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多见,但以“国”字命名的县级市,少有。

在安徽省东南,宁国市向来就是传奇一样的存在。地理位置上,这里东临苏杭,西依黄山,一脚跨两省;产业经济上,早在1995年就入围“全国百强县”,并培育出了8家上市企业。

宁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虽然和很多大城市比起来,只能算一座小城,但却有繁华和原生态的两面,繁华在经济,原生态则在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俯瞰宁国市一隅。帅林飞摄

出道早 出圈晚

说到宁国的旅游,起步虽早,但赶了个晚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国就开始打造世界木屋村、石柱山。2010年之前,又开发了吴越古道、华东大裂谷,但都不温不火,离现在的“出圈”总差点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恩龙世界木屋村。钟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越古道。朱晨翔摄

直到2013年,一条因自驾而走红的“皖南川藏线”,给宁国带来了质的转变。

集秀、美、峻、艳、险等于一身的“皖南川藏线”,一“出道”就为外人津津乐道。自此,驱动文旅的齿轮,将宁国旅游发展的一池春水“激活”,受时光“封印”的一系列旅游资源随之被唤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皖南川藏线”宁国段。王志昕摄

相较于网红城市、热门景区,现在一些特色小城受到游客更多追捧。人们对目的地的选择也更多元,追求的是独特化和差异性。

因自驾便利催生的“皖南川藏线”,因水域风情受捧的青龙湾,一项体验、一个场景都可能掀起一座小城的旅游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龙湾。周巧玲摄

今年五一,“皖南川藏线”创下2019年以来新高峰。5月3日单日车流量突破2.5万辆,民宿入住率达到100%。

如果说2016年之前,宁国的旅游是自发式阶段,那么2016年之后,就是宁国旅游发展的“开挂”期,短短三年时间,年接待游客量从300万激增至1000万。

从“一处景”到“一片景”、从“一时美”到“持续美”,近年来,“鲶鱼效应”不断推高宁国旅游的发展势头,一幅“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全域秀美图徐徐铺陈开来。

眼下,宁国市正在保护更新河沥溪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城南社区席地而坐城市客厅,通过全域旅游建设,让全市全时皆可游。换言之,来了,随时都可以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City walk”。

放眼全市,近年来,宁国用“无中生有”的理念打造城、镇、村景区景点,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形成旅游特色和品牌。截至目前,该市拥有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6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沥老街。帅林飞摄

新意十足的体验

在宁国,有一种秋天叫红杉林。

这片常年被水浸泡的红杉林,不论是生于树下的鱼虾螺蟹,还是住在树上的水鸟家雀,本身就是网红的一部分。吸引着八方游客,也吸引了王冉两口子。

2019年,王冉和爱人自驾到宁国旅游,本是打个卡就回去,不成想却被红杉林的美景深深折服,二人不约而同想到了一块:留下来,开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栖又设计民宿 。宁国市委宣传部供图

“盖的是民宿,筑的却是生活。”王冉回忆道,2021年元旦,栖又设计民宿正式开门纳客,10间房,30年产权,每年到了看红杉林的季节,几乎天天都是满房。随着夏日经济的兴起,暑期也成了旺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杉林景点。胡博摄

钟情宁国这方水土留下来创业的,还有“90后徐露和孔康苏。

仲夏,来到位于宁国市西津街道大村村的“竹蜻蜓美学营地”,草绿树青、河水清澈。

游客三五成群,或喝茶聊天、或露营烧烤、或游玩嬉戏,营地原生态的设计,布满了石头、砂石和木质结构,这里如今成了游客争相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现在,距离近、时间短、品质高的‘微度假’越来越受欢迎。”营地负责人徐露说,“这与主打原生态、重体验的宁国旅游业形态高度契合。去年五一开业当天,进出客流量就达到1万人次。”

负责设计的孔康苏,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和建筑专业双硕士毕业的他,对场景改造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告诉记者,“有别于传统营地,竹蜻蜓打造的是一个乡村公园,轻资产的旅游目的地,初衷就是让空间资源可利用、可持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蜻蜓美学营地。宁国市委宣传部供图

运营一年多,徐露又有了更多新想法,“只有好的旅游产品,才能把游客引过来,不仅要做到有流,还要做到能留。来,就是放慢脚步,理直气壮‘浪费时光’的。”

原生态催热乡村游

千秋关,古称千秋岭,自古就处在翻越天目山的交通要道上,唐代诗人罗隐“想望千秋岭上云”便出自于此,至今都为后人传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秋关。胡博摄

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便坐落千秋关下,这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乡。在这里,独居风情的畲族村,因为大力发展乡村游,如今也成了宁国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白天的畲族村,安静而祥和。夜晚的畲族村,伴着歌舞和表演,灯光和篝火把村寨映照得光彩夺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火映照下,畲族村寨美轮美奂。。李文强摄

乡村游火爆的背后,是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是触手可及的烟火气息。

在港口镇的西村村,老皖赣线铁路穿村而过。过去,这里曾是宁国的“呼啸山庄”。

近年来,通过“艺术唤醒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迎来蝶变,不仅是安徽省第一个艺术乡村,也成了安徽省第一家整村建制3A景区。

西村村党总支委员谢玲告诉记者,西村村的火热,最大的依托就是艺术乡村和传统文化。建设之初,一砖一瓦、一景一设都围绕艺术和文化做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村村。吴小静摄

走进西村村的巷弄可以看到,不管是老戏台,还是田野间,都弥漫着浓浓的艺术范儿,就连墙绘、花坛,都无一例外,细节上的“绣花功”,成就了极致体验。

只有硬件远远不够,还要在软件方面下功夫。结合皖南花鼓戏,村里每逢周末都会定期推出演出。此外,丰富多彩的艺术场馆、形似吉他的表演舞台、造型各异的竹艺雕塑,平添了村庄更加浓郁的艺术氛围。

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到来,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涌入,让西村村持续释放吸引力,带来消费力,形成发展力。

不是热门旅游城市去不起,而是宁国更有性价比。

比起经济上的繁华,宁国旅游更给人一种宜居的舒适,很多人也因此恋上这座小城。正如那首《小城故事》,虽然歌词讲的不是宁国,但却非常契合: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来源:聊时局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