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来科举不第,索性弃考归耕,忙则耕种,闲则读书,过着布衣蔬食的平淡生活。

方惟深在诗学方面造诣很深,他悉心学习他人之长,其诗精诣精绝,并深得唐人句法。

方惟深曾游学于王安石的门下,很受王安石赏识。

王安石非常欣赏方惟深的诗,每次品读都不忘夸上几句,甚至还会写于纸上,以至后人将他的诗误入王安石集中

下面这首《舟下建溪》就其中的一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舟下建溪》

方惟深〔宋代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这首诗的大意是:

昏黄的月光洒在平静的溪面,一只小船划过水面,摇碎了月影,慢慢靠近岸边。离家远行的游人,向岸上眺望,只见小客店里并无灯光,正准备关门。

上岸后将小船系在水边的一株枫树上,令人惊奇的是,这株枫树的根部被溪水冲走了泥土,裸露于水面;偏枯的树干仍保存着去年系舟的斑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首诗的题材、意趣、表现方式诸方面来看,确实深得唐人之味。

从题材看,它写的是旅途夜泊。建溪,在今福建省。

方惟深是福建莆田人,但家在长洲(今江苏苏州),所以诗人称自己所乘之船为“客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这两句写泊舟的时间和望山所见。在昏黄的月光下,一只客船徐徐靠岸。岸边的“野店” 已熄灭了灯火,准备闭门歇息了。

这二句使人想起唐人张继著名的《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二诗都写出了客船夜泊的静美境界,只不过张诗以袅袅钟声反衬之,而方诗则用光线和动作烘托。

“月黄昏”,用林逋名句 “暗香浮动月黄昏”辞语,形容月光昏暗,表明天黑已久。“野店无灯欲闭门”,将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名句改造而成。化用前人的诗句,看不出丝毫痕迹,并且另出新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这两句写系舟岸枫的动作细节和内心感受。一棵由于江岸泥沙崩坍而根露枝斜、即将枯死的枫树扑入视野。诗人在无限感慨之余,忽然想起这里应留有去年停泊时系船的痕迹。

诗人从这株留有去年系舟痕迹的半死枫树中,含蓄地表现出异乡漂泊的游子的惆怅,一种淡淡的莫名的哀伤。

结句不禁让人想起苏轼的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枫树上的系舟之痕,同雪泥鸿爪一样,都是诗人在人生旅途上留下的印迹。他们对人生的无穷感慨和寄寓其中的深沉哲理意味,是多么的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诗人选用最有特征的景物,写出荒村月夜泊舟的静谧境界。诗人通过精心选材,巧妙构思,虽是信笔直书,却使人感到如临其境。诗中多处化用前人诗语而不露痕迹,另出新意,可见诗人的诗才。

王安石对于这首诗极为喜爱,根据《莆阳文献》记载:“此诗荆公(即王安石)爱之,尝书坐右,后人误入荆公集中。”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得出来,王安石最喜欢这首诗,经常会偶尔吟诵,以致后人误以为是王安石所作,还将这首诗收录在他的文集中。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