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题为“告别‘时代对手’波尔”,已刊发于2024年7月的《乒乓世界》杂志。

43岁的波尔,或许本不属于“这个时代”。但是,他还是走到了现在。

2024年6月WTT重庆冠军赛输给菲利克斯后,波尔说:

“这场比赛让我想起2002年男子世界杯第一次与孔令辉决赛相遇的场景,我能够想象费利克斯战胜自己的感受。他(费利克斯)是冉冉升起的欧洲乒乓球新星,相信他未来会打破自己的很多纪录。”

在这一刻,“薪火传承”四个字仿佛突然活了起来。

波尔创造的动人瞬间不胜枚举,只要你真正热爱乒乓球这项运动,就万难抵挡其中的一往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波尔宣布“在巴黎奥运会之后结束国际乒乓球生涯”之时,我们愿意专门撰文记录他。

不仅仅因为波尔是自千禧年以来继瓦尔德内尔之后,一个几乎凭借一己之力颠覆世界男乒格局的最强对手,更因为他的技术风格打法特点、他公平竞赛谦逊绅士的品格引领并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从金字塔尖一骑绝尘般的存在到“世界打中国”的中流砥柱,再甘当中外新生代的试金石,从咄咄逼人到势均力敌再到惺惺相惜。

他的纯粹、热爱、坚守甚至遗憾,潜移默化中丰富并改变了乒乓球这项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波尔专属的“天时地利人和”

有些事情当时来看,即使绞尽脑汁竭尽全力也看不透彻。时过境迁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内里乾坤一目了然。

能引领一个时代的强者,无一不是吃到了时代赋予的红利,波尔也不例外。

波尔的崛起与强大,实在不是偶然,可谓上接“天时”下承“地利”,不缺“人和”。

以老瓦、佩尔森为代表的瑞典军团在2000年2月份的吉隆坡团体世乒赛上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后,欧洲乒团老态尽显。

1981年出生的波尔,2000年刚满19岁,初出茅庐才两三年,来年的大阪世乒赛被蒋澎龙以0比3横扫,几无还手之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龄尚小,需要训练与比赛沉淀,另一方面是技术特点使然。

波尔的技术特点与老瓦的变化莫测迥然不同,不以前三板见长,而是以相持回合为主,偏实力型风格。

这样的打法风格要想打出一片天地,一方面需要自身厚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减少前三板的失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头正“犯愁”,另一头“枕头”马上就送来了。2000年至2002年国际乒联接连推出多项改革措施,包括38mm小球改40mm大球、21分制改11分制、遮挡发球改无遮挡发球等等。

特别是改大球和无遮挡发球两项改革,极大削弱了前三板的威胁性,增加了比赛回合数和偶然性,可谓“天时”。

新改革与旧格局猛然相遇、旧面孔与新势力新陈代谢,注定了世界乒坛即将重新洗牌。

特别是对经历过老瓦、佩尔森、盖亭、普里莫拉茨、罗斯科夫等群星闪耀的欧洲乒乓来说,急切呼唤一批新生代的青年才俊们充实进来重扛大旗,继续对抗中国乒乓,可谓“地利”与“人和”。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时候机会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2002年11月3日,济南男子世界杯决赛波尔以4比1战胜了大满贯孔令辉,捧得了冠军,这时距大球改革刚刚两年一个月零两天。

比丢掉一座冠军奖杯更令人“害怕”的,不仅仅是波尔21岁的年纪,更是他在决赛中展现出的对40毫米大球“以攻对攻”的全新理解,以及大球与自身技术特点的完美融合。

从战术意识到技术框架,刚过弱冠之年的波尔“无意之中”定义了大球时代横板双反打法的基本雏形,并在此后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构建起自己以旋转、均衡、实力为内核的打法体系。

从上帝视角看,2002年至2008年、21岁到27岁的六七年间,是波尔职业生涯的巅峰期。

特别是2002年济南世界杯夺冠至2006年不莱梅世乒赛团体赛酣战“二王一马”期间,波尔的技术体系走向了全面成熟。

正手有一手被刘国梁当时称为“世界第一转”的高吊弧圈球,落点浅、弧线低,平稳对付过去,极易被连续压制,发大力快带反撕,又很容易失误;

反手有一板领先于同时代所有选手的反拉弧圈球技术,在其它选手还习惯反手贴防时候,波尔已经开始反手位攻防转换;

第三是超强的正、反手连续拉能力,只要让其上手,就会被带入他的节奏,脱身不得。

彼时的波尔具备战胜世界上任何一名对手的绝对实力,不仅仅是一穿二,甚至可以一串三,2005年比利时列日世界杯他就做到过一次,连续战胜了王励勤、马琳和王皓,三个占据中国男乒前三把交椅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波尔的阿克琉斯之踵

世无完美,强大如斯的波尔也绝非无懈可击。波尔的阿克琉斯之踵,一是技术,二是性格,三是心态。

诚然,技术是王道。波尔的强势崛起,借助于优先吃到了先进技术的红利。

但是综合来看长远来看,改革其实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一点在波尔身上体现尤为明显。

波尔的瓶颈也率先在技术端表现出来,并制约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风格本没有对错之分,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会慢慢凸显出优劣之别。

波尔的技术“死穴”是在其正手,起下旋球这一板几乎只会拉加转弧圈,缺少一板一锤定音的爆冲。

在其职业生涯中前期,因为身体状态、技术能力、器材胶水等诸多因素加持,与顶尖选手对抗中尚不落下风。

但是,越到后来,特别是伴随无机胶水和新材料球的推行,极大削弱了波尔以“旋转”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体系,“正手加转弧圈”逐步沦为了对手战胜波尔的突破口。

波尔的技术风格,优点在于稳定,缺点在于“太过稳定”,缺少一板过的绝对质量。

波尔以连续与回合见长,但在奥运会、世乒赛等顶级大赛的顶尖对决中,实在应该是“少少益善”,多一板球就多一板失误的风险,绝对质量的缺失,成为了波尔在关键大赛中“始终差一口气”的致命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2003年巴黎世乒赛输邱贻可、2004年雅典奥运会败于老瓦、2005年上海世乒赛负刘国正等等,每每被对手缠住之后,赢一分需数板连续,丢一分则稍纵即逝,越打到后面越发虚。

再比如,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男单1/4决赛波尔迎战柳承敏。

从打法类型看,左手横板两面弧圈的波尔几乎是柳承敏“单面拉”选手的天敌,但在这场比赛中,柳承敏在战术上化繁为简,死死抓住波尔第一板正手加转弧圈质量不高的“命门”,把爆冲、反拉发挥到了极致,回合极少,效果极好,上演了“以点破面”的教科书式对决,最终波尔以0比4败北。

再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1/8决赛,波尔被正手力量比自己大几号的阿鲁纳罩的严严实实,2比4输得不甘心又很无奈。

第二,是性格。

远在奥登沃德上小学期间,5岁的波尔就加盟了当地TSV Hochst俱乐部,8岁的他已经叩开了德国国家队大门。

上学时的波尔不显山露水,高中时期的好友韦科尔曾如此形容说:“蒂姆是个很安静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这么一个文静的男孩子已经打进了国家队,而且收入相当可观。

不过,蒂姆也不安分,他搞过恶作剧,染过头,打过耳洞,和我们一样曾经狂热地追求着前卫音乐。但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比较听话、温顺的孩子。”

2002年在中国济南,年仅21岁的波尔连续击败王励勤和孔令辉,拿到了世界杯男单冠军,世界排名跃居第一,成为了德国媒体口中“13亿人的对手”,被冠以“瓦尔德内尔接班人”的称号。

2003年底,又与心爱的菲律宾姑娘德艾喜结连理,事业与家庭迎来了双丰收,似乎早早到达了人生巅峰。

可惜,英雄路注定不是温柔乡,平和淡然、易于满足的性格,为他赢得身前身后万千球迷喜爱的同时,又像一把双刃剑,遮盖住了他身上本应绽放出来的更加璀璨的光芒。

向上走的路,往往是艰难的!走向顶峰的路,注定是孤独的!

单论技术实力,与前辈瓦尔德内尔相比,也许波尔并不落下风。

但若比较两人在冲顶时刻的那份“狠劲”与“决绝”,想一想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单1/8决赛,大比分0比2落后、连扳3局逆转萨姆索诺夫后,狠狠挥舞臂膀的老瓦,如果同样的绝境换成波尔,这样的“波尔”我们不敢想象,也从未见过。

德国男乒主教练罗斯科夫曾说过,“与老瓦相比,波尔差点霸气,这可能跟他本身性格有关。

另外,波尔是出了名的‘恋家’,每次集训结束他都是第一个急匆匆离开的人,有时连饭也不吃就往家赶,训练不如老瓦刻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是心态。

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与其说是心理问题,不如说是心态问题。如果一直赢,谁的心态都会保持很好。

认为能赢而输,或者明明场面上风、大比分领先被逆转,次数多了,换做谁慢慢也会产生心态问题。

比如2003年巴黎世乒赛男单第二轮面对比自己小4岁的邱贻可,第六局在10:5大比分领先情况下被翻盘淘汰;2004年雅典奥运会8进4比赛中,1比4输给处于职业暮年的老瓦;2005年上海世乒赛1/8决赛面对刘国正,在决胜局8:3领先情况下再次被逆转淘汰;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面对柳承敏的脆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团体赛摘得银牌之后,踌躇满志的波尔在单打1/8决赛中又以0比4负于以往胜多负少的吴尚垠……

在重大比赛中一次次期待又一次次失败,严重内耗了波尔的自信心,直接影响了其职业生涯高度,殊为可惜。

以上的分析性文字出现在纪念波尔的专栏文章里,可能显得有些“残忍”。但是,唯其真实,才倍显尊重。

波尔,乃至任何一个运动员从来不是生活在希腊故事里,像神话人物那样无所不能,完美无缺。

看的愈真切深入,愈能发现其优缺点,缺点挂在了嘴上,优点放进了心里,反而会愈发喜欢“不完美”的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当抽象的“精神”遇到了具体的波尔

2001年,波尔代言的日本蝴蝶公司为其推出一款专属球板,命名为“波尔精神(TIMO BOLL SPIRIT)”。那么,“波尔精神”是什么?

还是2005年上海世乒赛1/8决赛对阵刘国正,决胜局波尔11:10领先,刘国正一个扣杀,球“出界”了,裁判也示意比赛结束。

然而在这时,波尔却主动告诉裁判这个球擦边了,很轻很轻地擦了一下球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赛继续进行,最终比分是13:15,波尔输掉了一届可能改变他职业生涯走向的世乒赛。

“我很想,但是我的心告诉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看到那个球是擦边,比赛就是这样的,公平竞争,我必须这么做,公正让我别无选择!”,波尔赛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2023年欧锦赛男团决赛德国对阵瑞典的第四场,波尔面对莫雷高德。莫雷高德在赢下最后一分后,将球拍扔到了场地上,随后双手摊开与扑上来的队友欢喜庆祝。

输球后的波尔没有离开,默默俯身捡起了莫雷高德的球拍,在场地内等候莫雷高德与队友们庆祝完之后,把球拍还给了对手并再次握手祝贺。

运动员,也许是世界上对“胜利”与“公平”最为渴望最为敏感、感受最为深刻的群体。

但是,当近在咫尺的胜利与不为人知的公平同时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何去何从?我相信,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给出如波尔一般纯洁无瑕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面站着疯狂庆祝的对手们,默默捡起对手的球拍,孤独等待,礼貌递回,我不知道有多少运动员能忍受这样的“酷刑”?抛却对乒乓球纯粹的热爱与尊重,实在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所以,当“精神”这类抽象晦涩的词汇“遇到”了波尔,瞬间被赋予了清晰画面与明确内涵,无需任何奖杯修饰,只关乎良知与敬畏。

记录波尔,也不仅仅关乎对手与胜负,更关乎青春、想念与崇敬。以他为切入点,我们记录的是一个时代曾经发生过的乒乓故事,那段后老瓦时代“二王一马”波尔老萨小柳群雄竞逐的青春岁月,共同经历的那场横跨雅典、北京、伦敦、里约、东京、巴黎的超时空鏖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球迷说,波尔是除中国男乒队员外,近20年距离大满贯最近的外协会选手;又有球迷说,当年唇红齿白的玉面小生,如今也是头戴发带、满脸拉碴……功过是非,已然不再重要。

马上到来的巴黎奥运会,确定将会是波尔国际比赛的最后一站,希望他能多赢,更希望巴黎的他能像4岁时在奥登沃德小镇上第一次拿起球拍的自己那样,简单快乐,永葆希望。

一个传奇,即将谢幕。仅以此文致敬20多年来让中国乒乓“又爱又恨”的最强对手——蒂姆·波尔。

看完记得关注@杨磊谈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