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多前,

48岁的刘女士(化名)

不幸确诊肺癌晚期

且已发生骨、脑等多处转移

在靶向和放疗等治疗后,肿瘤退缩

然而去年3月,复查发现

肿瘤又向脑膜转移

这是最致命的转移

生存时间仅为4-8周!

面对年纪仍较轻、治疗愿望强烈的刘女士,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何志勇团队反复沟通后,大胆地调整治疗方案:加大靶向药物的剂量,同时配合鞘内注射化疗。

经治疗,迄今为止,刘女士已经带瘤生存近3年。

肺癌晚期转移脑部 生存期不到2个月

“加倍剂量”控制病情

两年前,刘女士因“反复头痛”,就诊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何志勇教授团队,经过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晚期肺腺癌”,已出现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双肺、骨、脑多发转移。

刘女士的基因检测报告显示EGFR-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团队为刘女士采取了靶向药物靶向治疗共16个月,肿瘤退缩,靶向治疗期间还进行了全脑姑息放疗。

去年3月,刘阿姨再次出现反复头晕的情况经检查,肺癌向脑膜转移。临床数据提示,确诊脑膜转移癌后未进行相关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仅为4-8周,怎么办?

危急时刻,何志勇教授团队经过详细分析讨论后,决定予加倍剂量EGFR靶向药物,并予以“培美曲塞”鞘内注射化疗(每周鞘注1次,每次10mg,已治疗16个周期)。

治疗后,刘女士的头晕症状迅速得到改善。如今,刘女士的疾病控制良好从发现肺癌晚期算起,她已经带瘤生存近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图可见小脑脑沟脑回多发强化灶(脑膜转移征象),右图可见强化灶明显退缩。

“双倍剂量”方案有据可依

致力于探索如何攻克靶向耐药

何志勇教授表示,ERFR突变是亚裔肺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基因突变,这类型的患者,一线予以靶向治疗后约5%左右患者出现脑膜转移,可产生颅内压增高及脑神经损害等相应表现,如头晕、头痛、视觉模糊、认知障碍等。

脑膜转移预后差,且治疗手段有限,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和热点。对于具有基因突变的肺癌脑膜转移,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靶向治疗,但对于治疗后耐药表现为脑或脑膜转移的患者,其后续治疗更为棘手。

之所以给刘女士进行双倍剂量靶向药物治疗,是基于前期研究发现,靶向药物安全性佳,绝大部分患者可耐受双倍剂量治疗,双倍剂量可提高颅内脑脊液靶向药物浓度,以达到抗肿瘤治疗目的。

鞘内注射“培美曲塞”化疗亦可使药物直接暴露在脑脊液中,同时降低全身毒性,可消除脑脊液中肿瘤细胞,两者联合是治疗脑膜转移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何志勇团队在进行病例讨论

据介绍,何志勇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如何攻克靶向耐药。团队在采用加倍剂量靶向药物治疗克服耐药表现为颅内病灶进展或脑膜转移的临床探索中,观察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何志勇教授表示,晚期肺癌经靶向治疗后出现耐药,是临床经常面临的难题,需要根据不同的耐药进展模式来制定下一步治疗策略。

“进一步深入探索临床获益人群是我们后续工作的方向之一,通过这个病例及相关临床数据回顾总结,为同行提供了一种脑膜转移临床实践经验的借鉴。”

那么

有过吸烟史

戒烟后能降低患肺癌风险吗?

肺癌为什么会年轻化?

劳累会导致肺癌吗?

初步发现肺部有肿块该怎么办?

确诊肺癌后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哪些人群需要做基因检测?

为什么肺癌治疗会出现耐药?

7月4日(周四)晚7点

关注福建卫生报《医生我想问》

和医生1对1直播

与网友实时互动

在线问答与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志勇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肿瘤内科副主任,胸部肿瘤内科25区主任

福建省肿瘤医院药物临床研究中⼼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伦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肿瘤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基层肿瘤防治分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美国国家癌症中⼼City of Hope⾼级访问学者

主编和出版《现代肺癌内科诊治的原理和实践》

关于肺部健康

你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

可以在文末留言

添加管理员微信

加入卫生报肺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问医生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编辑:小枫、菲菲(见习)

审核:黄美辉、陈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