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因为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原著作者李娟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有人说她用纸笔描绘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巧了,今天,我们的故事主角名也叫李娟,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与这座城市一样,热爱自然和生活的美好。不同的是,这位天津的李娟凭借自己的双手,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创造了一片“食物森林”。她与众多志愿者携手,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一个能够抚慰人心的绿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理想付诸行动

走进津南体育公园,随便找一个在这里运动或者遛娃的市民询问,他们都能指出“双新食物森林”(以下简称“食物森林”)所在的位置。“沿着橡胶跑道向前,在儿童游乐区对面有个篱笆门,里面种了好多漂亮的花,那就是了。”跟着热心人的指引,记者很快见到了正在烈日下挥汗劳作的李娟。

李娟今年52岁,以往从没有干过农活,甚至对真正的乡村也很陌生。她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从蓄水、堆肥、种菜开始,带着一队城里人开辟出一片近700平方米的“食物森林”,而这一切都要从2018年说起。“当时因为爱人生病,我决定从单位辞职,陪着他一起到处走走看看,转换一下心情,同时也寻找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李娟说,“2019年到台湾新竹旅游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城市街角的食物森林,同时接触到了‘朴门永续设计’理念,意思是通过效法自然的永续发展方式,满足人的食物、能源、住所等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的需求。看着小小一方空间,汇集了那么丰富的植物,人们在这里劳作、休憩,就像进入了‘世外桃源’。当时我就想,既不离开城市,又能置身田园,这不正是我渴望的生活吗?要是天津也有这样的地方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向往某种生活的瞬间,但在憧憬过后,能确实把理想付诸行动的人却并不多,而李娟恰巧是为数不多的行动派之一。2019年,随着在天津建设一座“食物森林”的想法初步形成,李娟报名参加了“朴门永续设计”的课程,并积极寻找实现这一设想的机会。2020年,她的设想得到了津南区双新街道的大力支持。在津南体育公园,划出了一亩土地(约675.8平方米),交由李娟全权负责,着手打造“双新食物森林”。

2020年4月地块落实,李娟马不停蹄地忙了起来。她一边请专业设计师把构想变成图纸,另一边走进双新街万盈家园社区进行“食物森林”生态理念的宣讲,招募共建志愿者。6月13日,“食物森林”进场启动。李娟说:“我们的‘食物森林’,大部分都是志愿者按照设计的图纸,自己布置搭建起来的。”

劳动中重塑社交生态

也许有人会觉得,“食物森林”只是名字起得有新意,说白了不就是建了一座相对精致一点的城市花园吗?其实,真没那么简单。

“所谓永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就是尽量降低人为干预,模拟天然森林形成的一种自然种植方法。”李娟介绍说,“我们收集生活垃圾和枯枝落叶进行堆肥,也不做地面硬化,只在沙石上铺设红砖,形成能够涵养水源的海绵土壤,同时搭建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因为不使用化肥、农药,种植过程中就要考虑植物的共生关系,通过间种轮作来减少病害,比如一棵甘蓝的旁边会种上几棵葱、蒜。而紫花苜蓿、聚合草、三叶草这类草本植物,因为能够减少土壤板结,增加土壤肥力,也被放任在园内肆意生长。正因为如此,“食物森林”相比其他城市公园的整齐有序,更显得野趣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这里面积不大,却有300多种植物,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活。在这里劳作虽然辛苦,却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李娟笑着说。

一大早,“食物森林”里已经聚集了七八位志愿者。“‘茉莉’你过来帮我缠一下这根立管。”“‘三角梅’咱俩把这片开败的矢车菊剪掉吧,一会儿切碎了放到堆肥箱里。”不需要谁来指挥,大家自发地分工协作,忙碌起来。

4年来,随着“食物森林”生态循环系统的初步建立,志愿者们之间的社交生态也得到了重塑。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这些志愿者,无论是什么年纪、什么职业,到了这里都以“自然名”相称。“这个主意是李娟提议的,在这里我们都喊她‘五角枫’。”宝妈“茉莉”告诉记者,“我们每天在一起劳动,抛开社会身份和年龄界限,用自然名相称,感觉更自在、平等。同时,大家还通过五花八门的名字,认识了更多动植物,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茉莉”一家人是“食物森林”的首批志愿者,也是第一波认领“一米菜园”的亲子家庭。“‘一米菜园’则是由两个家庭合种,通过每周一次的劳动,我们两家人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当下如此忙碌的都市生活,许多人连邻居都不认识,像我们这样能结识理念相同的朋友,真是非常珍贵的缘分。”“茉莉”表示。

“五谷”今年67岁了,当志愿者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她告诉记者,自己刚到“食物森林”的时候,因为不善言谈,每天就是埋头干活,用手机只会接打电话。“后来这里的年轻人主动找我聊天,我这才慢慢融入了集体。和他们玩在一起,让我觉得从身体到心态都年轻了不少。”“五谷”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我已经会发抖音了!前阵子有个大学生通过我的视频知道了食物森林,主动找到我,现在她已经是这里的志愿者了。”

治愈“自然缺失症”

虽然名字里有“食物”二字,但“双新食物森林”建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食物的自给自足。“整个食物森林按照大乔木、小乔木、灌木、爬藤、草本、地被、根际等七个层次设计,每种植物的种植面积都不大,品种又多,作物的产出非常有限,并不是每位志愿者都能分到菜。”李娟告诉记者,“头两年收获的时候,大家都舍不得吃,新鲜采摘的蔬果大多送给了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和残障人士。”

志愿者们付出这么多辛苦,不仅没有酬劳,分到的食物也很少,他们图什么呢?李娟借一本自然教育的经典书籍《林间最后的小孩》给出了形象的答案:“书中说现在的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患上了‘自然缺失症’。我觉得城市里的大人也或多或少面临同样的问题。‘食物森林’更多的是提供精神的疗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角梅”今年64岁,是“食物森林”的“专职摄影师”,但她以前从没有接触过摄影,甚至也没有摆弄过花草。“退休之后忽然闲下来,让我有些无所适从。一次遛弯时,我从门口路过,觉得这里特别美,就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可以进来看看吗’,没想到当天就留下来成了志愿者。” “三角梅”告诉记者,“过去我害怕虫子,现在看到小蚯蚓会特别高兴,这说明土壤很肥沃。后来,为了把大家劳动的场面记录下来,我又开始学摄影。这些改变都是‘食物森林’带给我的,它让我开始享受生活。”

“食物森林”不仅给退休老人带来了欢乐,也成为孩子们的自然教育基地。“积雪草”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六年级,自从3年前跟妈妈一起来到食物森林后爱上了画画,更爱上了各种植物和昆虫。“积雪草”笑着说:“不仅如此,为了弄清园子里到底有哪些植物,女儿还爱上了图书馆,一有时间就拉着我去查阅各种资料。现在她成了科学老师的小助手,还是同学们眼里的‘植物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妈“麋鹿”的两个孩子同样在食物森林里收获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在水稻田和生态水池里看到蝌蚪变成青蛙,第一次体验手打稻谷的全过程,第一次玩“捉虫大战”……“这里,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科普教室、生态讲堂和劳动工坊。现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但是那些又怎么能与切身的实践和体验相比呢?”“麋鹿”感叹道。

长久有序运营下去

4年时间,李娟在这里倾注了全部心血。如今,“食物森林”已经越来越接近理想中的样子,但李娟仍然觉得任重而道远:“一个项目从无到有只是第一步,更难的是如何长久、有序地运营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项目建设之初,李娟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公益机构“绿屏自然”。“包括我在内,我们所有志愿者都是为‘食物森林’无偿服务,长久地运营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创办‘绿屏自然’后,志愿者有了归属感,我们也能有载体去宣传生态理念,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能力盈余。现在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分成了好几个小组,比如现场运营小分队、公众号小分队、视频小分队等等,各种落地活动也做得有声有色。”短短4年的时间,“双新食物森林”举办了300多次活动,参与人数达5000人次,有200多位志愿者参与其中,常常一个周末就会有二三十位志愿者出现在这里。

最近,李娟又开始尝试推行“轮值园长”制度。“作为发起者,大家自然而然地把我当作了主心骨。但我希望更多人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另一份事业来做,而不只是闲暇时的消遣。希望轮值园长制度能够帮大家建立起这种责任感,也让每个人都能熟悉‘食物森林’的全部,即使人员更迭,整个项目也能平稳、高效地运行下去。”

随着“食物森林”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市民对这片土地羡慕不已。李娟表示。而面对那些心生向往的朋友,她更想说的是:“要做参与者不要做参观者,心动了就行动。种菜不是为了当农夫,而是寻找生活的本真。如此,食物森林一定能成为更多人的心灵家园。”

来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