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俘国民党战犯中,黄维属于最为顽固的一个,他一直拒绝改造,总认为打仗嘛,各为其主,无非是将对将、兵对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总认为打了败仗是因为运气不好,是解放军耍了花招,是下属不给力,甚至阵前倒戈。并且对于阵前起义这件事忌恨多年,这表现在他跟廖运周的相处上尤为明显。

1948年11月27日,淮海战役决战在即,国民党军第12兵团的110师在师长廖运周的带领之下阵前起义,彻底打乱了黄维兵团的突围计划,为我军取得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个师的兵力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阵前起义,兵团司令黄维捶胸顿足,对廖运周更是气得咬牙切齿。

黄维,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生,是陈诚的“土木系”。廖运周,安徽淮南凤台县人,1927年7月从黄埔第五期炮科毕业,毕业前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潮汕失败后,又秘密辗转于国民党的各个地方部队之间,直至担任国民革命军656团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运周和黄维的首次打交道是在1938年的武汉战役时。656团在一次与日军辎重部队作战时取得了胜利,缴获颇丰。于是,廖运周就带着部分战利品去拜访已是第18军军长的黄维。廖运周此行是有目的的,黄维的18军是陈诚的老底子,是中央军,装备优良,而廖运周的656团是汤恩伯拉起来的杂牌部队,装备很差,一个团连一门炮都没有,黄埔炮科出身的廖运周深知战场上火炮的重要性。这次,廖运周就是想找黄维借火炮打鬼子。

由于黄维和廖运周同为“黄埔系”,廖运周的哥哥廖运泽又是黄维的黄埔一期同学,所以廖运周的这次拜访,黄维是愿意接见的。见面后,两人相谈甚欢,廖运周眼看时机成熟,便吐露了自己的此行目的,没想到黄维慷慨解囊,当即就借给他8门大炮。

有了这8门大炮廖运周打鬼子的信心倍增,他在江西和湖北交界处选择了一处山坳作为伏击鬼子的地点,并“一炮走红”。这次他带部队伏击了日军27师团的前卫部队,击毁日军坦克战车20 余辆、汽车数十辆,歼灭日军数百人,使日军一个师团一天多时间没能前进半步,而自己却无一人伤亡,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一次漂亮的伏击战让廖运周一战成名,而黄维也因为伯乐识人而名噪一时,两人的关系也因此突飞猛进,但两人再次战场上“携手”就是十年之后了。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战场上将国民党60万大军分割包围,拉开了战役决战的架势,蒋介石被迫紧急调动华中的部队驰援徐州地区。

廖运周所在的85军并不在黄维的12兵团序列,但蒋介石调动黄维12兵团从湖北、河南增援徐州时,命令85军随12兵团行动,并受黄维指挥。

此时,廖运周所带领的85军110师已由我地下党掌控并经营多年,廖运周为了展开地下工作方便,甚至在师里成立了中共师地下党委,他们早就盼着在最为重要的关头发挥作用,这次机会终于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兵团进入蒙城境内之后,实际上我军就逐步开始收拢包围圈,并切断了黄维的补给和退路。黄维到达蒙城南平集之后,开始四面受敌,疲于应付。于是他从85军军长吴绍周手里要来了廖运周的110师专门帮他搜索敌情。黄维此时点廖运周的将估计有两点考虑,一来10年前廖运周打击日军打的那一次漂亮的伏击战他印象深刻,想着廖运周能够再一次大展身手,出奇制胜,帮助自己摆脱困境;二来他不想让自己的嫡系第18军和第10军受损失,于是就让汤恩伯58军的部队来担此任。

吴绍周在给廖运周传达黄维的命令时,想从廖云周手里要走328团作为自己的预备队。廖运周考虑到328团的团长跟吴绍周是亲戚关系,思想又很顽固,如果起义带着这个团估计是个麻烦,现在吴主动想要这个团,正合自己的心意,于是满口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黄维兵团的12万人马被围困在双堆集周围纵横十几里的狭小区域,不得不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当然,这里面也有廖运周的功劳,自进入战场以来,他不断将黄维兵团的动向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解放军手里。在搜集情报时,廖运周发现黄维的兵团司令部竟然和自己的师指挥部在一个同一个村子里。这为他后面在起义行动前,不断与黄维周旋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