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制度在古代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显赫的家族中。当某一支系无后时,可以从其他支系选出一两个孩子过继,以延续香火。被过继的孩子身份随之改变,称呼亲生父母时需要改口为叔、伯、叔母或伯母。因此,过继通常会在孩子年幼、记忆尚浅时进行。

西汉时期的名将霍去病英年早逝,他唯一的儿子霍嬗也不幸早亡。为避免霍去病绝后,其弟霍光将自己两个孙子中的霍山过继给了霍去病。从此,霍山应尊霍嬗为父亲,霍去病为祖父,而其亲生父亲霍禹则称为叔父,亲祖父霍光称为叔祖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皇室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历史上甚至有过皇子被过继为郡王、亲王之子,比如清朝时期康熙帝、道光帝就曾有此举。过继后的皇子将继承郡王或亲王的爵位,与皇位再无关联。

然而,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上一任皇帝没有子嗣,或者子嗣早夭,导致没有皇位继承人,那么就必须从皇室的其他支脉中挑选合适的人选来继承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宋朝时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宋英宗赵曙原本并非皇子,但由于宋仁宗赵祯的儿子们相继早夭,他才有机会登上皇位。

按照常理,既然赵曙已经登基为皇帝,那就意味着他被过继给了宋仁宗,因此理应将赵祯尊为父亲。

宋英宗既然如此,为何还会与大臣们辩论谁是他的父亲?而且是什么原因让这场辩论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子二人的尴尬处境

皇帝无嗣而皇位无继承人,这是自古以来的一个难题。到了宋代,人们已经找到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但这种方法若运用不当,仍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为了防止国家在皇位更替时出现动荡,当朝皇帝如果长时间没有子嗣,或者皇子早逝,通常会从各个王府挑选一个合适的孩子,接入皇宫中作为皇子进行培养。

宋英宗赵曙幼年时,经历了这样的情形。宋仁宗的长子早早夭折,之后所生的孩子皆为女儿。因此,仁宗将其堂兄濮王赵允让的三岁儿子赵曙接入皇宫,由皇后抚养。然而,当赵曙七岁时,仁宗又有了亲生儿子,便将赵曙送回濮王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濮王赵允让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当年,宋真宗赵恒的长子去世后,赵允让被接入宫中。然而,不久之后,宋真宗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于是赵允让又被送出了皇宫。

这种态度仿佛“用时视我如珍宝,不用时弃我如草芥”,令赵曙对皇室的好感大打折扣。此外,父子俩都曾经历过这样的“被送回”事件,可以想象当时周围的言论对濮王府并不友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一个孩子如果已经过继给你,就应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去抚养,即使你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应一视同仁。

清朝末期的李鸿章也是如此。他早年没有儿子时,弟弟将自己的儿子李经方过继给他。虽然后来李鸿章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李经方始终是家中的长子,这一地位从未改变。不过,李鸿章的爵位最终还是由他的亲生儿子继承。

皇室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既然孩子已经进了宫,就把他当作皇子来抚养吧。等到你有了亲生儿子,当然可以让他继承皇位,但这并不妨碍宫中多一个皇子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曙在皇宫中做了四年皇子后被送回濮王府,随后与亲生父亲一起在濮王府度过了二十多年。没想到,宋仁宗的儿子又去世了,仁宗自己也接近垂危。于是,赵曙已经三十岁了,还不得不去当另一个人的儿子。尽管那个人是皇帝,尽管将来可以继承皇位,赵曙还是不情愿。

当得知自己再次被任命为皇子时,赵曙假装生病,屡次推辞,不愿入宫。然而,宋仁宗并不接受他的拒绝,最终赵曙只能无奈地进入皇宫。

赵曙在仁宗去世半年后登基为皇帝,但面对这个角色并不轻松。他仅仅接受了六个月的“皇帝学习”,对治理国家的事务尚未完全熟悉。此外,宋仁宗的皇后曹太后也并非安于宫廷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曙登基后,由于无力对抗以曹太后为首的一众大臣,只得称病不上朝。与此同时,曹太后垂帘听政,掌握实权。直到第二年,在部分朝臣的支持下,赵曙才得以亲自处理朝政。

赵曙掌权后,立即提议为其生父濮王上尊号。此事在朝堂引发了巨大争议,历时十八个月仍未决议,最终只能草草了结。

接下来,我们一同探讨这场关于亲情与礼法的大辩论——后人称之为“濮议”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濮议

“濮议”是一场争论,双方分别由宋英宗和曹太后领导。讨论的焦点是宋英宗是否应该将其生父赵允让称为皇考(“考”意为已故的父亲,称呼皇考即称为父亲)还是皇伯。

宋英宗这边,自然是以皇考党为主,主要成员包括掌握实权的韩琦、欧阳修等大臣;而曹太后那边,则以司马光、吕诲等谏官和言官为主。

事件起因在宋英宗一方。英宗亲政仅半月,宰相韩琦便上疏建议,认为应给予英宗的生父濮王赵允让一个尊贵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臣听到这个提议后大为震惊。宋英宗刚刚亲自掌权不久,就有人建议他尊重他的生父,这几乎是在敦促英宗否定先帝宋仁宗的政策啊!

宋英宗发现朝堂上的大臣们,特别是谏官们,反对得十分激烈。而且先帝去世才一年多,很多老臣都是在先帝时期就已在朝为官的。从情理上讲,此时他们的心中自然都会倾向于宋仁宗。

因此,宋英宗并不急于处理此事,他下令道,待仁宗大祥(去世两周年)的祭典结束后再做商议。

时光飞逝,仁宗的大祥祭典结束后,韩琦再次提出了他的《中书请议濮王典礼》。英宗顺势而为,指示礼官们商议应为濮王定下何种名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思已经十分清楚。如果英宗不打算尊崇他的生父,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让群臣讨论这件事,仅仅提高一些待遇或追封一个国公之类的称号,大家也不会有异议。既然英宗费了这么大力气让大家议论,自然是想追尊濮王为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