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随手买了几本绘本,看完以后大为震撼,不得不感慨,为了卖书,编辑已经走火入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这本遭到反转暴击的。

这本《小安没有马》意外好看,是那种值得反复看的好看。不仅插画漂亮,故事也十分细腻,表达出一种复杂而纤细的情感。在一众功能性绘本里,这种稀缺内容显得格外珍贵。

故事讲的是,小男孩小安,总是说家里有一匹白色的马。但是作为同桌的小艾却不相信,因为通过她的观察,她觉得,小安家根本没有能力养一匹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终于有一天,当小安再次和同学说家里有一匹白色的马的时候,小艾大声戳穿小安,并指责他在说谎。人群中的小安露出了难过的神情。

晚上,妈妈带着小艾来到小安家,这是一处相较于小艾家较为贫困的居民区,很显然,住在这里小安不可能养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小艾走近小安,并且看到小安善意的笑容的时候,小艾开始愿意相信,虽然小安的确没有马,但生活在这里的小安是最有想象力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不仅小安可以有一匹白色的马,而且,小艾也有了一匹白色的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最精彩也是最难理解的就是小艾对小安态度的转变。为了测试孩子对内容的理解,我特意与我家老二(10岁)一起读的。

在前面部分,老二非常能够理解情节发展,小艾对小安的怀疑,以及小艾对小安谎言的戳穿,这些都是孩子们最能理解的属于他们生活经验的部分。所以在阅读前面部分的时候,老二还会在一旁表演似的进行他的附和。然而到了故事的转折,小艾到了小安家,娃的声音不见了,转而是紧盯着书,注视着情节超出他经验的发展。

为什么小艾会改变对小安的态度?这是这本书给娃带来的最有价值的部分。一般的故事教给孩子的总是善恶分明,不能说慌,要善良,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人类情感或者品德要求。然而真正的人生其实有着更复杂的情感与善恶观,这是我最希望孩子能够在绘本与儿童文学里看到的。

小安没有马,小安的确在撒谎。然而一个谎言在没有影响任何人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人的接受程度其实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个谎言。而且,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这是否是个谎言呢?

小艾态度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比起让小安难堪,小安的笑容更让她感到舒服,我们作为人类,本能地并不愿意伤害到别人。另一方面,就算没有真的马,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匹想象中的马呢?

小艾接受了小安,对于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谎言,或许一起做梦更会让人感到快乐。这本书给出了一个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价值与道德判断,一个不是非黑即白的讨论,一个感性超出理性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的讲解下,老二也能慢慢理解了。当小安的白马通过作者艺术性的呈现方式浮现在花草之中时,无论是来自视觉上还是心灵上的冲击,这种善意的视角都会成为孩子一种新的看待问题选择。

在我看来,多样性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它能够帮助读者感受到超出生活经验的体验。能够共情更多更复杂的情感,就越不会变成一个极端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么好的一本绘本,我听说,再版时改名字了。这如果是一道高考阅读理解题目,这个新改的书名《想象是我的超能力》一定被打零分。虽然故事中,小艾最后觉得小安是最有想象力的人,但是这个故事主题显然不在于此。

故事最后和解的关键,并不是因为小安的想象力,而是因为小艾在极致的是非观与人与人的善意理解上重新做了选择,也只有小艾先做出改变,她才能感受到小安的想象力。

虽然旧版腰封说“同理心”稍显粗糙,但大体方向还是对的,而新版把故事题眼放到想象力上,已经错得过于离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问题的还有这本《爸爸妈妈为什么总管我?》。

买这本书完全出于好奇。以我对这位作者的了解,她是不怎么可能写这个题目的,无论是作者的绘画风格(温暖小清新),还是这个封面图(笑着爬树的孩子),都与这个书名气质不符。

果然,原书书名直译是《小芽》。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故事大部分都在讲父母是如何像园丁一样照顾呵护与支持孩子的。所以与园丁相对,孩子自然就是小芽。这个书名与内容紧扣,有寓意,也有一定的文学性。

而这个中文译名,已经完全抛弃了文学性与美好寓意,将故事性完全扒开,像一个功能机器一样去命名它。虽然这个书名不像前面那本错得离谱,至少还是与内容相符,只是,一个本来温馨向的故事被冠上这个书名,一下子变得像吃了洗洁精一样的倒胃口。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虽然在出版文学作品,但是我们已经扔掉了文学性与艺术性,我们脑子里只有怎么才能好卖,怎么才能下单。这就好像,本来我们要治病救人才卖药给病人,而如今,我们为了卖药,硬生生给没病的人找出很多病,造出更多的药,然后硬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这本书,一本轻松幽默的功能绘本,书还不错,功能点在于降低孩子对屎尿屁的羞耻感,却被我们的编辑宣传成了“对提高语文成绩有用”,我看到这条宣传语的第一反应是:这是疯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特意买了这绘本,就想看看到底有什么谐音梗,到底怎么帮助语文学习的,但翻下来根本没有啊,没有底线到了虚假宣传的程度。

今早读了这篇《》后,极度不适,令人窒息。文里讲直播卖书,编辑不知道书卖给了谁,也不关心到底有没有卖给需要那本书的人。因为“这是一个过于奢侈的问题”。

我们总是有各种理由做这些“事与愿违”“迫不得已”的事,只是出版如今沦落至此,如果还要说我们都是受害者,我们只想活下去,我们别无选择……我真觉得有点儿不要脸了。

路都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啊,怎么可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当我们已经背叛作品都无所谓时,已经开始毫不介意虚假宣传时,已经谄媚地给卖书人抽成远多于作者版税时,属于出版的信仰早就坍塌了呀。你卖的哪里还是书,在你心里早就是些令人生厌的烂纸而已了啊。

求放过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