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人性的9大心理效应,管人、用人、识人必备!

一切管理行动,说到底都要跟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打交道。

心理学,可以说的管理学的近亲,甚至是管理学的“奶妈”,为管理者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基础。

所以说,不懂心理学,你怎么带团队?

在管理学中,有许多化繁为简的心理定律,非常形象传神,得到了大量实践的印证。

理解这些定律,让你在潜移默化中,轻松掌握带团队需要的心理学“套路”。

悟透下面9大心理效应,让你瞬间读懂人性,迅速提升你的管理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效应1:破窗效应

1、什么是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指的是在一个区域内存在的破窗和破损的建筑物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破坏和犯罪行为。

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

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这些,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2、破窗效应与管理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中,破窗效应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管理中的重要教训,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问题和维护秩序。

破窗效应的一个关键教训是问题应该及时解决。

如果一个企业中出现了小的问题或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们可能会像破窗一样成为更大问题的导火索。

它看起来,可能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只有你去“小题大做”了,积极回应和解决问题,才能防止有人效仿,以避免问题蔓延并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效应2:稀释定律

1、什么是稀释定律

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责任稀释”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2、稀释定律与管理的关系

责任稀释定律在现实中普遍存在。有专家发现:如果一个人在大街上被追杀,如果他向周围的人喊救命,结果是:周围的人越多,此人获救的机会越小。

这与我们的常识相反:我们的常识可能认为,周围的人越多,此人获救的机会就越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越多,每个人越感到这件事与己无关,总有一种“我不去救,让别人去救”的心理。

相反,如果被追杀者只向某一个人求救,比如他抓住任何一个身边的人:“我被坏人追杀,请救救我!”那么他可能会得到帮助。

因为被他请求的这个人没办法推卸责任,如果这个人见死不救,可能会自责、内疚一辈子。

所以做领导的一定要懂得“责任稀释定律”,千万别认为人越多,问题越容易被解决掉。

问题只有分解到个人,才会被解决。

做领导的必须认识到:如果你做领导的认为,重要的事=大家做,大家做=人人做;那么到了员工那里就会被解读成,大家做=别人做,别人做=我不做。

结果就是,大家做=没人做!

上面讲的“共同负责”是大家都不负责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家都来管,大家都来负责。这两种情况加在一起就是“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都来管”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乱执行,有好处大家抢着去做,没有好处,大家都往外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效应3:酒与污水效应

1、什么是酒与污水效应

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但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在一个组织中,要及时发现坏的组员,并能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将其处理掉,或者一旦发现就要将其清理出去,而不要犹豫,否则会对整个组织带来非常大的破坏性的影响。

2、酒与污水效应与管理的关系

在企业中,总难免会有污水,而污水又总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掌握酒与污水的冲突与协调的技巧。

酒和污水在一个组织中也存在着相互博弈的过程。

发现人才、善用人才,在人才大战中占得先机,是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码,而有效运

用酒和污水定律,则是组织一个高效团队的最佳途径。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就是对团体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筛选,剔除具有破坏力“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标,这就是人才的运作。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就是个人的集合体,企业的整体效率取决于其内部每个人的行为,这就要求这个集合体内的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效能,以保持团队的整体步调一致,动作协调。

尽管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只要找到合适的最佳途径,就能顺利扬起企业的奋进之帆。

效应4:踢猫效应

1、什么是踢猫效应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2、踢猫效应与管理的关系

董事长对某件事不满,骂了总经理一顿。

总经理也很不爽,把总监叫过来一顿指责。

总监也很委屈,心下不爽,把主管喊来批评发泄。

主管莫名其妙挨批,拉着路过的基层员工就骂。

员工带着满肚子气无处发泄,结果对待客户时也没有好情绪,最终客户跟竞争对手签订了合同!

“踢猫效应”,就是对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这个定律所反映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管理者每天处理的工作繁多,很多工作都是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候难免会因为进展不顺利而有一些负面的情绪。

但是,管理者一定要学会情绪管理,不要对团队成员发泄自己的情绪,以免把负面情绪传染给整个团队,使得团队被坏情绪所困扰而无心工作,避免因“踢猫效应”阻碍项目往下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