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中考、期末考,都考完了。

“考完了,我们大家都该休息几天了。”

是谁说出了广大学子的心声?

是谁说出了辛劳上班族想说却再也说不出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的出卷老师把这句“期盼”写在了英文试卷的最后一道翻译题里——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into English:

1. 英国人口据说是四千七百万,约抵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2. 这事虽说难,也未必绝对办不到。

3. 凡事往往有利也有弊,三思而后行最为妥善。

4. 只消夸他一句,他就得意忘形。

5. 考完了,我们大家都该休息几天了。

出卷老师皮一下很开心~

考过的题目也许会越来越模糊,而那些充满魅力又真切可爱的老师们令人常记心间,老北大的校园里也不乏不可错过的教授“名场面”。

以下内容选摘自

《为国选士:老北大入学试题(1917—194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穆先生

1

钱穆先生字宾四,江苏无锡人。无学历,教过十年小学、十年中学,刻苦努力,写了几本书,但使他成名的是《刘向歆父子年谱》。胡适、顾颉刚两先生推荐他到燕京、北大教书。

钱先生讲课,很有声势,也很有特点,虽然一口无锡方言,不怎么好懂,但仍然吸引人。我听过他的先秦史、秦汉史。他讲先秦史,倒着讲,先讲战国,再往上讲春秋西周。我听他一年课,战国讲完,也就到学年结束了。他讲课讲到得意处,像和人争论问题一样,高声辩论,面红耳赤,在讲台上龙行虎步走来走去,这头走到那头,那头走到这头。

(何兹全《北大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穆著《国史大纲》

2

宾四先生,也是北大最叫座教授之一。这并不需要什么事先的宣传,你只要去听一堂课就明白了,二院大礼堂,足有普通大课室的三倍,当他开讲中国通史时,向例是坐得满满的。课室的大,听众的多,和那一排高似一排的座位,衬得下面讲台上的宾四先生似乎更矮小些。但这小个儿,却支配着全堂的神志。他并不瘦,两颊颇丰满,而且带着红润。一付金属细边眼镜,和那种自然而然的和蔼,使人想到“温文”两个字,再配以那件常穿的灰布长衫,这风度无限的雍容潇洒。向例他上课总带着几本有关的书;走到讲桌旁,将书打开,身子半倚半伏在桌上,俯着头,对那满堂的学生一眼也不看,自顾自的用一只手翻书。翻,翻,翻,足翻到一分钟以上,这时全堂的学生都坐定了,聚精会神的等着他,他不翻书了,抬起头来滔滔不绝的开始讲下去。越讲越有趣味,听的人也越听越有趣味。对于一个问题每每反复申论,引经据典,使大家惊异于其渊博,更惊异于其记忆力之强,显而易见开讲时的翻书不过是他启触自己的一种习惯,而不是在上面寻什么材料。这种充实而光辉的讲授自然而然的长期吸引了人。奇怪的是他那口无锡官话不论从东西南北来的人都听得懂。

( 朱海涛《北大与北大人》)

梁思成先生

张先生 (张中行) 说,抗战胜利后,他曾到北大听过梁思成教授“中国建筑史”的课。学期终了,梁先生说:“课讲完了,诸位说说怎样考法?”听课的近20人,没一个答话。梁先生似是恍然大悟。于是说:“那就先看看有几位是选课的吧,请选课的举手。”没一人举手。梁先生笑了说:“原来诸位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说着,向台下作一个大揖。听讲的报以微笑。“我走出来,觉得北大未改旧家风,心里觉得安慰。” (见《负暄琐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第83页。) 现在读来,我也觉得安慰。我也很欣赏北大这种学风。

何兹全《北大生活》)

蒋梦麟先生

我首次见到他,却并不在校内,他很瘦,但精神极好,面上充满了秀气,那副眼镜和不高大的身材更显出是位学者,但那双锋利的眼神,却立刻使人觉到他并不仅是位普通的书生,鬓边微灰的头发和一口蓝青浙江官话记录着他奋斗的痕迹。说话声音不大,但非常清楚,有条理。而且从一次偶然的机缘上,我知道他是非常细心的。二十四年夏,熊秉三先生和新夫人毛彦文女士在香山请客,有他也有我,他将一只抽烟用的打火机叫我带在身旁,再三嘱咐我记得交给胡适之先生,结果到了山上,记起这回事的是他,不是我。

(朱海涛《北大与北大人》)

胡适先生

适之先生在校中开的课是中国文学史和传记研究,传记研究是研究院课程,而且要缴几万字的论文,选修的较少。文学史则是一门极叫座的课。他讲《诗经》,讲诸子,讲《楚辞》,讲汉晋古诗,都用现代的话来说明,逸趣横生,常常弄到哄堂大笑。他对于老子的年代问题和钱宾四 (穆) 先生的意见不相合,有一次他愤然的说道:“老子又不是我的老子,我那会有什么成见呢?”不过他的态度仍是很客观的,当某一位同学告诉他钱先生的说法和他不同,究竟那一个对时,他答道:“在大学里,各位教授将各种学说介绍给大家,同学应当自己去选择,看那一个合乎真理。”

(朱海涛《北大与北大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国选士:

老北大入学试题(1917—1948)

◆ 发现百年名校的治学灵魂,感受北大精神的历史传承

◆ 精选1917年—1948年北京大学国文、历史、数学、物理、博物、外文等学科377套考试真题,50多幅档案图片

◆ 收录蔡元培、胡适、何兹全、朱海涛的北大记忆

◆ 温儒敏、罗志田、高原宁、王奇生、刘云杉、王世强、林小英 教授——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