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口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在英国,这或许标志着公共记忆对不平等的对华关系的一种重温高潮,或者说,这至少使人们重温了历史上中英关系的轮廓。然而,香港政权的交接毕竟只是一个瞬间,人们对香港早期历史以及后来历史的了解仍然相当肤浅。

最后一任香港总督登上最后一艘皇家游艇,黯然离开香港——这个画面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仿佛时空错乱,并没有给人留下多深刻的印象。况且总体而言,英国人对其帝国时代的历史印象,大多止于印度、非洲,或者是很多人并不知晓的一些其他的英语世界地区,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前英国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7月1日凌晨,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安娜号”驶离香港。

欧洲大陆各国的记忆里更是缺乏中国的位置。

德国的青岛租借地、上海法租界、比利时和意大利在天津的租借地鲜少在大学校园之外被提及,有的甚至是近年来才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冷战的来临,美国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读被蒙上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尽管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及其支持者在华的影响力大于其他西方列强。随着中国恢复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随着全球中国热日渐升温,这一切必将成为纯粹的历史,成为外国人眼中尘封的历史。当今中国和未来中国成为人们真正的关注点,而非过去的中国。我们希望了解中国社会如何运作,中国人如何思考,中国接下来又将会何去何从,以及中国究竟将会带我们走向何方。我们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一个日渐强盛和富裕的中国将会给全球政治带来哪些变化。那么,关键的问题仍然在当下,而不是那段被淡忘得差不多,并鲜少被回忆起的过去。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无关未来。

实际上,尽管表面看来,中国的过去仅仅是纯粹的历史,但如果我们不了解继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那个动荡的世纪,就无法理解今天中国的复兴,更无法理解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冷静或激烈或严厉的态度。

这是因为,即使只是纯粹的历史,在当今中国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远未终结。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国难和外国侵略接踵而至的历史,而在其中,洋人扮演的都是负面角色。但有些人却似乎和上述的负面角色扯不上任何关系。确实,对于中国对外开放的这一百年,人们可以进行多种解读。对于这些洋人们来说,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甚至很多人),作为理想主义者,参与并介入中国事务,并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中国及中国人民(尽管他们是根据自己的条件提供这种帮助的)。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完全是因为被卷入世界历史的洪流,才阴差阳错地来到中国。随着外国在华事业蓬勃发展,这些事业成了19世纪日渐成形的世界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最普遍的求职之处——无论是当护士、教师、打字员、海关官员、警察、推销员还是书记员。早在当时,世界就已经迎来了一阵中国热,大家以为只要能到中国待几年,趁机捞一笔,就能发一笔横财。实际上,等待这些淘金者的通常都会是一个比他们想象中更加有秩序的、可预估的世界。身一名速记员和私人助理,埃尔茜•丹森怎么可能如那些卷帙浩繁的“国耻实录”所描述的那样对近代中国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呢?所以,想要理解现代中国的思维模式、掌握中国近代史的脉络,就务必要调和不同版本的有关这段历史的经验,包括一般的、巧合的和充满创痛的。

毕可思

毕可思教授是蜚声中外的汉学家。他目前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也是现在英国学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作者早在大一时,就撰写了一篇有关义和团起义的文章,从此便围绕着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上海史展开研究。作者治学态度严谨而又充满趣味。1995年,他的《通商口岸与马戛尔尼使团》在我国的《近代史研究》杂志发表,或许是这篇文章最终促成了《帝国的切口》的写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近代中西方关系的论述颇多,毕可思并没有做太多的理论化论述,而是运用大量的一手档案材料完成一个历史学家“讲好故事”的任务。这些故事有血有肉,能够使读者对这段历史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他的论述不是西方本位主义的,而是从展现当时整个世界的视角论述,并从中解释和重塑当时的中西关系,进而寻找答案。从这个角度讲,帝国的切口》既不是费正清“冲击—回应”的延伸,也不是柯文“中国中心观”的后续,它更像是对这两种范式的补遗。

本书对中西关系这个话题的处理是颇具趣味性的。作者的行文十分流畅且编排得体。从中国的戏台到西方影院里的电影,从中国的衙门到西方人散发的传教小册子,作者非常善于将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张之喜9岁的弟弟“五儿”失踪了……他来到领事馆,“携带长矛一杆”,提出如果愿意释放弟弟,他将会拐带另一个男童作为替代。……你或许会问,外国人拐带五儿,究竟想干什么?张之喜肯定会告诉你,他们打算挖出五儿的眼珠。人人都知道,这是外国人干的勾当——他们挖出中国人的眼珠,用来制作药物,他们还挖出中国人的心脏充当同样的用途。类似的事件如何一层一层扩大范围,在通商口岸引起更大的冲突,并最终导致战争,本书中有着生动的记录和描述。

本书的论据都是当时在华洋人的日记、与亲人的书信、留存的报刊及档案等。不仅展示了西方列强在国家层面企图从中国获得什么,也细致描写了鼓动侵华的战争贩子个人的政治野心。这是以往近代史读物中不多见的。

林赛在1840 年进入国会,立志为自己发声。渣甸则是另一名鼓吹者,马地臣也于1843 年进入国会。他们不再满足于印刷小册子和各种刊物、会见英国政治家、在三角洲游说义律采取行动,他们想在议院里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在英国—大英帝国的中心,提出他们对中国的关心和要求。对于一心追逐名利的商人来说,选择这条路并不算稀奇,但是他们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借此在关键时刻对当局施加影响力,而非纯粹地追求自身地位。

帝国的切口

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从1832年英国通过鸦片贸易逐渐侵蚀清末中国开始,叙述了直到1914年的80多年近代史。当时,清政府关闭国门,与西方仅保持了极少的贸易。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发动战争,使得东西方的平衡被打破。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打开国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本书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示了租界、通商口岸、海关,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主要观察视角来自当时在华洋人的书信、日记、档案,以及主办的报刊等,可以说是通过洋人的视角来揣测、分析西方列强的种种行为动机和逻辑,是非常难得的阅读观察视角。

译者简介

钟逸明

祖籍潮汕的新加坡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就读于牛津大学圣十字学院。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现代史和华人华侨史。曾翻译宋怡明(Michael Szonyi)的《被统治的艺术》。

《帝国的切口》将清末80年的历史,置于世界史的视野下观察,从在华洋人的书信,日记、主办报刊等第一手资料入手,不仅揭露西方列强在国家层面的野心,还细致描写战争贩子个人的权力欲。被迫打开的通商口岸,为应对危局被迫转型的晚清财政,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变革的艰难历程。换一个视角观察中国近代史,是令人愉快的阅读体验。

倪玉平,清史专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帝国的切口》带读者重返清末80年的激荡岁月,以通商口岸的变迁切入中国近代史,广州、厦门、上海、武汉、重庆……通商口岸的变迁就是整个近代中国蜕变的一个缩影。没有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宏大的叙事,《帝国的切口》通过以小见大的丰富细节,直观地呈现了清末社会的真实风貌和国家处境,描写得面面俱到,十分生动。

马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导

历史研究,本来就肩负着讲好故事的使命,然而讲好着实不易。《帝国的切口》一书的视角立足全球,从中解释和重塑了当时的中西关系,进而寻找答案。作者的讲述娓娓道来,且环环相扣,善于将一些分散各处的材料用一条线索串联,梳理出一个完整有趣的脉络。它们有血有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可以说完成了一个历史学家“讲好故事”的工作。

王学斌,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