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的死,很突然,很诡异。

他当了22年的太子,勤勉贤明,可算熬出头做了皇帝,然而仅过了10个月,他就毫无征兆地暴毙了,明史上没有记录他的死因。

在公元1425年的5月27日,他还在正常工作着,没有任何异常,天不亮就起来上朝,和大臣们共商国事,退朝后就处理奏折。

然而到了28日,朱高炽竟突然病倒了,仅过了一个白天,一个晚上,29日,朱高炽竟然就过世了。朱高炽在弥留之际,低声骂着:时勉廷辱我!骂着骂着,就断气了。

他的死,属于暴毙。

那么,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一点,作为明朝正史权威著作的《明史》和《明实录》,却只字未提。他的死因竟成了一道谜题。

几百年来,关于朱高炽的死因,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瞻基谋害说

这种说法,来自朱高炽驾崩后,太子朱瞻基的一系列反应。

朱高炽是农历五月十一生的病,当天他就下旨,将身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召回北京,以防不测。

而朱瞻基的二叔,也就是朱高煦,是个野心家,一直想当皇帝,他想抓住这次机会,抢夺皇位、

当时朱高煦的封地在山东乐安。

很明显,山东距离北京可比南京近。于是朱高煦在路上设伏,计划谋害朱瞻基,取而代之。

结果,朱高煦的手下一连埋伏了多天,都没有等到朱瞻基的队伍,这时,朱瞻基已经到了京城了,他们的谋害计划落空了。

史书记载,朱瞻基得到消息往京城赶,六月初三就赶到了皇宫,而北京距离南京一千多里路,如此短的时间赶了一千多里路,实在是不合理。

所以,有人认为,虽然朱瞻基是爷爷朱棣亲选的继承人,但是爷爷不在了,日后皇帝老爸有可能废了自己的太子位,改立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把握起见,朱瞻基派人在宫中暗害了老爸,因此他知道老爸出事的具体时间,所以是提前就从南京出发赶往京城了。

以至于那么早就到了京城。

然而,朱瞻基和父亲感情深厚,且自幼被爷爷立为皇太孙,自幼聪慧的朱瞻基,非常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知道只有父亲太子位稳固、顺利登基,自己才能在若干年后继承大统。

因此,当父亲面对野心二叔的对父亲的各种明刀暗箭,他都在努力维护着。可以说,在朝堂上,朱高炽朱瞻基这父子俩是相当团结的。

同时,朱高炽也很看好朱瞻基这个继承人,从来没有过易储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朱瞻基得有多愚蠢,多想不开,要弑父继位。

弑父是冒险之举,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

至于朱瞻基躲过二叔的埋伏,很早地到达京城,很可能是朱瞻基得到消息要比二叔早,导致了时间差。

因此,朱瞻基谋害朱高炽的传言,纯属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宫斗误伤说

明朝才子祝枝山写过一本书,名叫《野记》。

这本书上写道:朱高炽有一宠妃,郭贵妃,和张皇后矛盾很深,一直想取而代之。

张皇后过生日举行宴会,郭贵妃就在酒中下毒,并殷勤地向皇后敬酒。张皇后推辞不接酒杯。

这时朱高炽过来打圆场,将酒杯接过一饮而尽,中毒而死。

而郭贵妃见皇帝误饮毒酒,自知罪责难逃,吓得悬梁自尽了。

这书里的内容虽然算是野史,但不少人都相信这种说法。因为正史上记载,朱高炽驾崩后,郭贵妃殉葬了。

朱高炽的殉葬嫔妃共五人,四人都无生育,而郭贵妃生过3个儿子,两个女儿,并且还是开国功臣郭英的孙女,这种背景也被殉葬,显得十分蹊跷,

于是,很多人认为,是郭贵妃误杀朱高炽,畏罪自尽,所以正史才将她记录成是殉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根据史书中的记载,郭贵妃是个贤良淑德的妃子,没有什么野心。这样一个人不至于做出公然毒害皇后的蠢事。

其次,皇帝接过妃子的酒杯,不符合礼仪,按理说,封建王朝,皇帝入口的饮食都是经过验毒的。

至于郭贵妃作为功臣之女、三位皇子之母,还要殉葬,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

要知道,郭贵妃有个姑奶奶,也就是开国功臣郭英的妹妹,是朱元璋的郭宁妃,也是个宠妃,还生有一位皇子。

这样一位妃嫔,最后竟然是在朱元璋过世前被处死,相当于也是殉葬了。

可见,让谁殉葬,和有无生育,什么出身,并没关系,而是看皇帝的心意,看当权者的心意。

有史学家认为,郭贵妃被迫殉葬,很可能是张皇后的意思。她憎恶郭贵妃,便趁机将她除掉了。

况且,若真是郭贵妃下毒的话,史书上没有理由把真相掩盖的,郭贵妃的族人也不可能不受牵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劈说

雷劈说,你看到这几个字就能感到它的不靠谱了,然而这种说法竟然来自李氏朝鲜的史书《李朝实录》。

书上说,朱高炽在皇宫中,突然一道惊雷击中了他,人就没了。

而实际上,当时朱高炽驾崩后,李氏朝鲜的使者来大明,他们发现大明换了新皇帝,就八卦地在宫里宫外四处打听。

当时朱高炽刚死,因为是暴毙,具体死因不明,宫里宫外一时间谣言四起。当时就正好有个不靠谱的宫人,告诉朝鲜使者,朱高炽是遭雷劈死的。

这种说法不用问,肯定是宫人们私下里以讹传讹搞出来的,不可信,结果,李氏朝鲜的使者,不仅把这种说法带回国,还记载进了史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