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实习生 张怡宁

2023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二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省级二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华南赛区三等奖、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四年,对于武汉东湖学院电子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沈智徽来说,充实而富有挑战,他用一次次优异的竞赛成绩,走出迷茫完成蜕变。

沈智徽说,自己是从学校社团开始接触学科竞赛的,“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院的电子技术协会,社团学长们会传授一些专业的基础知识,学长学姐比赛的时候我也会去观看。后来,在兴趣的推动下,我也慢慢开始参加比赛,追求技术上的进步。”

大二时,沈智徽开始担任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E栈电子技术协会会长,培训学弟学妹专业知识,并带领他们进实验室、搞竞赛。“竞赛在很大程度上能精进技术,而且是促进我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沈智徽说,很感谢每次参加比赛时老师的指导,“比赛前,老师会对我们做一些基础的培训,竞赛是对实验室测试的一个结果呈现,但是在实验室里和比赛现场做实验是不一样的,要考虑到场地的因素,老师每次都会提醒我们要细心,一定要检查各个细节,在赛前让我们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四年,沈智徽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出入实验室,备战竞赛的时候,基本上都睡在实验室。他拿的若干奖项,大部分都与学科竞赛有关。沈智徽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时,虽然没有拿到奖项,但是自己在技术、团队协作以及处理问题的一些方式上都得到了成长。2023年再度参加该项赛事,他也如愿拿下华南赛区三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大学时的生涯规划,沈智徽表示,还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认为自己在中小学阶段比较迷茫,但是上了大学后,学习到更多更新更复杂的知识,自身就会有追求,就会想努力学习,然后去做出一个更好的作品,他说:“因为自身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进而去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考研升学,沈智徽更倾向于先就业。他认为,考研要不停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不是很适合自己,他比较喜欢可以动手参与的实践过程。“我更喜欢在实操中遇到并解决问题,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然后很快运用到实践中,印象会更深刻,效率也会更高。”

如今,沈智徽已就职于长沙一家公司,自身的能力与工作内容也很匹配。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他表示会继续留在湖南发展,不断学习精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