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 白云怡
7月2日至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蒙邀请对两国进行国事访问。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太和智库高级学者阿利莫夫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上合组织峰会在全球冲突上升的背景下拉开帷幕,将在改善国际形势、应对全球贸易体系深刻变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谈及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关系的发展时,阿利莫夫则表示,在中国和中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亚打破了自己的交通瓶颈,在世界贸易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在改善国际形势方面,上合组织扮演了重要角色”
环球时报:您对此次上合组织峰会有何期待?
阿利莫夫:首先,此次峰会是在复杂且难以预测的国际局势下拉开帷幕的:多极世界和更公平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旧的冲突尚未完全消除,新的冲突又开始爆发。在改善国际形势方面,上合组织扮演了重要角色。自成立之初,它就一直在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和更加人性化的国际关系作出宝贵贡献。
其次,这次峰会也必须对全球贸易体系的深刻变化作出应对,这些变化正在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峰会将在今年9月联合国未来峰会前举行。显然,拥有几十亿人口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所作出的决策将不仅具有区域性意义,还将具有全球性意义。
环球时报:去年,上合组织再次扩员,欢迎其第九名成员——伊朗。今年,该组织可能会再吸收白俄罗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想加入该组织?上合组织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
阿利莫夫:“上合大家庭”的规模,包括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在20年来几乎增加了数倍。在过去7年里,上合组织更是经历了强劲的新能量注入(此处指上合组织的扩员——编者注),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新型跨区域组织。
在上合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国都是平等的。上合组织有一个“黄金法则”,即所有决策都必须基于共识。当然,未来随着成员国的增加,各国达成共识的难度可能更大,但我认为这最终将有助于各成员国磨炼其外交技巧,更加证明上合组织是一种新型的跨区域组织,并因此吸引更多新伙伴。
环球时报:您对上合组织建立共同开发基金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有何看法?上合组织是否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支付系统?
阿利莫夫:让我们先想一下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和地理情况。要在所有成员国间建立自贸区,首先得整合不同的贸易、经济和货币制度,统一不同的生产和金融标准、不同的商业管理模式等。坦率说,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
对我们来说,更现实可行的是逐步扩大各国相关部门间的合作。过去几年,这方面我们做得已经比较成功,尤其在交通互联互通领域,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相信上合组织也将很快讨论新的经济对话计划,以便解决当前和未来贸易与经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架构的建议。
“中国取得的成就为中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助力”
环球时报:您认为上合组织在应对地区挑战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阿利莫夫:上合组织过去一直倡导且接下来将继续倡导通过和平的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当下的冲突。实践已经证明,采取对抗、威胁、干涉内政、恐吓和经济胁迫等方式,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正是上述这些路线导致了现在地缘政治的剧变,且人为地为世界贸易设置了障碍。无论是多么紧迫的问题,都必须通过坦诚、直接、开放的对话来解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跨区域组织,上合组织是采取这种对话模式的范例。
环球时报:去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您怎么看待近年来中国和中亚地区关系的发展?
阿利莫夫: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标志着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合作发展进入新阶段。双方之间建立的一系列互动机制已经开始运作,成为开启合作“新大门”的钥匙。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来年里,中国与中亚之间运输能力的提升为国际贸易、投资、旅游及其他经济部门开辟了更多“窗口”。(根据我掌握的数据,)中亚现在约有7万家外资企业,其中7100家是中资企业。2023年,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接近90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了27%。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新技术和制造实践,还加速了该地区向新工业轨道的转变,尤其是数字和绿色经济的构建。这些也为中国与中亚五国在未来几年贸易额超千亿美元创造了条件。
中国取得的成就为中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助力。在扶贫、国家工业化、科技发展等领域,中国都为(中亚)地区提供了独特的经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命运共同体,使所有国家都能依据自身特点和发展路径获得有尊严的舒适生活。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实现双赢,这已经在中亚出现了”
环球时报:您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带给中亚地区哪些改变?您怎么看中国-中亚交通走廊的建设为中亚这个深处亚欧大陆腹地的地区带来的影响?
阿利莫夫: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新技术之上复兴“丝绸之路”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国际运输干道正(使不同地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短,经济吸引力越来越大,铁路和公路网络更广更密,国际旅行更快、更安全。
中国-中亚交通走廊的建设,不仅确保了中亚地区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也显著提升了中亚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亚国家打破了自己的交通瓶颈,确保了通向海上贸易的通道。如今,中亚不仅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还成为亚洲与欧洲之间的一座可靠的“洲际大桥”。
环球时报:近年来,欧美也制定了新的中亚发展战略,您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上述中亚战略有什么不同?
阿利莫夫:西方一些人士曾对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中国家渲染过一些“黯淡前景”。他们宣称,这些国家会从“贫困陷阱”陷入“债务陷阱”。然而,现实已经证明了一切。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共同发展道路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许多共同制订的计划已开始实施,尤其是在中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
美欧早期的中亚战略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它们现在的最新战略也引发了很多问题,西方对中亚国家傲慢的态度(也令人不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但欧美的中亚发展战略将依据什么规则构建,我们不太清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实现双赢,这已经在中亚出现了,而美欧的新战略会带来什么实际影响,只有时间才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