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中考语文文言文有多难?明朝宁夏巡抚都御史杨守礼没有想到,他为了抵御虏寇而修筑的三关口长城,成为了今年很多中考生的“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川中考结束,很多人复盘说语文的文言文太难了,典型的超纲!这样生僻的文言文有谁懂?这也引起了连锁反应,有网友就说了:

1、专家也答不上来吧,考点初中学生应该会的吧?

2、文章中有好几个生僻字,咋就是说写宁夏的就这一首文言文吗?何必为难孩子呢?初中生就出这样的文言文,有意拔高了。

3、这个有难度,初中生恐不能胜任!

4、我感觉就应该出这样,文言文也要考融会贯通的能力,要从书本上迁出来,举一反三。考书本原文也没啥意思,纯背,应该考迁移能力。

5、学窗前明月光,不是为了考窗前明月光,而是为了你能写出床前明月光。这次考试像照妖镜,刷题时代快过去了,做题机器没用了。

其实中考语文文言文《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出自明朝嘉靖版的《宁夏新志》,作者是孟霦。这让很多人都想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
明·孟霦
“贺兰山回斜四百馀里,岑冈嵂崒,为镇之壁。其蹊径可驰入者五十馀处,而赤木口尤易入,岁久关敝,敌得轻进。”总督刘公天和著《安夏录》二年,渐次修复,惟 “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其南低峰仄径,通敌人者不可胜塞,麓有古墙,可蹴而倾也。以其地多砾少泉,故难为工。”刘公乃奏请发金四万。己亥,巡抚杨公守礼至,则循麓抵口,令人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故处。“且山多团石,可作砌,省斧斲。又去口二十里金塔墩,有四泉,作水车百辆运之,令都指挥吕仲良董其役,比他关为最固。谋及百年,成于一旦,视修葺之慎,其无望于来者乎?”

很多人说这篇文言文难懂,其实如果了解宁夏历史的人看它就很好理解了。

  • 这篇文言文大概意思:
  • “贺兰山在宁夏镇(银川城)西边,略带弧度连绵四百余里,山高峻而苍翠,就如同宁夏镇西面的一面墙壁,把宁夏镇和北方草原相隔开来。不过山间的山谷可以走马的约有五十余处,其中以赤木口(现在的三关口)尤为容易出入,由于时间长了这里的关口变得凋敝,使得虏寇轻松进入宁夏平原。”
  • 三边总制刘天和写《安夏录》的第二年,就把这里沿线的关隘和城墙都依次修复,可是,只有赤木口关不能稳固住,这都是因为这周边的山势平缓,并且又多不易联结,出口最宽处,可以百匹马齐头并进。南边的山低路又窄,可以通连两边,难以立要塞防守。在山麓上有古城墙,可是却摇摇欲坠,一碰就倒,并且这个地方都是砂砾地,缺水,想修筑城墙太难了。
  • 刘天和上奏朝廷得四万两白银用以修筑关隘,嘉靖十八年,都御史杨守礼就任宁夏巡抚,他巡边考察一番,从山麓到关口,命令人把周边的山崖和山谷都勘探一番,找到土壤多的地方有好几处。
  • “赤木口周边的山都大石头,可以直接用作修筑关隘的石料,省去打料的功夫。在离赤木口二十里的金塔墩有四个泉眼,可以制作水车来运输水到关隘,用以修筑城墙关隘,由都指挥吕仲良负责这个工作。这个赤木口关隘比宁夏镇的其它关都要牢固和重要,可谓是百年工程,保百年安全无忧,现在落成,(我)仔细参观修葺的慎重性,可能没有哪里的关隘能有它更详细们可以作为以后关隘的样板工程!”

嘉靖年间,是明朝的中后期的开始,此时的明朝已经日落西山,没有了当初吊打北方虏寇的那种实力,只能靠防御来对抗,宁夏作为九边重镇之一,是明朝北境前线,肩负着抵御虏寇的重任。在实力下降的情况下,修筑长城和关隘就成了最为简单有效的防御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赤木口关隘修筑的原因。

这篇《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写于嘉靖十九年关隘修筑完毕后,杨守礼率领宁夏镇一众文武官员前来劳军之际。这是宁夏镇的大事,因为虏寇穿越赤木口侵扰宁夏腹地已经成为常态,而关隘修筑完成,可以有效抵御虏寇的入侵。

只是没想到,将近五百年过去了,现在的赤木口(三关口)已经面目全非,可是,竟然还能成为“阻挡”今年宁夏19万中考生考高中的路,让人有些意外,这也说明宁夏的历史少有人知道,是时候宣传了!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