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汽车市场的“卷”实际上是经济规律使然,但中国的企业家们内心焦虑万分,躁动的行为让人叹为观止。但全球各大跨国公司则显得十分淡定,从看不懂到从容应对,正稳步推进着新的对华战略,以逐步找回自己在中国原本的市场地位。在基本的经济规律中又夹杂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挑战和新的不确定性,那么,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将是什么样呢?

卷出新格局

淘汰一批,说来轻松,但十分残酷,因为可能有一批企业要倒闭,有一大批职工要失业,搞不好会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但规律无可违抗,结果出不了预料。

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血拼成现在这个样子,实际上是产能过剩导致的,即生产远大于消费。企业各自的发力,导致市场原有平衡被打破,谁都想成为胜利者,因此想尽办法吸引消费者,于是大家一起进入了“囚徒困境”。

“卷”价格,这是最简单粗暴有效的方式,但如果了解“囚徒困境”,就知道最终的结果,即价格战没有赢家,起初的赢者不可能通吃,甚至未必能够笑到最后。而如此激烈的竞争给产业带来的风险则是全行业亏损,进而出现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直到剩下几家强的,形成了新的市场平衡状态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激烈的、几乎失控的调整是中国汽车工业自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但在全世界汽车工业历史上早已见怪不怪,无非是中国版的车王争霸赛。其实,各企业老总都清楚这种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所以谁想阻止价格战,那绝对是螳臂挡车。很明显,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两条不同的战线,一条是坚定不移地打价格战,一条是坚定不移地打品质战。但是,谁能成为这场血拼最终的赢家?消费者是最终的总裁判。

于是,以前内敛的、绅士 风度 参数 图片 )的企业也脱下了西服,学着IT公司的样子,赤膊上阵搞起了直播。从4S店矩阵开始,逐步“卷”到车企老总、白领一起上阵直播拉流,讲配置、讲价格、讲故事……无所不用其极。然而,他们忘记了一件最该干的事——品牌传播,尤其是品牌价值观的传播。也许他们没有忘,只是杀得天昏地暗顾不上了。

最终的新格局是什么?那就是仅存的几家车企,这些车企的特点,一是规模足够大,二是技术和品质足够领先,三是品牌有足够的感召力。剩下的这几家车企,将成为代表中国参与世界汽车竞争的种子选手。

与价格战相伴行的是智能化之战,换言之,即便你今天在电动化领域打赢了价格战,你也未必能够赢得智能战。随着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逐步投入使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下半场,必将再出现一批掉队的企业。如果说,价格战是刀刀见血,甚至折胳臂断腿,那么智能战则是换头之战。这有点像从猿到人的过程……

新能源之困

“新能源汽车”从这个词提出的第一天就存在争议,而今这场争议的对错已经没必要再争论了,即在补贴+免税+双积分政策+出行便利等政策组合拳的打击下,成功让亏损的“新能源汽车”打倒了纳税大户和利润的奶牛——燃油车,不仅市场份额持续下降,而且降价导致利润的严重下滑。不出意外,首次成为中国经济第一支柱的汽车工业,今年面临着全行业亏损的风险。

认为“新能源汽车”大获成功者认为,借助“新能源汽车”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掌握了核心技术,对跨国公司实现了弯道超车,为中国摆脱石油对外依存贡献了力量,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而且成为汽车出口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也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制造大国,打破了跨国公司在燃油车领域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为“新能源汽车”失败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称谓就是错的,因为电动汽车早在100多年前中国就有,所以电动车不能称之为新能源汽车。相对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实际上是技术降级,所以导致众多投资者蜂拥而入,过分的投入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为今天恶性的价格竞争埋下了祸根,面临着全行业亏损的风险。补贴等政策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破坏了中国的营商环境,背离了法治的基本原则。在环保方面,电动车大量使用的是煤电,以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增加,所以不仅增加了碳排放,而且带来了电池污染等难以解决的新问题。在消费者领域,电动车自燃问题突出,不仅给车主带来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威胁,而且提高了交通安全风险,增加了新的社会矛盾。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生命周期大约相当于燃油车的1/3,如此发展有悖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初衷,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受“新能源汽车”冲击,新车经销商盈利困难,导致大量退网,二手车市场几近崩盘,价格战外外溢效应明显,从零部件到终端销售全产业链都受到严重冲击。

站在历史的视角纵向观察,电动车已经被市场淘汰过两次了,我们这是第三次向电动汽车发起的冲锋。第一次是电动车被燃油车淘汰,核心原因是电池的能量密度明显小于汽/柴油,公众选择了燃油车。第二次大约在1996年至2000年后的一段时间里,通用汽车提出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掀起了全球的电动车探索热。探索的结果是,电动车存在经济性差、不环保、适用性差等问题,所以电动车再次失败。而今,中国的专家献上一套“新能源”的新衣后,于是国家耗费万亿级的投入,花了20年时间,在人家摔到过两次的石头上重重地踢了一脚,收获是什么?伤到没有?伤到了脚趾还是腿?结果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站在世界汽车工业的视角横向审视,全世界都在发展内燃机汽车,只有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嗨。的确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了领先地位,但是出口在全球受限已成定局,我们是否会成为汽车技术“孤岛”?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因为世界各国都不希望自己的汽车工业被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冲垮,所以我们看到,世界各大经济体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台了各种限制措施,甭管有道理没道理,谁听你骂不骂, 大道 理就一条——保护本国的工业经济。除非中国公司去当地建厂,还得附带个条件,电池污染问题你得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汽车工业?因为要建立中国强大的工业经济能力。现在,电动车正在借助政府的补贴和政策的合力,加上恶性价格竞争手段,正逐渐击碎中国工业经济的基石——以内燃机为龙头的产业链。或者说,正用亏损的、不纳税的产品打倒盈利的、纳税的产品,中国工业经济是因此增强了还是被削弱了?而且自己一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围堵,另一方面国内又在亏损经营。那么,所谓“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弯道超车”的意义何在?最可笑的是,全世界都在发展燃油车,只有中国真正实施了打击燃油车的政策。为实现环保目标,欧洲提出使用零排放的合成燃料,以解决排放问题,而不是打击内燃机,这让产业损失降到最低。我们是不是应该站在产业政策比较的角度,认真审视一下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方针及当下的走向?

回望我们走过的历程,站在历史坐标的交叉点上,我们至少该对“新能源汽车”政策进行一下科学的评估吧?我们政策的初衷是什么?站在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方向对不对?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和党中央提出“3060战略”是否一致?达到了什么目标?和党中央的目标、和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方向的差距在哪里?导致差距的问题在哪里?如今我们遇到了国内产能难以释放,以及不友好的国际市场环境,造成如此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为了超越而超越,再美化上一些华丽的辞藻,那么我们一定犯下机会主义的错误。为此,浪费的不仅是数以万亿计的资源投入,而且是时间的浪费和战略机遇的错过。

毛主席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何况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哪容得下我们犯方向性的错误?

电动化之路显然是政府主导走出来的,而智能化之路更多的则是企业引领。如今我们的企业正拖着被价格战打的满身伤痕和疲倦的心,步履蹒跚地拥抱着迎面而来的智能化新挑战。智能战和“新能源”战完全不同,一上来就是国际化的,你无法再通过封闭市场的方式培养自己的新兴产业了。

未来的方向

价格战是不可逆的,打不出个新格局停不下来。对于价格战我们要关注的是,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还是良币驱逐劣币的结果,这是政府和产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这看上去是个短期问题,实则关系到中国品牌的国际定位问题,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市场地位问题。

所谓“新能源”政策,说穿了就是中国汽车能源的战略取向问题。应该站在国家层面,从中国能源的禀赋出发去思考问题,进而解决中国汽车的能源取向问题,解决减少碳排放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企业能够从这个角度看出未来的方向,或者说未来政策必然调整的方向,提前顺势而为,必将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获得良好的收益。

中国是大国,大国的能源战略必须根据自己的能源禀赋,以及周边国家的资源禀赋来考虑、来布局,或者说,中国必须有独立自主的、有利于自己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比如,多煤少油是中国的能源特征,现在中国受困于石油,那么我们就应该发展以煤为基础的燃料,来替代石油,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车之所以被燃油车淘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液体燃料的能量密度、储运安全性、使用便利性等多方面都明显优于电池。所以,一个半 世纪 以来,全球汽车工业一直发展以液体燃料为核心的内燃机,而没有采用制造上更容易的电动解决方案。从目前中国的技术看,我们已经能够以弃电为动力,收集集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进一步深加工就是合成汽油。当然,我们还有更成熟的煤制甲醇技术,该技术是基于我国多煤少油这一客观现实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作为液体燃料,甲醇可以直接用于内燃机,现在已经被国际航运组织定为船舶清洁燃料,我国重卡也出现了甲醇拖头,甲醇以其低价格和良好的适用性获得了市场的普遍欢迎。甲醇的价值并不只在甲醇汽车,甲醇更是电动车和氢能源的救命稻草。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甲醇制取氢,从而解决了氢的储运问题。把甲醇发动机用于增程式或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将让使用脏电、旧能源的汽车产业一步跨入新能源之路和绿色之路。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甲醇一旦作为车用燃料,那将创造出巨大的就业机会,仅这一价值就远超甲醇所能创造的货币价值,更重要的是彻底解决了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问题,这是更高的战略价值。

在智能化方面,甲醇和智能化不仅不矛盾,而且是让智能化走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上。所以新能源的发展之路大概率是甲醇之路,除非电动车自燃问题、能量密度问题、冬季使用受限等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