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2大方法:时间“四象限法”、GTD工作法!

为什么很多管理者会经常感觉很焦虑?

工作时,会议、报表、事务性工作把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既要帮下属做指导,又要面对上级的压力,还要应酬外围的客户……

每天忙里忙外,感觉分身乏术,时间根本不够用。

可回过头发现,忙了一整天,什么成果都没有,好像也没做成任何有价值或有意义的事。

这就导致自己对工作和生活尤其焦虑。

之所以出现这种忙得焦头烂额,压力山大,还毫无成果的现象,说白了就是因为你缺乏时间管理。

压力不是来自事务本身,而是任务在大脑中混乱而造成心理焦虑和抵触。

我们需要的是清理大脑中的事务,将他们更有条理地梳理出来,并制定每一步的行动计划,全力以赴做好所有的事情。

那接下来,给大家分享2个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一个方法:"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1:什么是“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意思是指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的划分有利于我们对时间进行深刻的认识及有效的管理。(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立即去做

比如,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财务危机等等,都是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必须马上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象限其实是一个雷区,代表着危机,进入的次数越少越好。

但是,第一象限80%的事情来自于第二象限没有被处理好的事情。

而且,我们会经常误判,总是忙于处理很多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需要区分对待。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计划去做

比如,员工培训,人脉关系,企业文化,预防措施等等,都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需要按照计划实施。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投入在第二象限上,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寻找资源,实施,反馈,调整,完成,复盘。做好了第二象限,第一象限就无从产生。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授权去做

我们经常为第三象限的工作疲于奔命,比如,接打电话,部门会议,突然访客,同事帮忙等等,紧急的声音经常让我们会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的错觉,其实不过是满足别人的期望与标准。

而且,主管们经常会觉得自己快忙死了,手下却在优哉游哉闲聊打游戏,所以,你应该明确职责边界,授权去做,或者坚决但不生硬的拒绝。

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尽量不做

这是一个缓冲的象限,我们不可能每一天每一小时都和打了鸡血似的,所以身心疲惫的时候,看看电视,发会呆,和朋友吃吃饭聊聊天啊,调整、放空一下自己,很正常。

但是,如果我们沉迷于第四象限,就是浪费生命,浑浑噩噩、不务正业,最终会一无所获。

综上所述,作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务必要遵守以下7条法则:

①:根据价值判断工作事项的重要程度;

②:根据时间期限判断工作事项的紧急程度;

③:将待办的所有事项,按照重要和紧急与否划分归类四象限;

④:事项处理优先顺序:重要而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

⑤:制定目标和计划,集中时间和精力处理第二象限的事项,避免其升入第一象限;

⑥:明确职责边界,

授权或拒绝,走出第三象限;

⑦:第四象限用作调整缓冲,不可整天沉迷此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四象限的不同处理原则

第一象限:马上做

此项事情,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紧迫性,要求集中一切力量,立即亲手解决。

第二象限:计划做

此项事情,重要不紧急,需要设立计划开始和完成日期,然后按照时间计划逐项、逐点落实,确保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充足时间。

这个象限的工作是我们应该着重去处理的,当我们把二象性的事情做好后,第一象限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