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上海,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叫兴业路76号

可能你对这个地方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提到那上面的建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你可能就会恍然大悟。

1921年,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党在这里诞生,而中共一大,亦在此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自五十年代起,往后半个世纪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一直在追寻着一个谜底。

原来当年中共一大召开的时候,一共有15位出席者,但现在仅仅有14人的照片、生平介绍被找到,而第十五人,却如同消失了一般,没有一点消息。

虽然几经寻找都没有结果,但党中央却始终没有放弃。

因为这是对党史完整的尊重。

那么“一大”的第十五人,究竟去哪了?为何经过半个世纪,才找到他呢?

(1)模糊的信息

这个第十五人的信息所知甚少。

但还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他的名字叫尼克尔斯基

当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共15人,其中有13名中国人,还有两名外国人——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林(Maring)的信息很容易找到,他来自荷兰,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当时是共产国际的正式代表,由列宁亲自推荐,来到中国帮助党中央建立党组织。

而他对共产党的成立贡献很大,在建党的初期,他为党中央带来了先进的经验与知识,如果不是他的话,可能我们建党,还要一段相当长的摸索时间。

所以说,马林对我党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但这个尼克尔斯基,后人在查证资料的时候,却发现鲜有记载。按理说,尼克尔斯基能和马林一起,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见证党的成立,他的地位应该绝对不会低的。

历史上唯一的记载只写到,在建党的前一年,一个名叫维经斯基的人于1920年4月,作为俄共党员以及共产国际使者来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维经斯基在华期间,他帮助我党成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而在1921年初,维经斯基离任回国的时候,接替他的正是尼克尔斯基。

尼克尔斯基能够接替这么重要的位置,想来也不是无名之辈。

但长期以来,它就如谜一般,隐藏在历史的角落里。

从五十年代起,就有大量的学者对这个参加“一大”的最后一人,查找研究,但不仅众多党史研究者一无所获,当年的各种书刊对他的描述也是模糊不清。

尤其对尼克尔斯基的来历、身份以及去向始终没有一个最后的论断。有些人说,尼克尔斯基是赤色职工国际派来的,是马林的助手,又有人说他是受共产国际的委托,才来中国的。

反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于是众人便把搜集的中心,放在同时出席“一大”的我党代表的那些文字、书稿、回忆录上,看能不能得出一点有用的消息。

当时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以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及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还有最后北京小组的张国焘tāo)、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当时最有名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北京和广州的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

他们委派了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代为参加。

当然还有一位来自共产国际的马林,他的手稿更是搜寻查证的关键,因为他和尼克尔斯基均来自一个地方,关系密切。

经过众人一番仔细地搜寻,果然发现了一些东西。

有些代表回忆,在中共一大会议上,尼克尔斯基曾经发表演讲,向大家讲述了共产国际成立的情况,还有赤色职工国际的工作和任务及俄国革命后的情况(赤色职工国际又称“赤色工会国际”,由各国革命工会参加的工会国际联合组织)。

而最后,在“一大”结束的时候,尼克尔斯基又向大家建议向共产国际发送电报,告知大会的进程以及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也有人在回忆里面写道,当初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到上海的时候,他曾经远远地看到过两人的样子,那名叫尼克尔斯基的代表,不大说话,老实憨厚,应该是助手的地位。

而据包惠僧回忆:“尼克尔斯基是工人出身,说话很慢,声音低沉。”

还有些人因为参加莫斯科的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而与尼克尔斯基产生了联系。

因为他们到达莫斯科所有的手续,都是尼克尔斯基一手操办的。

而那时候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是,这位俄国人虽然说话不是很多,表现得十分安分,但他处理这一类的事情时,却十分精细而有经验的。

经过大概的收集之后,人们对这个尼克尔斯基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俄国人,马林的助手,来自共产国际,说话慢条斯理,性格老实憨厚。

但尼克尔斯基的来历,去向等问题还是无从所知。

不过,历史研究总是这样,推翻永远比证明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