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呼吸球囊救回3岁孩子生命

初到黄岛区大场镇卫生院,袁丁的感受是,冷冷清清,没有人气。病房,大部分空着;门诊,只是照单开药……

作为卫生院最年轻的挂职干部,袁丁很迷茫。

“我是急诊科大夫,于是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急救培训入手。”袁丁说。而就在培训刚刚结束不久,两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大大鼓舞了他们的士气。

“一个是3岁的孩子,花生米堵住气管,送来的时候呼吸、脉搏都没了。我们团队用一只破旧的呼吸球囊,硬生生把孩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没留任何后遗症。一个是电击伤心跳骤停的病人,18次电除颤,成功复苏。

“虽然在抢救时自己的腿也在抖,也紧张,但是这两次抢救,让卫生院名声大振,大夫们腰板直了,敢上手了。趁热打铁,我们给每个医生制定了技术方向,轮番派人进修。”

为村民治疗省下2000余元

袁丁在扶贫走访时发现,农村大量“颈肩腰腿痛”的病人,简单的治疗就可以减轻痛苦甚至恢复正常生活,然而很多人默默地捱着,只因为舍不得花钱。

“以膝关节疼痛病人为例,单纯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需要到城里去,一个疗程接近3000块钱,对于以种地为生的老农民来说,这可能是一年的生活费,而且还得子女陪着。如果在卫生院,500块钱就够了。”袁丁说。

2019年3月大场镇卫生院成立中西医结合疼痛专科,充分发掘每个人的专业潜力,一系列新技术在开展了起来。2020年该专科获评青岛市基层卫生机构特色专科。

令袁丁欣喜的是,卫生院活了,业务辐射到了周边多个乡镇,潍坊、日照的老百姓都慕名而来,住院都需要预约了。

像候鸟一样城乡迁徙

为了保证业务不脱节,袁丁每个周末回市立医院急诊值班。往返7个小时240公里,换乘8次公交车。

“急诊值班强度很高,我经常晕车,呕吐不止,有时吃了晕车药在大巴车上睡着了,坐过了站再倒回来。就这样像候鸟一样迁徙两年。”他说。

挂职期满,袁丁回到医院,却常常接到大场打来的电话:“小袁,你上哪了?”“小袁,你几时回来?”

下乡时袁丁孩子还不满一岁,他每周只有零星几个小时能够陪伴孩子。可大场也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他来说,找他看病的人已经远超患者身份,更像是家人。

“胆管癌的大爷弥留之际房间里只留下了我,跟我说出了他的心声,出殡时我也去磕了头,行了礼。爷爷去世那年,冰天雪地,列车停运,乡医孙大爷安排儿子和侄子驾车九个多小时,连夜把我和母亲送回老家奔丧。种种感动,历历在目,与其说他们不舍得我离开,不如说我真的放不下他们!”袁丁说道。

为能两全,他贷款买了车,周末带妻女去大场出诊。就这样,他又开启了候鸟之旅。后来,袁丁出诊的地点,从大场延伸到了莱西姜山、马连庄,他那辆车,3年就跑了10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