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科技匮乏的年代,一小群农民凭着对大自然奥秘的虔诚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竟然打造出了震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伟大工程!他们是怎样凝聚了坚韧执着的毅力?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令人敬佩的远见卓识?让我们慢慢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乡间豪赌,孤注一掷

那是一个普通的清朝年间,几个来自四川自贡市富顺镇的农民,正在自家的田垄间忙活着。他们本是些贫苦人家,靠着微薄的土地勉强维持着一家老小的温饱。

忽然有一天,其中一人提了个别开生面的主意:"听说附近镇上好些地方都有盐井,从那里可以取到卤水做盐生意,我们不如也打一口井,说不定就发了家家户户都羡慕去了!"

大伙本是把这话当作是听了个好玩笑,然而这个农民却不依不饶,铆足了劲儿要去说服其他人。"你瞧,现在既没啥赖以为生的本事,又勉强温饱,我们何不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开采一口大盐井,说不定就改变了穷日子!"

渐渐地,大伙也被他的豪情所打动,商议之下,他们决定要打一口深度超过往常的大盐井,虽然付出会是艰辛的,但只要盐井一旦开采成功,便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合计了自家仅有的些许家底,号召附近的几户乡亲们一同入资,最后终于凑足了酬请几名经验老到的盐工当师傅,准备动工了。

对于农民们来说,开盐井是从未涉足的领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首先要决定盐井的具体位置和深度,不同的地质环境会影响盐井卤水的富集量,因此他们商议再三,最后选定了一块颇为偏僻的山野之地,并计划将井眼一口气凿到1001米的深度!

足足比周边所有的盐井都要深上数倍,如此之深,水卤量定会丰富无比。但同时也意味着工程会艰巨无比,前所未有的困难层层叠叠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世所罕见的创举

定下了令人咂舌的目标后,农民们便立刻着手准备动工了。他们根据老盐工的指点,在选定的地点搭建起了一座雄伟的"天车"架构,这是一种依靠人力驱动的原始钻机。

天车由两根巨型樟木制成的立柱组成,上面系有一根悬臂横梁。横梁的一端用绳子系着一个沉重的木制钻锤,另一端则连着一台踏步机,当有人踩踏上去,便能让钻锤借着摆锤力量一下下将钻头砸入地底。

为了防止钻头偏斜,在井口还架设了三根辅助支柱,用于固定钻杆。由于预计要钻凿到1001米的深度,因此这套巨型设备足足有二三十米的高度,足以令人咋舌。

动工伊始便是一番艰辛。一开始他们只有两名老盐工经验丰富,专门指导其他人怎样操作踏步机和调整钻头角度。好在附近乡亲们前来响应号召,纷纷加入这项壮举,组成了一只专业的钻井队伍。

为了确保昼夜不停歇地作业,他们将全体分成三班倒,每人每天要在酷暑和寒冬中辛苦工作8个小时,如是年复一年,汲汲营营。起哄踩踏、下井调整钻头、清理钻井渣滓,每个工序都是漫漫苦功夫。

就这样,第一年他们只凿进了短短几十米。后来更是遇上了种种意想不到的阻碍,有时遇到硬石层难以钻透,有时遇到突发的泥浆涌入,偶尔连绳索也会断裂。每当遇到这些状况,所有人便只能暂停施工,花费数月甚至数年去寻找应对之策。

最困难的当属在300米处遇到了一层坚硬无比的花岗岩层,硬朽到他们用上最锐利的钻头也无法在上面留下一丝划痕。眼看进展陷入了僵局,所有人的士气几乎要被彻底击垮,几乎有人要放弃了。

就在这时,最初发起这个"豪赌"的老农民重拾了大家的信心。他克服了种种挣扎和挫折,坚持相信只要他们能钻穿这一层岩石,"富可敌国"的机会就唾手可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的号召下,大家齐心协力地开掘出一个环形渠道,将岩石彻底包围起来。然后他们将整个渠道内的积水冻结成冰,利用水在结冰时会膨胀的力量,让岩石受到内外夹攻,终于在几个月后产生了一条裂缝。

就这样,农民们年复一年、孜孜不倦,终于在道光三年开工,历经13年曲折离奇的艰辛后,终于在道光十六年凿出了举世无双的1001米深井!

三、后世三大意外发现

历经13载的百折不挠,当燊海井终于钻凿完工时,出现了一幕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壮观景象——井口处汩汩地喷涌而出了大量的卤水!就连最资深的盐工们也从未见识过如此丰富的水卤量,这口井甚至被形容为"海底喷泉"。

与之伴随而来的,还有数以万计的天然气从井中喷薄而出,燊海井附近顿时被这些可燃气体所笼罩,几乎形成了一片"火云雾"的景象。

面对这一罕见的喷发现象,所有人当时虽有些恐慌,却也由衷地高兴他们的苦心孤诣终于付诸实现。继而便开始着手打造产盐设施,利用热气对卤水加热、蒸发,提取出食盐结晶体。

由于天然气储量之丰富,他们干脆就在井口处架设了多达80余口大锅,烧制天然气来煮制盐渍,并在周围搭建了仓库和运输码头等配套设施,瞬间变成了一个小型工业区。

这口井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当地的盐产需求,每日都有大量的富余盐存被运往外地销售,顷刻间燊海井便成了当地最重要的命脉。而伴生的天然气,则被居民广泛利用作燃料,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除了盐与气的收益,这口井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地质发现:卤水大都储存于地下三叠纪的地层之中,而深陷地底的卤卤量,远比浅层丰富得多。这一理论在后世被证实无疑,为人类探索地下资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这口井的建成也为之后世界上其它领域的钻井技术带来了启示。燊海井的螺旋式钻头设计虽然原始,却奠定了现代钻井机用螺钻钻头的基本形制。更有甚者,由于鲜有其他同类工程可比照,燊海井的一些独特做法如悬吊式"天车"结构,也为后来的油井钻探带来了诸多影响。

不难想象,当时打造出这口神奇井的几个农民们本人,恐怕都未曾想到他们的创举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仅仅是怀抱着改变生活、追求富足的单纯愿望,却开创了一段气象万钟的非凡历史。

四、推动经济腾飞

燊海井的出现犹如一股暖流,瞬间将四川盆地的经济面貌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起初,当地只有一小撮人凭借燊海井的卤水渍盐为生。但很快,这里便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贩、工匠、运盐船工,纷至沓来谋生。一时之间,原本偏僻的富顺镇周边区域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起初,一些商人只是在井旁架起了几间简陋的棚屋,用以居住和经营。然而随着燊海井产盐规模的不断扩大,周边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集镇。

林林总总的铺肆鳞次栉比而立,作坊、交易场所、客栈、店铺林立其间,甚至还有专门的盐仓库和码头。最繁华的地段,每天都是人头攒动、货畜兰杂、喧器丽阗的景象。

当时的四川,虽名噪一时,却仍旧是一片贫困闭塞的内陆地区。而燊海井这块沃土却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富商巨贾前来开疆拓土,投资经营,望着这里发一笔致富财。

一时间,各色商号如雨后春笋般在这里拔地而起。最出名的要数资本雄厚的湘军和川军两大家族,他们独揽燊海井的运盐生意,同时也涉足了其他行当,手中的资产由此日渐膨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一批批被盐利所吸引的移民潮水般涌入这里,寻求发家致富的机会。他们有的投身于盐场工作,有的则干起了其他行当。渐渐地,这里变成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城镇,舍去了往日的田园风光,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都市景象。

然而,真正将这里推向经济腾飞的,则是一件引起轰动全国的重大事件,那就是1854年的盐运总捻挞。

当年川军与湘军为争夺燊海井运盐权起了内讧,双方调集家丁火并,在集镇上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械斗。战斗持续了整整七天,双方阵亡上百人,直到皇帮派兵才勉强平息。

此事震惊了整个朝廷,促使慈禧太后立刻下旨将富顺及其附近镇区划归为皇家直属领地,并专设盐政总监一职坐镇治理,旨在维护川盐的安全运输。

自此,皇家势力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先是实行中央集权,斥巨资兴建了驿道、官府、驻军营地,然后又以燊海井为中心,在集镇外围设置了环形城墙,沿途建立了防火长堤。

短短数年间,这里便呈现出了一派皇家重镇的繁荣景象。各色商贾云集,贸易昌盛,街头巷尾人来人往,充满着勃勃生机。燊海井像一颗明珠般镶嵌其中,熠熠生辉,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五、辉煌落幕

燊海井虽名震天下,可惜这段辉煌时光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进入光绪年间,随着其他地区的盐矿相继开采、盐田不断扩大,燊海井被发现的盐田渐渐变得供给短缺了。它那曾经世所罕见、源源不绝的盐卤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商船不断侵扰长江沿岸,内忧外患加剧,严重威胁到了沿长江内陆的燊海井一带的经济命脉。

不得已之下,当地官员们只能暂时关闭了燊海井的部分煮盐场,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保卫运盐航道上。

可就在这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却给燊海井带来了致命一击。1886年的汶川大地震不仅摧毁了全部煮盐设施,而且更令人揪心的是,它竟然堵塞了深达1001米的燊海井的井眼,使其再也喷涌不出一滴盐卤了!

就这样,这座曾经为四川经济带来无数惠泽的奇迹之井,硕果仅存的光景令人扼腕叹息。整个富顺一带瞬间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凋敝颓圮的景象。

一度人潮涌动、热火朝天的街市,如今只剩下一条条昏暗简陋的小巷。那些曾经聚集了各路豪商和商号的街道,现在只剩下些微小作坊散落其中。即便是当年最繁华的燊海集镇中心,也只剩下几间官宅和街坊了。

曾经川盐的兴盛给整个富顺带来了无数的人口涌入,而当燊海井的辉煌时代终结后,不计其数的失业贫民蜂拥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

虽然后来官府再三派人试图重新开凿,但由于当地地质构造发生了剧烈变动,所有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从那以后,这里便彻底远离了世人的视线,重归为一片深山老林。

而燊海井在经历了百年的沉寂之后,终于在1960年代重新被发掘出土,从而重新被世人所铭记。它建造于清朝的天车架构,至今还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自贡煤田地质博物馆里。每当有游客驻足观看时,都会由衷赞叹这些普通百姓的才智与勇气。

是啊,付出过如此巨大心血的燊海井,虽然命运最后以悲剧收场,但它留下的一切却无疑成为了彪炳史册的杰作,将永远铭刻在四川这片热土的沃壤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