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截止在即,各大院校为抢人,简直不要太拼。

前有清北抢人,不惜将人关在酒店,或连夜送到高铁站拉到北京,生怕被对方找到抢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路上追车卡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网上流传着一份几十页的北大招生组研究报告PDF,据说是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有其他高校老师坐等捡漏,招生现场吆喝式招生,“我愿意做你的备胎!”

抢人大战白热化,而有这样一类很city的小众大学,很坐得住:

过去是家长和学生们对它爱答不理,现在它甚至让那些分数超211赶985的高分生高攀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就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

在志愿填报截止在即,为报哪个城市、哪所院校、哪个专业纠结到头秃、生怕在这场信息差大战中,做出后悔一生选择的家长和学生面前:

它无疑让人眼前一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口口相传的:“我身边的学长学姐放弃了985去的中外合办大学”;

还是实打实的:比如在广东省,最难考的不是“老大哥”中山大学,而是年纪轻轻的港中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外合办大学之一,简称港中深),后者已经连续好几年成为广东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王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过来人分享,像小林:高考时全省200名左右,放弃北京师范大学,进入东部沿海一所新建的中外合办大学。

据了解,在东部沿海地区,这所中外合办大学认可度很高。“能与老牌985并肩”,甚至认为“该学校堪比清北”。

今天我们就来康康,这最近几年认可度扩大、录取线连年上涨、申请人数不断上升的小众大学,究竟有多city,究竟凭何在志愿填报这一信息差大关中脱颖而出~

1

录取分数超211赶985,

中外合办大学为何成“香饽饽”?

2004年,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办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横空出世,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先河。

而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等相继落户,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于2022年6月经教育部依法批准正式设立;

再到今年4月中旬,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函,批准正式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据了解,该校同步启动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工作,预计在今年9月迎来其首批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4年到今年,“中外合办大学”的办学模式在我国已经有20年了。

如今,加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我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已启动招生的中外合办大学已达11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除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外的10所

图片来源:菁kids上海

它是真city、真香:

1、申请海外研究生时非常有优势,比如上海纽约大学,申的时候会被等同于纽约大学,毕竟纽约、上海资源互通,数据也证明:绝大部分毕业生能获得全美TOP50及藤校offer;

2、如果孩子不知道读什么专业,中外合办大学会给孩子1-2年的探索时间。像昆山杜克大学,大一是不定专业的,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孩子们可以通过探索,找到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专业;

3、国际化的学校,包括生源、师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全英文(或外文)授课、小班化教学、交换及海外学习机会,外方院校在学术上的主导权和合作深度也比想象的更紧密,堪称不出国就能留学;

4、比美本和英本更低的学费,性价比高;

5、让孩子收获丰富的体验,接触多元的文化,感受到超高程度的自由,从而塑造自我。

你就说,这谁看了不心动!

不过,这里多提一句,中外合办院校不止包含拥有独立法人资质的院校。从资质上可分为三种:

①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办大学: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合办,国际化程度高,海外项目资源丰富,毕业后能拿到国内外两所大学的学位证书。如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

②非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办学院:隶属于大学的二级学院,如人大中法学院、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等,以本科2+2/3+1/4+0的模式,两所大学之间互认学分;

③非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为本科项目和硕士项目,一般开设于国内大学旗下的国际学院,项目繁多。

话说回来,很city很香的中外合办大学,这些年逐渐被家长和学生青睐,如今更是成为志愿填报小众赛道中的顶流:

今年,昆山杜克大学中国招生录取办公室共收到了来自中国的5213份有效入学申请,较去年增加约34%;

上海纽约大学的校招生办表示,在招生规模极其有限且申请学生综合能力连年提升的情况下,今年的申请竞争异常激烈,“不得不拒绝了许多尤为优秀的候选人”。

申请人数和优秀人才数的增加,让中外合办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排名这几年也在升高,甚至有不少学生为之放弃985或211录取。

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去年正式招生,直博班录取最低分为671,省排位912;科技创新班录取最低分为652,省排位35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学校往届录取的学生的高考分数水平,在大多数省市内是前1%~2%,英语平均分达137;

有学校分AB两档,B档最低分数线大概在中流211的水平,能拿到A档的学生更是可以上复旦交大985的水平。

既然竞争这么激烈、这么多人才想挤进去,那入学之后的就读体验,究竟如何呢?

我们走进一群选择这一小众大学的学生,发现实际情况,还是因人而异。

2

升学比例超8成:

“感受到自我充分的发展”

从各校的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就业质量报告看,中外合办大学的表现确实令人瞩目。

昆山杜克大学有超过84%的中国毕业生前往世界知名学府深造,其中80%获得全美排名前十/常春藤;

上海纽约大学有79%的中国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人均获得4.0份录取通知书;

西交利物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升学比例也均超过八成,且多数毕业生进入了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攻读硕士。

除了升学以外,就读体验也是很“香”的。

网友@雯雯Eavan在分享了自己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感受:

不仅“师资力量强大”,而且“学校环境设施一流”、“课余生活丰富”,能够给予充分自由空间个性化发展与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雯雯Eavan

有网友@EssieWy111发笔记《本科就读中外合办带给我了什么?》,分享自己的成长:

“敢于不断挑战自我,走出舒适圈”、“学会取舍,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努力,别瞎卷,对每个阶段性小任务全力以赴地努力,对人生时间线大节点学会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EssieWy111

还有同学分享,学校大二起,学生与导师合作,找到对自身或社会重要的课题,结合校内跨学科课程和校外实践,进行长达三年的项目研究,最终发表具有学术性或创造性的成果。

有的是2+2项目,前两年在宁诺校区,后面两年能去海外国家读书。

“国际化教育、高度的学术自由、多元文化的交融、广阔的视野开拓、自我发展的充分空间”等亮点,让很多学生不后悔当初选择这一小众赛道。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后悔的,也有人在。

3

一脚踏入世界名校?

亲历者:很后悔

有人评价中外合办大学:“退有国内本科的学历,国企编制都不卡;进则比985还容易排到国外名校的硕博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从经济角度看,中外合办大学相较于海外留学更具“性价比”;而在录取分数上,有的也低于国内985/211高校。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学并非“落榜生大本营”,也绝非通往世界名校的“捷径”。

其课程也绝非外界以为的“水”,甚至相反,在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Lexcy_ARKI

有在某香港系合办大学就读的同学分享,本科四年可以用“累”和“卷”来形容:

课程已经涵盖了研究生的一些内容,再加上考试评价体系极为严格,GPA拿A的凤毛麟角。

很多学生将这大学四年当作高中“拼命三郎”的延续,“甚至很多同学去大厂实习或工作,压根儿不觉得特别累,已经百炼成钢了。”

有人劝退说:课程难度大、全英教材看不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精神状态良好

尤其是开始没规划好,阴差阳错进了中外合办大学的同学,更是直言“后悔”: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第七个才是中外合办的一个垫底。由于没有选择生物或者化学,我阴差阳错的来到国际商务这个专业......

我不擅长学习理科内容,尤其是经济分析等等(现在学的都是跟理科有关的,比如美国化学、Acc等)......这个专业学费也不便宜,一年将近4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君竹

全英文授课模式、极为严格的考试评价体系、学习实习两手抓......

“进可攻,退可守”的中外合办大学,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今年,全国29个省市陆续实行新高考改革方案,专业填报规则也变得复杂,互联网上高考志愿填报的赛道也变得“卷”而拥挤。

有媒体指出:“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或达9.5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填报志愿,是一场围绕信息差的战争,也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挂钩。

但正如网友@Sukerion所说的:“我承认中外合办需要一定的家庭作为支持,但如何利用资源完成名校跨越,是需要个人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Sukerion

无论起点如何、选择如何,最终还是要看个人的主体性。

不管上什么学校,保持探索欲,清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以及大学四年里,除了专业学习,清楚价值观的塑造、个体意识的形成以及自身感受的构建,要对人的影响更为深远。

毕竟毕业之后,我们终将作为“独立的个人”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更多岔路的人生路。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中外合作办学”亲历者:成或不成全取决于自己
[2]人民网-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才能行稳致远
[3]留学全知道-高考后放弃一本的学生,"卷"起了中外合办大学...
[4]21世纪经济报道-中外合作大学火热:招生门槛抬高,部分录取分数堪比“985”
[5]菁kids上海-录取难度暴涨,超211赶985,中外合办大学逐渐变成高攀不起的样子?
[6]极昼工作室-高考填报志愿,一场围绕信息差的战争[7]人物-高考志愿,怎么填才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