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坦克,您可能会想象一种装有履带(caterpillar tracks)的车体,上面装备有“可以360度旋转的炮塔”。那么,这种坦克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种形态很早就稳定下来了,早在10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辆坦克,英国的Mk.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6年9月15日,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投入实战,而仅仅两年后,就出现了装备有旋转炮塔的坦克。

那就是1918年5月3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也就是所谓的春季攻势期间发生的第三次埃纳战役中首次亮相的轻型坦克雷诺“FT-17”。

正如雷诺这个名字所示,这辆坦克深受当时已经成为法国数一数二的汽车制造商雷诺的创始人路易·雷诺的设计理念的影响。

在这辆坦克出现之前,坦克的结构通常是像英国的Mk.1坦克或法国的“圣沙蒙”突击坦克那样,在车体的侧面或前面安装炮或机关枪。这样,其可动范围受到限制,如果敌人分散,只能在某个特定方向上发挥火力。此外,由于炮或机枪需要多人操作,但在发动机轰鸣的车体内,指挥官的指令很难传达到位。

因此,被称为法国陆军坦克之父的让-巴蒂斯特·埃斯蒂安上校在1916年7月委托路易·雷诺制造轻型坦克时,提出了设计一个“带有舱门的旋转式炮塔”,以便于乘员进出。

旋转炮塔覆盖360度,不仅可以实现各个角度的炮击,还可以减少放置在侧面等位置的炮所需的乘员数量。而且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驾驶员座位就设在车长兼炮手座位的正下方。这样一来,驾驶员和车长的距离变近,战斗中的沟通也变得更加方便。

  • 正因为是制造汽车的,才能造出这样的坦克!

“FT-17”在车体和内部结构上也体现了作为“汽车制造商”雷诺的思想。它采用了半单体壳结构,用装甲钢板像箱子一样搭建车体,然后在其中安装发动机和变速箱。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量产性,还将驾驶员和发动机室用隔板分开。

在这辆坦克出现之前,坦克的制造方式类似于造船,通过在底盘上穿过框架,然后在上面安装箱型驾驶室、发动机、大炮和机关枪,因此车内充满了废气,乘员不得不佩戴防毒面具。而“FT-17”则通过将废气从发动机室后部排出,避免了受到热量和有害烟雾的困扰,大大改善了乘坐环境。

法国陆军最初的想法是在战场上广泛部署能够抵御步兵火力的轻便坦克,即“轻型坦克”。这种战术与“FT-17”的高性能和前瞻性完美契合,在1918年对德军的夏季和秋季反击攻势中,作为战斗的核心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果,大量使用这种坦克的法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开始亲切地称它为“胜利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开始模仿这种带有旋转炮塔的坦克,从此这种形态变得普遍。即使到了2024年,尽管根据是否有自动装填装置,坦克乘员人数有所不同,根据动力是柴油发动机还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坦克动力性能也有所不同,但所有坦克的基本形态都是以“FT-17”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