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一抹大自然的风光,把生活过成诗,是许多人的理想,也逐渐成为年轻人游玩的大热门。走进泰山区泰前街道的村庄里,泰式美食、簪花下午茶、拓片体验、露营基地等等,无一不给远道而来的游客乡野间的新鲜体验,成为饱受年轻人青睐的新晋网红“打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泰前街道山脚下的村庄里,越来越多的游子选择回到家乡发展,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热潮中,有的甚至“归雁”变“头雁”,扎实带动一方乡土焕新,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2023年刚刚开业的时柒咖啡馆主理人,是一对跨国夫妻,90后店主史延亭就是从白马石村走出去的地道泰安人,丈夫是泰国人,她和丈夫在泰国运营了度假酒店和咖啡馆。“2021年回来把爷爷留下的院子重建了,这是我的家乡,还是有些情怀在里面。”史延亭笑了笑说,“正好我们也有一些国外成熟的运营经验,每次回老家休息,感觉没太有适合休闲的地方,赶上当下乡村发展的契机,就回来开了一个咖啡馆。”

史延亭表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带动村里跟她有一样梦想和情怀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的热土,既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又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海风千万里,不如花开四季簪”,网络热门“簪花风”如今吹到了全国各个城市,白马石村“村两委”成员史洪波便抓住了这一契机,经过和本地青年创业者的联系洽谈,在泰前街道白马石村率先引领了“泰山脚下”的簪花热潮。

史洪波是土生土长的白马石村本地人,大学报考了旅行社管理专业的他毕业后顺理成章从事了导游这一行业,“当时只有一个想法,趁年轻,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学知识,多长见识。”在毕业后的七八年间,导游的身份让他的足迹遍布了全国各地,但是见到的世界越广大,心中的乡情就越浓厚。每一次节假日回到家乡,家乡的变化都让他惊喜万分。2018年初,史洪波便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想通过自己所见所思为家乡带来新思维、落地新变化。

走进白马石村村委旁边的物业服务大厅,屋面整洁明亮,衣服与簪花颜色款式多样,排放整齐,茶具小巧精致罗列在柜中。在这里,游客可以一键享受“簪花拍照+闲坐饮茶”双重游玩体验,游客们换上衣服,带上簪花,白墙、黑瓦、竹子、小巷与身后的泰山相得益彰,拍出泰安独一无二的簪花景色。

回乡后,经过和村干部的沟通,史洪波征得了村里的支持,将村里为民服务大厅的闲置空间划分一片区域用作簪花活动,不仅盘活了场地资源,还通过簪花宣传的方式打开了白马石村网红打卡地的知名度,让更多人来到白马石村,爱上白马石村。史洪波介绍,每个周末和节假日期间,预约都会爆满,平均单日的接待量都在20-30人次不等,游客们体验完簪花后,还会在村子里继续游玩观赏,体验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客流量入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下一步,史洪波还计划依托白马石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拓展集餐饮、露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基地,与附近休闲农家乐、民宿、摩崖石刻研学等连片发展,为更多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形成成果共享、村民共富、治理有效的发展格局。

在史洪波的设想中,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应当是一个吸引年轻人、成就年轻人的平台,是一个人才向往、认同、逐梦的地方。纷至沓来的乡村“新农人”,形成了一个自带“引力”的新社群。这是时代给予乡村的馈赠,更是时代赋予年轻人的机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梁岩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