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春节习俗话旧之二

屈仁声

#图文夏日征集令#除夕夜的户外也十分热闹。这一夜无论大街小巷都是灯火通明。卖发糕的小贩各处皆是,“发糕、发糕,越发越高”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通宵不断。购糕者接连不断,买卖活跃,构成宜昌一独有风景。走街穿巷的还有各商号递送“拜年帖子”的夜行者。他们是店员和学徒,手携标有自家商号招牌的“号灯”,连夜到各往来户上门投贴,借此拉拢来年的生意买卖。投帖要注意方式,只能从大门缝里投进,不可叫门,否则是“破门伤财”。有些人家第二天要收一大堆帖子。帖子大多制作得很精美,红底黑字或烫金字,上有本家商号名及贺年词,多为“恭贺新禧”之类,也有如茶庄的帖子上印有“陆陆遗风”4字。两“陆”是陆羽和陆游,二人为唐宋著名学者,他们曾先后游历过宜昌西陵峡,饮茶并著文。

20世纪30年代以前,宜昌还有城墙。从除夕到初三这三天夜不闭城,叫做“金吾不禁”。不关城门,城内城外的交通方便了,更增加了新年的热闹气氛。1930年拆城墙修马路,城内城外连成一片。到了大年这三天,富人重视过年,穷人也要设法过年。俗话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年初一,人们换上了新衣裳,表示新的一年开始。凌晨,打开大门,让那块靠在门上的“金块财”倒向门内来。向神位祭拜以后,再放一挂长鞭表示“开门进财、新年迈进门”。此时屋外似亮非亮,家人在鞭炮声中走出户外,观天看星,称其为“出天星”(有的称“出天行”)。回到屋里向长辈拜年,接着便要“出行”,说是“出行大吉”。由当家人行之,最多带半大的男孩。吉日良辰出行也有讲究,先要查看一下当年的皇历本,朝何方大吉大利,如系东南方,便先向此方而行,最终到庙宇去敬神拜佛。宜昌城里人多去大南门关帝楼,踏石阶登楼称为“步步高升”,向关公塑像敬香烧纸叩拜。

初一到初三,人们春面喜色、笑逐颜开,到处都是“拜年”声。宜昌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说。在家庭下辈对上辈拜年,出了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互相拜年。随去拜年小孩可得到“打发钱”。三天内妇女要守在屋里,出门拜年与她们无缘。招待上门的拜年客人,常用麻叶、米花和红枣冲泡的一种甜茶,名叫“元宝茶”,麻叶色黄谓之“散金”,米花色白谓之“碎银”,说是“散金碎银得元宝”也。三天年里,话都要拣好的说,注意禁口,不说死、倒哒、泼哒、破哒、赔、亏、赊、背时等字眼。连“死”的谐音“史”也不能说,有意思的是人们将“史先生”改呼为“何先生”;对姓“佘”者忌“赊”音,“赊”与“蛇”谐音,“蛇”又称“长虫”,因而将“佘婆婆”改呼为“长婆婆”,取“长命富贵”之意;“赊”与“舌”亦为谐音,菜肴中的“舌头”便要改呼为“赚头”。但小孩却忌讳不了,墙上就有了“百无禁忌”和“不忌童言”之语的红纸贴。若有小孩子打破瓷器,大人用吉利之言打圆:“瓷器落地、买田置地”;打碎碗碟,则连声说:“岁岁(碎碎)平安”、“打发打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家在年节期间也有一些吉祥语言文字。如将“招财进宝”、“财源茂盛”、“生意兴隆”和“一本万利”等字帖贴在店堂各处。在财神爷像下的香座(多用斗或升等容器内装米或包谷)上贴有连体字“黄金万两”。帐房先生也要图个吉利写几句话,贴在钱柜上的就写“钱笼引进”,贴在帐房里的一般写“新春开笔,笔上生花,花开结果,果然发财”。

有的人家年前办过丧事,成为“孝家”。年节期间,孝家楹联是.用蓝纸白水粉写成:“守我堂前三载服,不知门外四时春”,横幅是“春在邻家”。孝子正月初一至初三不出门,头戴青布白顶珠瓜皮帽,身着灰布棉袍外套青布马褂,守坐蓝烛闪烁的灵前,以表孝道、哀思。

宜昌人常说的叫花子也有三天年,其实宜昌的叫花子何尝只有三天年?早在腊月初八一过,叫花子便忙碌起来。他们的乞讨在这段时间往往最能奏效,于是便生出一些花样。最常见的是腰扎黄草绳、头戴红纸花、肩担两捆竹枝(中间用红纸腰缠),上门边讨边唱,唱词是:“满满一担财(柴),挑到贵府(若是商店改称“宝号”)来,左转(赚)左发财,右转(赚)右发财,此财不是非分财,王母娘娘所栽,张果老砍下来,恭喜老板大发财。”唱毕便索要“打发钱”。还有一种打赤膊的乞丐,他的手中端着一碗黄泥浆,一边用泥浆不断地在脸上身上涂抹(以表示他不怕冷),一边念念有辞:“泥神道(到),泥神道(到),轰轰三大炮,看你热闹不热闹,老板生意真热闹”,并伸手叫“讨打发!”初一叫花子也来拜年,吆喝:“财门大打开,元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元宝堆满屋”。此外还有玩猴耍狗的,敲锣打鼓的,唱戏卖艺的。新春上门,不论是到了谁家,多少总要打发打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宜昌有人艺社、长乐、合记、新新等剧场,40年代有胜利、国光、乐安、民乐等剧场,上演平剧(京剧)、汉剧、楚剧、川剧。那时的戏班子同其他民众一样也得过个年。但必须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以后(二十四日或向后延几天),作年前最后一场演出。演毕“封箱”,即将戏装衣箱关好贴上封条,谓之“封箱大吉”。根据大戏班(龙虎班)、小戏班(草台班)的不同情况,停演三五天不等。到正月初一再“开箱大吉”,上演应节戏。开场戏前一般都要“跳加宫”,谓之“天官赐福”。台下希望升官发财的官吏、商人少不了给些赏钱。剧目自然也是挑选吉利、热闹的戏演,例如《龙凤呈祥》、《鸿鸾禧》、《将相和》、《红鬃烈马》、《大破东平府》、《十八罗汉斗悟空》等等。为了逗趣,还演点反串戏,就是旦角扮演生角,生角又演旦角等,无非引人发笑,增添节日情趣。

还有宜昌民间说书艺人,自诩“滑稽公司”经理的傅连笑(绰号傅瞎子),从正月初一开始,逐日上街讲用《三字经》改编的《小纲鉴》,开篇是“人之初”,初二自然是“性本善”······讲述“尊老爱幼以敬为乐,居家理财以俭为本”,云云。他说书亦庄亦谐、妙语联珠,令那些在桌面上吃腻了大荤的人们所喜欢。

宜昌人过三天年,渣滓堆在屋内,称为“财宝堆积如山”、“关门守财”、“财喜盈门”;不向外泼水,称为“财不外流”。初三傍晚开始做清洁,把存放在屋内的渣滓清扫出去,在大门口摆上香案,祭祀鸣鞭后,取下门前悬挂的柏枝“年宝”,当街烧掉,这个过程称为“送年”。至此,三天内不做新鲜饭,不动刀、剪、针,不往外泼水等禁忌均告解除。妇女们解忌后第一件事是拿剪刀、针线缝裤、袜,说是“要得富,先做裤”,“要得发,先做袜”。

初四(有的早到初二)至十五是访亲会友的时间,人群间的应酬往来多在这十几天里进行。如宴请谓之“请春客”、“吃春酒”。春酒宴上的主菜是一盘酥皮嫩馅、香软可口的“春卷”,寓意着春天已经到来,言之“春临大地”、“春意盎然”。春卷里除裹有腊肉(素席不裹)、冬笋、豆干外,必配韭菜。“韭”与“九”、“久”同音,九为数之极,引申为富贵长久、久久长寿。春酒宴向亲朋好友或生意上的往来户发出请帖,视家境办一桌至数桌不等。家境好的请厨子师傅上门在家中包席,也有在餐馆、寺庙里举办的。有些较富足或有名望的家庭,把春酒宴办在郊外的东山寺、镇镜山庙里,供上花色多样的素食。在春风拂面的山上,饮春酒,吃春卷,观赏大自然春色,又是一番情趣。

工商业户初四至初六期间要召集一次全店伙友聚餐“说话”,在席间决定店伙的去留。如果有一店伙,被请坐上席,则意味着此人即将被辞退,此人自当知趣,不须老板明言,自卷铺盖另行谋职。倘若老板不打算在年内辞退任何人,也会席前声明,要“大家随便坐,还要麻烦各位今年再辛苦一年!”于是,皆大欢喜,席上顿时觥筹交错,尽欢而散。

正月初五为“破五日”,亦为“米生日”,说是米神的生日,不得用米做新鲜饭;初七为“瞳人日”,说是眼神的生日,不可以拿针。这两天都要在家上香焚纸敬神。不过,这些禁忌和祭祀到30年代市民们已经淡然。

正月初九,民间称为“上九日”。说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头天(初八)晚上要为其祝寿,在家里点香烛,烧黄表,祭祀叩拜,吃宜昌人称的“鸳鸯八”(即正月初八对醪糟汤圆的称谓)。初九也是个佛教的节日,宜昌人的习俗是到各寺庙上香游庙会。事实上春节期内,佛寺香火即已不断,但以此日为最旺。各大商店也多数选择这一天开门营业。

“上九”赴各寺庙上香的人群络绎不绝,个个身背黄色香袋,携家带眷,在佛像前顶礼膜拜,状极虔诚。更有一些至诚的殷实户,远到120里开外当阳县境内的玉泉寺,往返一趟要2至3天。玉泉寺为佛教一大丛林,市民把“朝玉泉”看得很神圣。去者多为青壮年男子,行前斋戒3日,初八这天穿草鞋步行(也有少数骑马的)赶到玉泉寺,初九凌晨起床争上头炷香。回家后全家人以素食为其接风,此后方可开斋。

伴随“上九”庙会,各庙内外临时形成集市,佛事用品及各种货物都可在此买卖,摊贩罗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有一帮民间艺人在此搭场演出,大者如跑马卖解(即杂技和马戏),小者如木偶戏和西洋镜,也都汇聚于此。更有捏面人、吹糖人和滴糖人等杂于其间,大受儿童欢迎。但宜昌仅有少数寺庙如古佛寺、东山寺和慈云寺庙门外宽敞,而其他庙比较狭窄。只有每年长江枯水季节宽阔的沙滩上,一些商贩和民间艺人临时搭建棚屋形成街市的河边场,倒是一块绝妙的好处所。此日此地,人群熙熙攘攘,盛况空前。

上庙逛会的人中,数一班老年妇人和青年女子格外虔诚。她们不仅烧香作揖、叩头跪拜,有时还要求签祈福。如得上上签条,便用发夹将其夹在芭芭髻上,招摇过市。

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正名“上元日”,是春节中最后的一个节日。元宵节,家家户户要吃“元宵”,元宵即是汤圆在是日的特别称呼。宜昌新年期间,各种馅心的汤圆皆由各家自做,馅有红糖、白糖、桂花、玫瑰、豆沙、糖拌芝麻、糖拌核桃等,全家老小都要美美地吃上一碗“元宵”。特别是一些人家盼望子女者,分明家中“元宵”齐备,却偏要跑到别人家去“偷”一碗回家来吃。也有将汤圆做成“毛果团子”的,内馅为盐菜、笋子、腊肉丁,外层点上状元红,蒸熟上桌,香气扑鼻,引人食欲大增。

是日,民间各种灯艺百戏杂陈,至晚达到高潮,故元宵节又称“灯节”。民谚曰:“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即此。宜昌城市里元宵灯会的热闹景象,比其他同类城市更有胜之。

灯会中的灯赛,由各家各户自行筹备。这也是彩扎业生意兴隆时期,制作的彩灯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争奇斗艳,各逞手艺。宜昌大街小巷各户人家在大门外挂有各式彩灯。商家和殷实户门上的走马灯,年年都有新招,雇高明的彩扎匠扎成,做得复杂高档的往往要花银圆数十甚至上百元之巨。有些大户人家门前挂的走马灯达4个之多。各走马灯上的图画,五彩缤纷,自有妙笔生花之作。除常见的图画有花鸟鱼虫、山川景色、官宦仕女外,更有令人喜于驻足观赏的民间传说故事-哪吒闹海、大闹天空、大战长坂坡、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刘海砍樵、天仙配等。高档的走马灯不仅中间的画面转动,画面上制作的人物及肢体也能活动。如“唐僧取经”画面上师徒4人及白马,“古城会”画面上张飞擂鼓、关羽举刀与蔡阳交战等,皆有各自的连贯动作,变幻得活灵活现。还有一种较廉价的小型走马灯,叫“和尚戴帽子”,转动起来两个和尚相互作揖鞠躬,一顶僧帽在头上换来换去,十分有趣。

不论贫富,各家屋内都要悬挂制作得很精巧华丽的宫灯。宜昌又将宫灯称为“绷灯”,一般的由红羽纱,贵重的由绸缎、绫锦,内用木骨架绷成,上部4翘角为涂金龙头并悬吊红须。普通家庭挂4个,大家庭堂厅屋也可挂8个。除挂灯外,桌上也供灯,堂屋桌上就供一对工艺精湛摆设高雅的琉璃灯。各房各室黑暗角落遍插点燃的小蜡烛,说是“照白蚂蚁、照黄蚂蚁”,使全屋光明一片。

走出家门,小孩提灯嬉戏,最常见者有手上提的红亮筐、金鱼灯、鼓儿灯,有4个小滚轮拖着走的玉兔灯、鲤鱼灯,还有分系在身前身后的竹马灯。十五月圆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华灯初上时,大家拥上大街观灯,一时车水马龙,如百舸争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月十三至十五日,宜昌城里各路花灯队纷至沓来。每支花灯队有百人以上,是由城里各同业公会、各同乡会、各码头组成,也有从郊区农村来的。花灯队开道的是10至20人举着各种彩扎纸灯,动物灯有鲤鱼、虾子、螃蟹之类,人物灯有八仙、济公、西施、七仙女等。除主体是龙灯、狮子外,根据各队的实力不同,有身着戏剧彩服,化妆成各种脸谱的“踩高跷”队伍,或是唐僧四众,或是过海八仙,或是封神人物,或是三国英杰。以及采莲船、蚌壳精、车子灯、打莲湘(唱花鼓子调)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花灯队一路上有1至2套民族乐器吹吹打打,遇沿街的东道主鸣鞭接灯,便开始表演。全城热闹非凡,至十五日深夜,方尽兴而归。

龙灯是灯节中最重要的一项。先定做好龙头龙尾,正月十三日到彩扎店鸣鞭“迎头”,取回龙灯。龙身少则9节,长龙有多至19节者,人舞一节。由舞龙头者带领,“龙灯没有巧,只要龙头玩得好”,只见龙身龙尾随着龙头上下飞舞,蔚为壮观。也有几条龙灯商议联袂行进,花样翻新地玩双龙抢珠、三龙抢珠,让观众一饱眼福。龙舞演毕后,东道主赏给丈余长大红布,系于龙头上。观看龙灯舞的人常常拥挤到水泄不通的地步,时有妇人抱小儿在龙灯身下穿闪而过,以祈求免疫避灾,是宜昌龙灯舞中的特有现象。

舞龙是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特别是一种名为“火龙”的,表演起来惊险有加。火龙以火见长,宜昌人又称其为“烧龙”,龙身不加彩衣而遍缠麻布。起舞时舞龙人头缠红巾、个个赤膊、举着火龙飞闪腾跳。只见持“捧火”者甩洒易燃粉使火光跳跃,伴之花炮迸放,各色火焰、火花与健壮人体交汇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有人将鞭炮丢向舞龙人上身,而舞龙人则无畏缩退让的。30年代以四川旅宜同乡会舞的“火龙”最为著名,舞龙头者为四川人常胖子。舞龙到高潮时,遇有人放鞭向他甩来,他用赤身抵挡,其惊人表演博得掌声叫好。

狮子舞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武技表演活动。舞狮时由二人合作,披挂锦毛狮皮,下身着黄灯笼裤,打红绑腿,脚穿红缨球麻鞋,分别操持狮头狮尾,一路上摇头摆尾,抖擞威武。遇有东道主已将舞狮登高的方桌备齐,用鞭炮迎接,狮舞就此表演。宜昌舞狮人中的技艺高超者,由平地演上高空,方桌依次搭高5张、7张不等,最高者可叠到9张,最上一张翻置,桌腿向上。这种摆桌方式称为“一炷香”。舞狮人踏步而上,进退盘旋,时时保持平衡和步调一致,登顶取红(悬于上面的一段赏赐大红布)。更有甚者,在顶层四“狮”脚对四桌脚,舞到极兴奋时,舞狮头者骑在舞狮尾者脖子上,舞狮尾者单脚立于一只桌脚上。适有东道主在街旁楼上伸出竹竿,竿头挑有装钱40至80元不等的红包,上书“四季发财”。狮子摆头用嘴咬着红包,顿时鞭炮声、锣鼓声、呐喊声、喝彩声响成一片。还有登峰造极者将方桌21张摆成金字塔形,舞狮“登高探空”,气势不凡,围观者数以千计。

正月十五的灯谜会,不同于街头的热闹场面,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文雅活动。灯谜主持人多为宿儒雅士,门前至厅堂多悬彩灯。灯上书写各种妙趣横生的谜语,猜中者薄给奖赏,以示鼓励。王步点老先生在宜昌为灯谜会主持人中的翘楚,他的灯谜,在万家灯火的城市里格外引人注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