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啦生啦!

母鼋“贝贝”喜诞今年首批鼋卵

48枚小可爱

个个圆润饱满

6月28日上午,在浙能集团滩坑水电站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工作人员将母鼋“贝贝”今年产的首批鼋卵取回,共计48枚,其中有47枚受精,每枚平均重量约16克,直径在3厘米左右。此次人工辅助繁育和保种工作,将有效提高鼋卵孵化率,进一步助推野生鼋种群资源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滩坑水电站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亲鼋培育池旁的土坡上,增殖放流站站长叶承义正在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朱新平的远程指导下,对鼋卵进行操作。“我们不能乱挖一气,湿润的沙土中往往埋藏着鼋卵,挖的时候动作必须要轻柔。”叶承义用手将产卵周边的沙土一点点拨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表面黄褐色的沙土被拨开,在大约深30公分的位置,一枚枚雪白的鼋卵也现出真容,叶承义用刷子轻轻扫开鼋卵旁边的泥土,小心翼翼将它们拿进塑料盒,带回站内的控温车间内进行测量、登记,以便孵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鼋卵的外壳比较薄,如果能看到大面积的白色,说明这枚卵是受精成功的。”挑出受精的鼋卵后,叶承义将它们整齐地放置在铺满厚厚一层蛭石的塑料盒中,再盖上薄薄一层蛭石,盖好盖子,做好标记,放进恒温恒湿培养箱。“蛭石的作用主要是保温和保湿,大约58天到63天左右就能孵化出鼋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都是鼋产卵的时节,工作人员从6月20号开始对其进行24小时观察,母鼋“贝贝”从6月23号开始数十次上岸,直到6月26号下午2点40分左右完成产卵。“这批鼋卵,相比往年不论是直径还是重量都要大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鼋是鳖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但由于早期人们的捕杀及环境的恶化,鼋目前已经极度濒危。近年来,我市青田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浙能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把鼋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工作来抓,建成以瓯江大鼋资源及其生存环境保护为重点,同时开展大鼋人工繁育、驯化、旅游观赏开发的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建有石门洞鼋核心保护区、高市乡鼋栖息沙滩和巨浦乡滩坑增殖放流站3个保护栖息地,为鼋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优良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22年起,青田县在浙能滩坑水电站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首次实现鼋的人工辅助繁育和保种,截至目前,保有幼鼋88只,其受精率、孵化率和幼鼋成活率分别达到88.1%、84.89%和100%,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本次鼋产卵48枚,只有一枚卵没有受精,受精率高达98%,与往年相比提升较大,这也意味着我县在鼋的人工辅助繁育和保种工作上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浙江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表示,未来,青田县将继续举办与鼋保护相关的宣传和普法活动,积极推动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升级和生物多样性科普馆建设,动员更广泛的力量保护鼋。

一起期

鼋宝宝们的破壳之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来源:青田发布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