固村村医”的接力棒,扎根农村为百姓服务。当下,随着短视频直播形式的兴起,尹祚鹏也顺利跨入直播行列。尹祚鹏每晚在直播平台连麦解答各种健康问题,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口碑,让他的粉丝已达到十万之多,他被网友称为“红心医生”。多年来,尹祚鹏始终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定期开展家庭医生入户随访、统一规整居民医疗健康档案、指导推广危险因素评估和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主动帮扶贫困群众、开展低盐膳食调查等,在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近年来,尹祚鹏相继荣获“感动桃园十大人物”“优秀共产党员”“肥城好人”等荣誉称号。

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

今天,我们迎来了七一建党节,

我心向党,不忘初心

党的生日,我们齐欢颂!

党的使命,我们共牢记!

党的精神,我们永传承!

编辑:宣佳

审核: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