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1日报道 据埃菲社6月24日报道,因其憨态可掬和毛茸茸的外表,大熊猫往往是每个动物园的焦点,而中国专家的目标是确保这一物种在其原始栖息地野外生活的数量不断增加。

2016年,大熊猫从“濒危”物种降级为“易危”物种。近年来,其数量稳步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些圈养出生的大熊猫从幼年就开始接受重返野外的训练。

四川省核桃坪和碧峰峡等保护基地都参与了这项任务。在那里,新生幼崽必须接受训练,以重新激发它们的野性本能,以便未来能在野外生存,恢复天然种群的活力,并通过多样化基因,克服数十年来近亲繁殖带来的问题。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吴代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它们属于自学成才,不但学得很快,而且是自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它们提供合适的环境,一个尽可能接近它们自然栖息地的人工环境。”

这一过程的第一阶段从大熊猫出生后的第一年开始,在一个20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的区域内进行。吴代福表示:“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地监控它们、观察它们并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在此期间,大熊猫幼崽可以学会寻找水源,这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第二阶段是在幼崽一岁后,它们的饮食会发生变化,除了母乳外还需要竹子。

这位专家还说:“在这一时期,它们将学会如何寻找竹子,如何远离天敌,如何寻找庇护所,以避开危险。所有这些训练都是自发完成的,人类的干预微乎其微。”

此外,在第二阶段,它们的活动区域扩大到数千平方米。吴代福说:“这个区域与它们在野外生活时的栖息地相似。”

自2003年以来,中国共向野外放归了12只圈养大熊猫,存活10只,而且存活率越来越高。截至去年底,该物种的野外种群总数已近1900只。

这与2015年公布的数据相比,情况要好得多,当时中国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警告称,现有大熊猫33个孤立野外种群中,有22个面临灭绝风险。

这条路留下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名字,比如全球首只野外引种雌性大熊猫“草草”。在2017年,它与一只野生雄性大熊猫交配后,产下了幼崽。

除了为大熊猫重返野外做准备的基地外,这项工作的第二大支柱是自然保护区。在那里,专家们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在第一线守护着大熊猫,并收集数据,只有在发现某只大熊猫面临危险时才会进行干预。(编译/刘丽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内天台山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场内,母熊猫“辉辉”(前)带着幼仔活动(2024年6月1日摄)。(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