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预告《利他实验:人类真的只关心自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耕利他主题研究近40年的权威心理学家倾情之作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白学军领衔翻译

以侦探小说般的写作手法,探索利他行为动机的心理机制

直击人性古老问题——我们关心他人是发自内心,还是出于私利?

作者简介

[美]C.丹尼尔·巴特森(C.Daniel Batson)实验社会心理学家。他于1972年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堪萨斯大学任教直至2008年退休。在过去的40多年里,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动机方面,特别强调利他主义和道德动机以及相关的情绪。他发表了100多篇与这些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和章节,并出版了三本关于利他主义的书籍。

译者简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译著有《人性实验》《心理学的邀请(第三版)》《发展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简介

有关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利己主义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看似无私地关心他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的获得;而利他主义则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我们可以出于他人利益而关心他人,而非出于自身利益。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社会心理学家们转向对人性进行实验室实验,以科学手段解决这一关于人类天性的争论。相关实验着重探讨共情关心这种以他人为中心的情绪,即根据对需要帮助的他人福祉的感知而产生的情感,是否会激发利他动机去消除这种需求。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方案,测试共情关心所产生的动机的性质,确定其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从而回答了“是什么让我们采取行动”这一基本问题。

本书以侦探小说般的手法,通过众多研究以及试图审查各种激发动机的“嫌疑人”,追溯对利他主义的科学探寻历程,并得出了一个令人意外又惊喜的结论:由共情引发的利他主义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

读者对象

实验心理学专业人士、社会心理学爱好者、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心理学和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

编辑推荐

1.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白学军领衔翻译。

2.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佐斌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罗良教授等众多专家诚挚推荐。

3.深耕利他主题研究近40年的权威心理学家倾情之作,探微人性千年之辩的终极追问,破除利他与利己的认知迷障。

4.人类对利他的追求使自己走出了利己的伊甸园,而面对当今愈发复杂的世界,我们该如何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有爱心的社会环境,也许可以借助利他的力量,带领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本书赞誉,本书为著名社会心理学家C.丹尼尔·巴特森所著,全书采用著名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破案式的思路,基于大量心理学实证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人类长久以来关心的重大人性问题:我们关心他人究竟是发自内心,还是出于私利?相信本书能够给广大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个人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待你的蜕变

让我们一起携手,彼此见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