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李志强,生于1962年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我就对绿色军装有着特殊的情感。每当看到电视里威武的军人叔叔,我就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军校。刚入学时,我还是个懵懂青涩的小伙子,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却又略显迷茫。军校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也是充实的。每天清晨5点起床,跑操、训练、上课,一天下来总是累得筋疲力尽。但我知道,这些辛苦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正在将我塑造成一名真正的军人。

1982年夏天,我作为一名普通士兵被分配到边防部队。那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我遇见她——陈晓梅的时候。

那天,我正在执行护送任务,带领一群来部队参观的大学生参观营区。在人群中,我一眼就注意到了她。她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色连衣裙,清秀的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乌黑的长发随风飘动,像极了我心中的白月光。

"这位同志,请问你们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她怯生生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我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悸动,尽量用平稳的语气回答:"我们每天5点起床,先是晨跑和早操,然后是各项训练和理论学习。晚上还要值班巡逻。"

她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我们的对话虽然简短,但那一刻,我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观结束后,我鼓起勇气向她要了联系方式。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书信往来。每次收到她的信,我都会反复阅读,仿佛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温柔。

两年过去了,我在部队里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表现,一步步晋升。终于在1984年的夏天,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排长。这个好消息,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告诉晓梅。

"亲爱的晓梅:

你好!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被提拔为排长了!这两年来,多亏有你的鼓励和支持,我才能在部队里坚持下来,不断进步。现在,我终于有了一些成就,心里特别想和你分享这份喜悦。

记得我们之前聊过,说等我有了一定成就就去拜访你的父母。现在,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不知道你觉得呢?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在下个月休假的时候去你家拜访。请你帮我问问叔叔阿姨的意见。

盼复。

李志强

1984年7月15日"

写完这封信,我的心里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终于有机会去见心上人的父母了,忐忑的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接受我这个农村出身的军人。

很快,我就收到了晓梅的回信。她在信中表达了对我的祝贺,也说她父母同意了我的拜访。看到这里,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行前,我的好友兼战友王铁军拍着我的肩膀说:"老李,别紧张,你可是咱们部队的骄傲!要是叔叔阿姨不同意,你就把你那些荣誉证书都拿出来,保证他们被你征服!"

我笑着摇摇头:"铁军,你就别取笑我了。这次见家长,我可是要拿出百分之二百的诚意呢。"

带着忐忑和期待,我踏上了去往晓梅家乡的火车。一路上,我不停地在心里演练着见面时该说些什么,该如何表现。直到火车到站,我才惊觉自己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

走出火车站,我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晓梅。她还是那么美,笑容还是那么温柔。看到我,她快步走了过来,轻轻地喊了一声:"志强。"

就这一声,就让我紧张的心情瞬间平复了下来。我微笑着说:"晓梅,我来了。"

她帮我提起行李,说:"我爸妈在家等着呢,我们快回去吧。"

一路上,我们聊着这两年来各自的变化和成长。晓梅告诉我,她已经大学毕业,现在在当地的一所中学实习。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有些担心,不知道她的父母是否会接受我这个常年驻扎在边疆的军人。

很快,我们就到了晓梅家。推开院门的那一刻,我深吸了一口气,暗暗给自己打气:来吧,李志强,这是你人生的重要时刻!

踏入院子的那一刻,我的心跳得厉害。晓梅轻轻握了握我的手,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我们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对中年夫妇站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妈,这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李志强。"晓梅温柔地介绍道。

我立即挺直了腰板,恭敬地说:"叔叔阿姨好,我是李志强,是晓梅的...朋友。"说到"朋友"两个字时,我不由得有些心虚,毕竟我们之间的关系远不止朋友那么简单。

陈母张丽华笑着说:"快进来坐吧,别客气。"她的态度很和蔼,让我稍稍放松了一些。

可是陈父陈学文的表情却很严肃,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进到屋里,我们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陈母给我倒了杯水,笑着问:"小李啊,听晓梅说你是排长,真了不起啊。"

我连忙说:"谢谢阿姨,这都是组织的培养和战友们的帮助。"

陈父这时开口了,声音有些冷淡:"李同志,你今年多大了?"

"报告叔叔,我今年22岁。"我下意识地用了军队里的用语,说完就有些后悔,怕显得太过生硬。

"22岁就当上排长,确实不容易。"陈父说,"不知道你是哪里人?家里是做什么的?"

我深吸一口气,如实回答:"我是河南农村的,父母都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