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我们预计,年内第二次降准或将在三季度前期降临。”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7月3日召开的2024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目前大、中、小型银行加权平均准备金率的规定分别为8.5%、6.5%和5.0%,因此,大中型银行仍有一定下调空间。

连平认为,年内第二次降准有可能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向降准为主。考虑到这些银行机构在我国银行业的存款占比达六成,如对其进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将至少释放超过6000亿元的“活水”,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谈及接下来的降息空间,连平认为,下调空间其实相对有限。首先,目前中美利差倒挂程度依然较高。其中,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倒挂幅度一度扩大至5月下旬的230bp。因此,过早降息或大幅降息有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及人民币汇率走低。其次,大幅降息可能导致国内商业银行承压过重,进一步压缩其净息差和利润空间。而如果仅是小幅降息,实际效果很可能不明显。

在连平看来,对于有效推动实际利率下降,可以统筹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工具,并且降准同样能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作用。

“三季度,央行可能微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OMO)利率10个基点,以发挥主要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不排除LPR利率在MLF利率不变的基础上下调10—15个基点。”连平说。

今年上半年,我国信贷市场展现出稳健而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中,制造业、民营及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均保持强劲增长。

但居民贷款增长不及预期。连平表示,今年前5个月居民贷款数据显示新增为8891亿元,较去年同期新增的1.84万亿元明显少增,主要原因是消费需求疲弱、购房意愿低迷,而这些也将成为今年下半年信贷市场需重点攻克的难题。

展望下半年信贷市场,连平认为,将继续整合各类机构合力,推动居民信贷和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其中,政策性银行将重点服务制造强国重大工程建设,大型商业银行将积极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和薄弱环节,地方法人银行将发挥深耕地方经济的特色优势,精准服务当地制造业企业。

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特点为“四平一降”。即,资产规模平稳增长、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流动性水平合理稳健,但净息差持续收窄。

对此,连平认为,三季度降准有望释放更多流动性,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资本金将得到一定补充。同时,加大对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等现象的整顿,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将持续降低。此外,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不良率保持稳中有降,非息收入将继续成为银行营收的重要支撑。因此,预计下半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净息差收窄带来的压力也将有望得到缓解。

连平还建议,下半年可考虑追加2000亿元地方专项债额度,专项支持地方政府注资中小银行,帮助其加快资本金“回血”。

“由于净息差加速收窄,利润增速下降,近年来,商业银行自身内源性资本补充渠道持续萎缩,限制了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连平补充道,财政部在2020至2021年安排了2000亿元地方专项债额度,定向用于全国20个省市区地方政府为300多家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较好地支持了地方中小银行在疫情期间及疫后恢复阶段对实体经济让利。同时,国资入股还有利于优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青经济观察报记者

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
主要关注金融领域,重点报道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gq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