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碧辉煌的唐朝皇宫深处,唐高宗李治站在庭院中。他的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仿佛被周围的金碧辉煌所衬托得更加落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原本并非太子之选,然而,历史的洪流却将他推向了权力的巅峰。

有一个词叫“臭老九”,或许让人想起很多不愉快的回忆。但是,“臭老九”这顶帽子放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就是唐高宗李治身上,倒是蛮贴切的,真的不是一般的臭,因为他把自己老爹创立的万里江山拱手就送给了他媳妇武则天,一点都没有含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剖析唐高宗所犯下的三大类、九小项的错误。

第一大项宣传舆论错误,为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1、忽视儒家思想的官方地位,特别是其核心的忠君思想的传播。2、道家思想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如《道德经》被推崇。3、儒家士人因此被边缘化,无法有效捍卫儒家理念和忠君思想,为后来的政治动荡和武则天篡权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大项军事权力错误,为武则天提供外部条件。

4、李治在选任统帅上的错误判断。如任命李敬玄为统帅,导致唐军在青海之战中惨败。

5、忽视和失控的战争进程。青海之战失败这不仅削弱了唐朝的军事实力,也影响了朝廷的威望和稳定,为武则天篡权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6、唐高宗李治忽视掌握朝廷的军队。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曾指使亲信将领程务挺和张虔勖等人掌握禁军,这些将领对她忠心耿耿,为她篡权提供了军事威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大项组织人事错误,武则天势力迅速膨胀。

7、唐高宗未能有效制衡武则天的势力,武则天培养亲信与扩大势力。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因得到她的赏识而平步青云,一跃成为朝廷重臣。他在朝中为武则天出谋划策、传递消息,成为她掌控朝政的重要助手。此外,武则天的许多亲信也被提拔到重要位置,如崔玄暐、张柬之等人,他们在朝中为武则天效力,巩固了她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唐高宗对反对武则天的官员处理不当,导致反对势力被削弱。郝处俊是唐高宗时期的一位忠臣,他因反对武则天干政而遭到打压,武则天利用唐高宗的软弱,诬告郝处俊谋反,导致他被斩首。这一事件震动了朝野,许多原本忠诚于唐朝的官员开始畏惧武则天的权势,武则天势力迅速膨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废太子乱朝纲。唐高宗李治在其统治期间,共经历了三位皇太子的废黜,这些事件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稳定和武则天的篡权之路。

首任皇太子李忠,因王皇后在与武则天的权力斗争中失败,其太子之位被废黜。麟德元年664年,许敬宗陷害李忠谋反,李忠被赐死,时年2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位皇太子李弘,武则天长子,因病去世,未能继承皇位。

第三位皇太子李贤,武则天次子,因受到武则天的猜忌和陷害,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临朝,被酷吏丘神勣逼死,年仅3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唐高宗犯了上述三大项九项错误,但唐高宗依然对武则天信任。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驾崩,遗诏让太子李显即位,军国大事不决者由武则天决定,真是不折不扣唐太宗的第九子“臭老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于天授元年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

武则天的“武周梦”就是建立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周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圣历元年698年,在宰相狄仁杰的一句:“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

武则天被惊醒。为了配享太庙,武则天在深思熟虑后,只能放弃立侄子武承嗣,放弃“武周梦”,决定立其子李显为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龙元年705年,随着武则天的驾崩,“武周梦”国祚15年,传1世1帝。唐中宗李显终于再次登上了帝位。唐太宗选择接班人“臭老九”唐高宗种下的武家果花开花谢,李家唐朝终于再次盛开回归。

本文是《帝王的接班人和身边人》的第五集,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