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体制内的“铁饭碗”是很多人最羡慕的,不仅仅是因为它福利待遇好,更重要的是,它特别稳定,一旦入门,基本没有后顾之忧。

然而没想到,这两年,全国范围内的“体制内”改革即将铺开,打破“铁饭碗”已然成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早在2020年,山西省就选取了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开启整编改革试点。而且从当年4份开始,我国总共有9个省份被选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其中黑龙江省在开展改革试点以来,仅一年多时间,就收回了8.3万余名编制。

而进入2024年,最热门的莫过于河南的“体制内瘦身运动”,具体内容包括两点:

1、省直属单位层面,除学校医院外,按照“531”比例进行精简(即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其中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一律撤销。

2、市县层面,参照省直做法,按照“421”比例进行精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这次“瘦身行动”可能也只是为了应对大校长的要求,最后针对事业单位,公务员岗位,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然而实际上,一场打破“铁饭碗”的“瘦身行动”,已经开始动真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改革区域”正呈现逐渐扩大之势

很多人对这一次河南省瘦身行动表示质疑,觉得这一次瘦身,将对事业单位甚至是公务员岗位,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而实际上,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改革区域正呈现逐渐扩大之势。

比如在这一次河南改革之前,已经有3个省份率先展开了改革。

一是黑龙江。据《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已如期高质量完成了改革任务。仅一年多时间,全省共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事业编制8.3万余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是青海。时间更早,是在2022年下半年就开始了“改革”,根据澎湃新闻消息显示,青海人口最少的玛多县精简20%机构。

再早一点就是山西了,仅一年时间,山西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果:省直事业单位机构从1205个精简为370个,精简69%;编制从6.7万名减至2.7万名,精简59%;

为啥先拿这几个省“动刀”?只因为它们财政压力大,到了不得不缩编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前段时间,国办47号文,将各地的债务问题摆上了台面。明确点出了,12个重点省份(即债务高风险地区):

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这些省份,不得在交通、产业园区等众多领域,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在建的投资项目也要严格清理规范。

其中,债务占GDP比值大于25%的省份包括:青海、贵州、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吉林以及新疆

所以,单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也啥上面几个省要先“动刀改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这两年各地土地财政滑坡,东北、中西部地区都陷入了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央对这些省份加大了转移支付。

比如去年、今年中央都发行了1万亿特别国债,2023年四季度还发行1.5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以帮助包括天津、贵州、云南、陕西和重庆等12个偿债压力较大的省份和地区偿还债务。

而中央对这些省份加大帮扶,同样也意味着地方失去了独立财权,这个权利一旦失去,被划入改革目标就不难理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河南的财政压力在全国范围内目前正处于中间水平,还没有到末端,那么这一次为什么会对河南进行“动刀”呢?

其实,不可否认河南目前的情况在GDP中的占比并不算很高,不过,这或许也预示着,在国家的计划下,体制改革已经不再局限于“东北、西部弱财政省份”,而开始蔓延至“中部省份”。

而且随着这股编制改革潮的推进,或许要不了多久,湖南、河北、安徽等中部大省,很快也会加入到编制改革的大队伍中来。

而至于像广东、上海、江浙这样的强财政省份,毕竟这些经济强省不仅不需要转移支付,还能实现向中央上缴税收,所以后期这些省份的编制改革可能性并不大,即便可能改革,也会推到最后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改革层级逐渐提升

就是从这一轮编制改革潮中,可以看到一点,体制内编制改革也是有明确顺序的。

1、率先被清退的就是编外人员

比如湖北监利、湖南临湘、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在此之前已经陆续开启了清退工作,包括

河南也是在2023年4月份开始着手清退编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紧接着就是裁撤事业编。

比如这一次河南省的事业单位改革,明确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一律撤销。

其实这就是在去年“清退编外”基础上的深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然后才是精简公务员队伍。

其实,关于金警公务员队伍,已经有一些省份开始先行试点,比如2020年,山西就开展了“人口小县”改革。

据说山西河曲县大刀阔斧改革,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将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而且这一轮大刀阔斧之后,该县的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福利等支出每年减少1.33亿元。

因此,对未来的全国公务员改革,山西案例更有示范意义。

不过,从山西试点来看,公务员的岗位还是有保障,不太可能被裁员。但是难免层层降级,对于很多公务员来说,这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体制内改革已经开始,而且从这一次的河南改革案例中,我们大概可以猜测未来几年的改革路线。

1.从经济落省不断向中部省份蔓延,最后才会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

2.改革的成绩也不会只限于编外人员,而会逐步扩大到事业单位,最后到公务员群体。

所以对于体制内来源还是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虽然目前来看,这一轮改革,公务员被裁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层层降级的痛苦,必然要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