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有一项神秘的的技艺在此传承。它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十分稀少,在历史上一度险些失传。

然而即便如此,老师傅在进行传人的选拔时,还是万分严格、精细入微,甚至连学徒的手汗酸不酸都要纳入考量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门技术?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和价值?为什么还要进行“查手汗”这样令人难解的步骤?

要想了解这一切,就让我们走“乌铜走银”,看看这门神奇的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祸得福,一次意外铸就特殊技艺

因祸得福,一次意外铸就特殊技艺

乌铜走银是一门工匠技艺,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朝雍正年间。

此项技艺并非研究而成,而是出自一次“意外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云南石屏县有一位姓岳的铜器匠师,在和往常一样打制铜器时,无意间将自己佩戴的金戒指掉入了融化的铜液中。

岳师傅懊悔不已——这金戒指可价值不菲呀!而且金和铜混在一起,这成品也会有瑕疵,实在是一次重大失误。岳师傅越想越恼火,干脆扔下工作径直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次小小的意外,竟为岳师傅带来了天大的惊喜:当他第二天重新面对这片“烂摊子”时,竟意外地发现,阳光照映之下,铜器竟显现出耀眼迷人的金色纹理。

岳师傅大为惊奇,仔细研究之后,确认是金戒指在此起了关键作用。他为眼前的效果无比痴迷,进行了长久的钻研和实验,最终在此基础上琢磨出了“乌铜走银”的技艺。

不过,用金子雕琢的成本实在太高,岳师傅便改用了银线,将其镶嵌于乌铜之上,便可在器具表面打造黑白分明、光彩夺目的美丽纹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乌铜走银以一项独特的金属工艺之名降临世间,300多年来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清末民初时期,其制品更是风靡一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行家淘客都为此疯狂,岳家门前顾客络绎不绝,就连外界拙劣的仿制品都有很大的市场。

学习难,传承难

学习难,传承难

说回三百年前,当时的岳师傅亦对自己的“发明”颇为自得、爱惜无比,为了保证乌铜走银能被一以贯之地传承下去,他立了一条规矩: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

这下,外人肯定是摸不到该技艺的门道了,可若是自己人有个三长两短,这门手艺不就失传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岳师傅偏执地希望乌铜走银能掌握在自家人手里,他甚至只在晚上做工,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偷窥他的技艺。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意外的降临,这门技艺在经过好几代的传承之后,最终还是步入了岌岌可危的处境中——当时的岳家只剩下一人掌握乌铜走银,而家中已无人可传。最终,这位岳家人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将其传给了一位姓李的外族工匠。

后来岳家人的秘方彻底丢失,李师傅成了世间仅有的、掌握乌铜走银技艺的人,一旦他离世,这个手艺便会彻底绝于世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过后,李师傅收了一个名为金永才的学徒,决定让他未来继承这门手艺。

最初,金永才并未学到什么真本事,只是一直被李师傅差遣着做些杂活。这样的日子过了14年,1996年李师傅生病后,金永才突然被他叫到面前,接过了一张神秘的小纸条。

那张纸条上,正记载着乌铜走银的绝密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证技术不被泄露,金永才必须在十五分钟内记住纸上的一切信息,随后将其焚毁。

不识字的金永才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将文字在脑海中转变为图画,最终才顺利接过了这门技艺。

没过多久,李师傅便病重不起、溘然长逝了,金永才也成为了乌铜走银的唯一传人,直至今日,他都在钻研这门技术,并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升华。

大胆破规,发扬久远

大胆破规,发扬久远

金永才深知,在当今社会,如果一味固步自封,那么只会步岳师傅和李师傅几乎后继无人的后尘。

于是他在早期广收门徒,但真心想学这门手艺的人并不多,而且要想掌握乌铜走银,还必须必备一个先天特质:手汗必须是酸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要求看似匪夷所思,实则内中大有门道:只有手汗为酸性的人频繁擦拭器物表面后,器物才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呈现出深沉瑰丽的黑色,也就是“乌铜”的效果。

但手汗若为碱性,则会把铜器摸“红”,也就与此技艺无缘的。

所幸在央视对金永才的事迹进行报道后,乌铜走银在网络上爆红,不少对此深感兴趣的人慕名而来,真诚地想要从金永才这里接过衣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重重考验,金永才最终收下了12个徒弟,2024年时,又收下了16名徒弟。

这些徒弟均为匠人,他们和金永才一样,怀揣着对历史和传承的热爱,怀揣着对工艺的热枕,渴望能以自己的双手将美轮美奂的艺术品留于后世,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