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提袋,能有多大能量?平原县桃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高艳斐真切回答:一只手提硬纸袋穿绳打包一分六,一人一天能做2000多只,一个月做工20多天,就有近1000块的收入,低收入人群在一处共富工坊就有了生活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读城镇之美、乐享城镇之便、共创城镇之荣……小城镇精细化管理下,桃园街道成为“全民共商共建共享”的美丽家园。环境美了,日子过得更富裕也就有了盼头。

如何进一步推动共富工坊建设,让共富之路越走越宽?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围绕“高质量推进共富工坊建设”主题,邀请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相关企业负责人和群众代表等,采取“三走访”“四转变”办理新模式,以提案建议提升“民生温度”。“共富工坊”提案,得到了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

“现在的生活是真幸福,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坐在工作桌前,庞秀花一边做着手提袋,一边谈着共富工坊带来的变化,“原先只能在家里做做家务,靠着政府救助金过日子,现在有了工坊,不仅能挣钱,还能和姐妹们聊聊天,解解闷。”说起庞秀花,思孚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建明忍不住感慨:“庞阿姨不容易,和老伴儿带着患病的孙女一起过日子,听高书记讲这件事时,我就觉得和政府合作,是个很正确的选择。”

裕民以政,富民以坊。为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难题,协委员深入社区、村庄和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百姓困处和企业用工需求,选择引进适合村民技能水平且市场需求较大的来料类加工项目。

“这类产品加工技术要求不高,村民们上手快,还不累。”后三村党支部书记姜立国介绍,加工瓶子模型是计件收费,做工的村民每天有40多元的收入。平原县桃园街道强化党建引领,优化服务保障,推动企业与村集体组建“共富工坊”,全面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截至目前,桃园已经累计建成共富工坊22家,形成了“名旦服饰”“东苑绢花”“雷华塑编”“贝斯特手套”等特色项目,吸纳农户就近就业400余人次,受益村庄34个,人均增收2200元。

“共富工坊”让广大农民闲暇有事做、生活有盼头,搭建起了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除此之外,在政协委员的提议下,各村党组织还积极领办“暖心食堂”“爱心义剪”“红色物业”“爱心义诊”“老年教育”“儿童娱乐”“书法舞蹈”等服务项目,群众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立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选取一批产业基础好、共富效应强、发展模式优的工坊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以线带面,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坊’发展经验,实现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桃园街道党委工书记相振表示。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朱倩倩 记者 贺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