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邓鼐

7月1日,舒辉波《听见光》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听见光》是湖北作家舒辉波以从云南走向世界舞台的青年盲人小提琴家张哲源的真实人生经历写成的非虚构作品,由云南出版集团晨光出版社出版发行。当日的作品研讨会上,20余位文学评论家和学者展开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蔡家园(左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左三),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章建育(左一),云南出版集团晨光出版社总编辑邹悦悦(右二)与《听见光》作者舒辉波(右一)共同为新书揭幕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真诚为前提”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叶立文着重点评了《听见光》中动人的情感力量。他说:“《听见光》的出版,再次强化了我对儿童文学,以及文学的一个朴素认知,那就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以真诚为前提,以情动人,能够将作家和人物的情感力量深深植入读者的内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果阅读一部作品能让人托付自我,甘心与人物命运相依、荣辱与共的话,那么这就是一部好作品。事实上,我读《听见光》的过程,也是一个做文学减法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评论家固执的理论方法被我抛到脑后,只有简单纯粹的体验溢满身心……”他认为,《听见光》呈现了文学最本真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舒辉波

“人性光辉透过生命残缺的缝隙照亮人心”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叶李认为,真诚是这部作品的底色,作品中主人公张哲源对生命的探寻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当他发现了自己的天性,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对自己的决定无比坚定,坚定地执行,这一点是非常打动人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程韬光发言说,《听见光》不仅真实记录了云南盲人小提琴家张哲源在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的坚韧与勇敢,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生命在与他人、世界、时代及自我命运的相处中,对生命真谛的叩问和追寻。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残缺,人性光辉和自然真诚之美正是透过生命残缺的缝隙照亮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研讨会

作者运用了听觉、嗅觉、触觉多感官系统进行书写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张贞认为,《听见光》以盲人为主体进行创作,在叙事过程中作者找到了平等叙述的密码。主人公张哲源既从小得过爱的滋养,也面临着家庭无法调和的关系,这一切都构建了他的真实世界。作者舒辉波在写作中,跳出了以视觉叙事为中心的写作,充分运用听觉、嗅觉、触觉多感官系统进行书写,作品中出现的许多触觉式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