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退海之地,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共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利用难度大。近年来,东营市牢记“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攻坚克难,以种适地,以地适种,协同发力,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不毛地”奏响绿色乐章,盐碱地蝶变齐鲁粮仓。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东营市主动采取行动,向盐碱地进军。在全国率先编制《盐碱地现代高效农业规划》,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大豆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近年来,黄三角农高区以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牵引,牵头搭建起“1+3+16+N”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聚焦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招引,探索核心关键和前沿引领性技术协同攻关机制。截至2023年末,引进各类科研团队108个、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1098人,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输入强大科技力量。一条人才引领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盐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正在全面铺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盐碱地,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在黄三角盐碱地加速显现:“科豆35”大豆大面积示范种植亩产稳定在270公斤以上;耐盐水稻“鲁盐稻69”亩产达498.17公斤;“济麦60”在3.65‰盐碱地平均亩产497.1公斤,创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新高……耐盐碱作物新品种不断诞生。东营探索“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双适应”模式,综合运用工程化治理措施和土壤、耕作、水利、品种等技术向盐碱地要效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共建的盐碱地农业示范园,以“盐碱地耐盐牧草种植-健康畜禽养殖-生物有机肥生产-盐碱地改良和肥力提升-高产高效种植”为链条,构建起盐碱地“草-牧-园”生态循环现代农业模式,向盐碱地要粮要油要肉,梦想成真。

山东省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坚持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深层次挖掘盐碱地增产潜力。目前,全省涉及盐碱地区域池塘养殖面积约200万亩,水产养殖产量180万吨,渔业产值超470亿元;罗布麻、中国柽柳等强耐盐碱植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培育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黄河口大闸蟹三届蝉联“中国十大名蟹”,成为盐碱地产业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同时,加速推进产业模式由“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转变。比如,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立足盐碱地小麦产业发展,在省内外建设优质小麦种植基地270万亩,带动35万户农民年增收5.1亿元。盐碱地在山东正悄然成为人民群众的福祉地,时代发展的“聚宝盆”,“齐鲁粮仓”的新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向盐碱地进军,粮油饲协调,农牧渔结合,推进盐碱地向农场、牧场、渔场转变,让“齐鲁粮仓”更强大,更充盈,更飘香。(文/殷建光)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