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致伤一直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动物种类繁多,每年动物致伤事件频发,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进一步推动动物致伤、狂犬病和破伤风防治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水平,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的"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大连站)"6月29日于当地成功举办。

同时,会议上进行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团体会员单位授牌仪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此次大会上正式挂牌成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使得大连及周边地区的动物致伤诊疗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频道联合医学论坛网采访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主任杨初蔚,邀请其就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与信息分享。本文撷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物致伤诊疗亟待规范

我国每年发生大量动物致伤事件,动物致伤除造成组织损伤外,还会引起狂犬病、破伤风、中毒、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具有潜在的致死性,对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甚至造成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此,杨初蔚主任提到,尽管相关患者数量可观,完善的动物致伤防治普及工作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兴领域。近年来各级单位都高度重视动物致伤防治事业,相关研究和培训发展迅速,但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仍有待进一步规范。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AIST)项目的设立事实上是为各级诊疗机构及相关医务人员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学术交流平台,对于推进区域性动物致伤防治体系和动物致伤规范化救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区域内整体动物致伤防治能力与急诊外科救治水平有着重要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初蔚主任介绍,AIST项目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依赖国内权威专家共同设计的同质化、分级化的针对性培训内容,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对最新的狂犬病、破伤风以及动物致伤诊疗规范进行更深入了解,最终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

动物致伤诊疗能力发展与科室建设

此次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为大连市乃至辽宁省首家挂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常务理事单位的医院,无疑是医院相关领域诊疗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而杨初蔚主任作为与动物致伤领域业务关联最密切的急诊中心的带头人,对于此次挂牌也给予了高度肯定。

杨初蔚主任表示,动物致伤的复杂性,要求医院急诊科必须建立高效的多学科诊疗(MDT)机制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比如骨科、创伤科参与救治,则可以帮助处理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整形外科的参与,则有助于满足患者美容方面的需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作为辽宁省首家挂牌医院,既往在动物致伤防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不止一次的得到过各方媒体的报道,一以贯之的坚持提供优质诊疗服务是应有之义。且从科室建设角度来看,对于动物致伤诊疗能力的补足,尽管在整体工作中的占比相对不高,但是对于诊疗流程的梳理以及减少诊疗过程中的服务盲区都有其积极意义。

考虑到不同层级医院相关设备及诊疗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杨初蔚主任还补充道,针对不同层级的医院,并不能刻板地要求医疗机构一定要遵循某些固定的诊疗流程,尤其是特定创新设备的使用。但相应体系的建设,对于任何级别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功能完善都是有作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狂犬病是当前工作重点

2021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为15种动物致伤进行了规范。而其中,因犬伤就诊的患者在各种动物致伤中占据了绝对多数。对此杨初蔚主任谈到,动物致伤门诊的完善建设,为动物致伤患者提供了更加经济、及时和便捷的诊疗服务,也提高了全社会对动物致伤的防治工作的重视。针对狂犬病领域进行相关诊疗能力建设可以说是动物致伤诊疗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为了尽早消除犬传人狂犬病,其实我国卫生、农业等多部门一直在持续努力,不断完善狂犬病防控政策。为相应相关政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也设置了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采访中,杨初蔚主任对相关门诊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目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平均每年为患者接种狂犬病疫苗3万针次左右,平均每天约有80名患者来院接种。为了保证患者的接种有效性和接种,现阶段医院已经对疫苗的保存和取用进行了严格管理。除了疫苗运输和转运过程中的严格冷链管理来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还配备专人管理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建立完整台账,确保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领取的记录应准确、完整。在接种日结束后,统计当日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数、损耗数和库存数。对失效或破损的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应按照统一销毁流程处置并记录。

杨初蔚主任提到,去年年底,国家疾控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还联合印发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为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行为准则。其中特别提到,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原则上应配备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现阶段,依据技术路径的不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也配备了包含了动物源基质和人二倍体细胞基质的在内的多种疫苗。

据了解,目前相对常用的动物源基质狂犬病疫苗主要是以Vero细胞为细胞基质的二代狂犬病疫苗,1994年引进国内后至今已有40年历史,具有质量可控、可大规模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则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评价其他种类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标准疫苗,具有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起效速率快、免疫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从2014年成都康华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纯化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上市至今,已经已经有10年时间。上述不同类型的疫苗配备,能够充分实现功能互补,满足患者的多种需求。

深化合作,推动诊疗能力提高

而基于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杨初蔚主任事实上深度参与了AIST项目,并作为讲者数次参与讲座。对于个人经历,杨主任也不吝给予了深度分享,从目前工作来看,AIST项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包括县市医院和大型三甲医院的众多医护人员都参与了此次培训项目,并将培训内容实实在在落在了工作当中。在包括狂犬病在内的多种动物致伤处置中,医务人员的规范诊疗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线医务人员,作为项目参与者,杨初蔚主任建议未来工作仍有必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方向,保持在路上的态度。同时作为急诊中心的带头人,他也希望能够促成医院与学协会的进一步深化合作,使广大民众能从项目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采访最后,杨初蔚主任表示,此次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常务理事单位落户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对医院在动物致伤诊治、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的肯定,也是相关医务人员更加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助力动物致伤救治工作发展的契机。未来,我们希望以保证患者安全为首要目标,以提升从业医务人员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推动动物致伤诊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普及,既要解开学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困惑,规范诊治流程和策略,也要发掘并培养一批骨干人才和培训导师,带动本地动物致伤防治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我提升,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及时、规范的医疗救治服务。

专家简介

杨初蔚 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初蔚 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务部主任、

急诊中心主任;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致伤救治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性疼痛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创伤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

辽宁省医院协会

医院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大连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