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记得那人来人往的吴淞渔市吗?在烟波浩渺的吴淞口处,即今天的宝山区吴淞街道位置,就是吴淞渔市曾经的所在地。

明清时期这里还被叫作胡巷桥,因渔市之兴旺被人们形容为“十家三酒店,一日两潮鲜”。清代宝山诗人周兆鱼对此描述道:

估帆相次泊斜曛,人语潮声入店门,

一路腥风吹未散,鮰鱼初上又河豚。

上海开埠后,沿海各地和远洋运来上海的鱼品,约三成以上都在吴淞集散。据记载,民国18年也就是1929年,吴淞渔市长江口淡水鱼产量为8960担,海洋水产量为59100担。1935年前后,吴淞渔市达到鼎盛时期。据当时的渔业指导所统计,当年上海市国产咸干鱼销售总数共26万担,在吴淞上岸的就有22.9万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淞口水面上的渔船

吴淞渔市之所以兴旺,离不开长江口和近海的鱼汛。鱼汛是指某些鱼由于产卵、越冬、觅食等原因在一定时期内成群地出现在一定水域的现象。长江口渔场主要有凤尾鱼、鮰鱼、银鱼、刀鱼、鲥鱼、白虾鱼汛等,近海渔场主要有黄花鱼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鮰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脊尾白虾

为了适应渔市的发展,吴淞外马路(也就是今天的淞浦路)、中新路(今天的北兴路)、和丰路一带开设了不少渔行。吴淞渔行分咸渔行、鲜渔行两类。民国17年(1928年),吴淞有华盛、正大、宝丰等13家渔行,以经营海鲜的咸渔行为多。渔民从外海捕获鱼货后盐渍运至行内,批发销售于宝山、嘉定等县,以四五月销售黄鱼、鲞鱼为数最多;鲜渔行则自备渔船一两艘及五六艘不等,其鱼货除本地销售外,均包销于上海。

1936年5月,上海渔市场开业后,要将吴淞渔市并入上海渔市场,因吴淞渔市关系到吴淞镇商业的盛衰,经本地商会多方奔走,维持吴淞渔市的运销。抗日战争期间,沿海渔业受战事影响,吴淞渔市由日本人控制的上海渔市场吴淞办事处营销,另有私人渔行10余家,其中就有曾为新四军转运提供军需物资的宝丰渔行。解放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封锁海口,来往船只减少,渔行生意清淡,陆续歇业,仅存顾长发泰、华记、永成、周长发4家渔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丰渔行旧址

渔行的兴盛,必然离不开渔户的努力。每家渔行都有一批渔户归属,1928年,据《宝山县再续志》记载,吴淞渔市咸鱼行的渔户以山东、苏北一带人居多,计有渔船200余艘。渔户放洋前,很多渔民要先向渔行贷款,捕得鱼类归来,一定要到借款的渔行出售,任凭渔行作价,除去行佣和贷款本金及利息,还要交纳渔市场征收的场佣及代征的千分之四公益金。这样下来,满载而归的渔船,交售后七扣八扣往往所剩无几。少数并不向渔行贷款的渔户,可自己选择渔行出售鱼货,随行就市,获得比较公道的售价。另外,由于渔船设备落后,渔民出海生命得不到保障,船沉人亡时有发生,死者家属也得不到任何抚恤。

鲜鱼行的渔户以本地人居多,有船百艘左右,其船有渔行置备租于渔户的;有渔户自备的;也有渔行置备,雇用舵工网手的。渔户交售鱼货时,自备船只的,渔行收取的佣金轻;租用的佣金重;受行主雇用的舵工网手,只得伙食薪金,余均归行主。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本地从事捕鱼和运输的渔船有300余艘,渔民2000余人。

解放后,吴淞区成立渔民工作组和渔业生产小组联合供销站,发放贷款,供给生产生活资料,帮助渔民打开销路,减轻了渔民所受的中间盘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淞渔夫捕获的鲨鱼

1956年以后,由于长江口和海洋鱼类资源的衰退,渔产品统一由市水产公司经营,集中到复兴岛交售,同时外地渔船遣返原籍,吴淞渔市盛况不再。尽管吴淞渔市后来衰退了,但早期吴淞渔市的兴旺带动了吴淞商业的发展,“以渔市兴商,为船帮服务”是吴淞商业的一大特色。繁盛时期的吴淞拥有800多家工商企业,光是为渔船做锚链绳索、供应油麻的店铺就多达40余家,日用百货、粮食、报关、餐饮等行业也十分兴旺,中新路(今北兴路)、外马路(今天淞浦路)一带商铺鳞次栉比,市面十分繁荣。

同时,由于渔市的发展,四方迁此的人口增多。这些渔户不仅带来各地的手工业技巧,而且在非渔汛期间以此为生。吴淞的竹器、藤器、成衣、制鞋等手工业陆续兴起,尤其是打铁业较为发达,全盛时期铺子就有30余家。

现在来看,吴淞渔市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资源和条件,关于吴淞渔市的记忆,也将长久地停留在人们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的吴淞镇

马萧 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