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庆日报
作者在北京工作室
近日,著名作家忽培元的长篇小说《同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同舟》是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重点推进作品。
《同舟》通过对六百年历史古村——同舟村十年巨变的讲述剖析,展示了乡村变迁的曲折过程和广大村民的心路历程。作品生动描写了以赵志强为代表的一群年轻人,挖掘历史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借助各方力量,以文化振兴为引领,带领全村人走向富裕幸福生活的全过程。这是作家忽培元记录家乡、礼赞故园的心血之作。
6月25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同舟》作者忽培元。
三个关键词牵引《同舟》
《同舟》是游子献给故乡的一个敬礼。
“如果要用三个关键词来谈我对《同舟》创作的一个感想,那么首先我想到的是牵挂,第二个词是情感,第三个词是信心。”《同舟》作者忽培元告诉本报记者,他出生在延安,在农村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基层水利干部,常年带着村民修渠建坝,工地在哪里,就把家搬到哪里。19岁那年,他到延安川口公社插队,这段经历进一步加强了他和农村、农民的紧密联系,铺就了他一生熟悉农村、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的情感底色。
所谓“牵挂”,忽培元在《同舟》后记中也讲到家乡是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是自己人生开步的地方,也是父母一辈子都念叨的地方,是自己经常过一段时期就想回去的地方。从母亲那里得来的和童年印象中的人和事,一直在记忆中活灵活现地浮现着。好像他不把这些记录下来就没尽到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牵挂催促着他,像风筝线一样绷得更紧。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忽培元开始产生要写一部全面深入客观,同时又具有前瞻性,反映故乡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长篇小说,这是创作《同舟》最初的一些想法。在此基础上,十年内,忽培元每年数次回到故乡,有意识地了解故乡,亲近乡亲们、亲近熟悉的村庄和周围的一些人和事,积累了大量素材。
第二个关键词“情感”是忽培元最珍视的,这对乡土、对农民、对自己成长走出来的土地,是非常自然、十分珍贵的情感,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讲,它是很难得、很珍贵的一种情愫。这种情感贯穿在他创作《同舟》的整个过程中,如燃烧的火焰。这种情感最终表达为一种爱,陪伴着作者在各种困难面前,从不动摇始终如一地朝着目标前进。
每一次创作都是一个新的攀登和突破,破茧的过程异常艰难。如果没有这种情感的存在和激励,忽培元在面对身体手术、三年疫情等诸多影响时很难坚持下来,这是助其坚持成书的重要动力源泉。
第三个关键词是“信心”。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未来。乡村这块板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中国发展的总体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信心巨大,部署正确,谋划长远。基于这样的判断,忽培元对中国乡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同舟》这部书看起来是书写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实际上它从内涵上已经大大地突破了这个范畴,所揭示的社会面和对农村辐射作用,远远超越了乡村题材。忽培元表示:“如果没有现代农业技术、现代文明的渗透、现代理念的介入,不造就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那么乡村的发展势必是一句空谈。”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要力量还是当代青年。”忽培元坦言,最能干事的时候,最有创造活力的时候,就是青年时期。翻阅《同舟》,读者会感到最为欣喜的是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这是乡村振兴中最活跃的因子、最重要的因素,他们充满活力,为乡村未来发展蓄满后劲儿。
“这是我认为《同舟》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对于整个中国发展最重要的一种启示和讲当代中国故事最重要的范例。”忽培元欣慰地说道。
农村三部曲联袂《同舟》
“《同舟》书籍封面设计采用了陕西关中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社火形象,这也在书中多次描述到。同时在作品的结构方式上也做了一些探索,用双线结构的方式,把基层和县乡两条线推进有机融合,使作品结构上更严谨,故事推进既从容不迫,又不显得冗长。”忽培元说。
“总的来讲,这个作品的语言方面地域性非常强,是典型的关中东府方言区语言,经普通话后呈现出来,北方读者看起来很亲切,南方读者读起来也会感到很新鲜,是一种从方言到文学语汇的探索。”
如果说《乡村第一书记》相对侧重于脱贫攻坚这样的一个时代话题,那么《同舟》主要是着眼于中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型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本书充满现代意味,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阅读《同舟》,读者会感觉到充满现代的气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呈现出一个新型乡村的发展样板。如果《乡村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的样板,《同舟》应该是更新意义上的范式。这两部书和之前的“三农”题材长篇作品《雪祭》组成乡村题材三部曲,成为一个系列。三部曲,改革开放30年,反映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以后20年的乡村发展进程中新的矛盾和困惑、发展和进步,塑造了不同时期县乡村党员干部形象。
有一个关于文艺事业的发问:文学艺术究竟应当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忽培元认为,答案是清晰可见的: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在忽培元看来,“我写作的出发点立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真实状况、内心诉求,脚踏实地地写作,而不是不切实际、流于表面地去写一些浮华的东西。我想作家应当有这样的追求和自觉。时代在这里激流奔涌,文学更应当在这里发出具有感召力的响亮声音,写出平实故事下的思想潜流。”
谈到曾经工作过的大庆,忽培元认为,“大庆的三农问题,我关注的同时也是了解的。《同舟》所呈现的农村现实、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未来状况,也是大庆现状和未来的一种呈现,大庆读者读起来也会感到亲切。北方农业有很大共性,我希望这部书能够在大庆的三农问题发展推进过程中,对解决现实矛盾起到助推和启示作用,这也是我的初衷。”
浓浓的深情托举《同舟》
每次回到故乡,走在那穿越田野的自行车红色赛道上,面对阳光下的一张张笑脸,忽培元都深切感受到农民在爬坡,农村在前进,农业在发展。
《同舟》是一部厚重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作家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系统思考,随时间展开书写乡村以及人物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发展轨迹,紧扣时代主题。作者具有扎实的乡村日常经验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描摹有时代特色的人情人性,生动多维,立体化塑造众多人物,特别是新时期年轻共产党员形象和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寄望对美好生活的进步与追求。
众多业内专家对本书给出了极高评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作者以村庄为切口全面展示新时代乡村生态,把控精准,节奏适当,书写有温度有力度,是一部扎实丰富、稳健厚重的现实主义力作。
阅读《同舟》,《民族文学研究》原主编包明德被深深感动,“作品源于生活的故事,源于作者的体验和积累。全篇充满了美感,精神饱满,情感荡漾,叙述流畅,一气呵成,蕴含着对乡村的满满正能量与情感。”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认真细致地阅读了小说,“作者打磨出文学精品,对乡村振兴题材小说进行了独特性创造。”
忽培元表示,一路走来,无论干什么,生活在哪里,情感都是和农民兄弟紧紧维系在一起。生命的脐带,一直没有断离养育自己的土地和人群。心目中的乡村,像一条船,永远在风浪中搏击。
他说,“同舟”正是书中村庄的名称。同舟村就像停泊在黄河岸边的一艘古老渡船,在新时代发展理念东风的鼓动下,重新扬帆远航。《同舟》正是取“同舟共济”之意。作家与乡村,亦即作家与时代,永远同呼吸、共命运。他将创作出更多不负读者、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
忽培元,祖籍陕西大荔,1955年生于延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国务院参事。
主要作品有:文学传记《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耕耘者——修军评传》《百年糊涂——郑板桥传》《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刘志丹将军》《谢子长评传》《阎红彦将军传》等;长篇小说《雪祭》《神湖》《老腔》《乡村第一书记》;中篇小说集《青春纪事》《家风》,中短篇小说集《土炕情话》;散文集《延安记忆》《人生感悟》《毛头柳记》《大庆赋·铁人铭》《地耳集》《生命藤》《京密河札记》《秦柏风骨》《山秀珍》《义耕堂笔记》;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和诗集《北斗》《开悟集》等。
《群山》《耕耘者——修军评传》分别获第一届、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长篇)。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获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乡村第一书记》改编电视剧《花开山乡》在央视一套热播。(记者 孟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