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戎马一生,取得最大的胜果,无疑是率领六万湖湘子弟收复新疆,为中国圈回了百万平方公里国土,创造了晚清时期领土失而复得的奇迹。

众所周知,左宗棠是在1876年(光绪二年)4月,肃州祭旗正式出兵,打响了收复新疆之役。不过,在这之前,左宗棠耗费了很长时间、动用了大量资源做了两件准备工作。如果没有这两件准备工作,收复新疆之役必然会变得百般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宗棠

这两件准备工作,第一件是为西征大军准备足够的粮草。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粮草在战争中具备的重要作用。左宗棠打了十几年仗,如何不懂得这个道理?当时他在陕西、甘肃、宁夏屯兵数万,预备西征。西征军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粮草。陕西、甘肃、宁夏地处西北边陲,那里地广人稀,粮食异常珍贵,根本就难以征集到足够多的粮食,来供给西征军将士。如果要从内地运送粮食到陕西、甘肃,又将面临路程遥远、物力艰辛的困难,运送粮草全部依靠人力和畜力,一是所需时间极为漫长,二是运送成本居高不下。

怎么办呢?左宗棠苦思良久,突然想到汉武帝在西域屯田的故事。汉武帝为了攻打匈奴,使用吏卒五六万人在西域屯田,并设置屯田校尉进行管理。几年下来,屯田部队开垦田地一万多顷,每年都能收获百万斤以上的粮食,不但节省了大量军费开支、徭役劳作等,还增加了物资储备,达到了既开源又节流的目的,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奠定了坚守的物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屯田

左宗棠当即派出自己的亲信大将、“嵩武军”统领张曜率领一支军队前往哈密屯田,并调拨了3万两银子,作为屯田大军的启动资金。张曜不负众望。他到达哈密后,身先士卒,带领部队寻找水源,烧林开荒,不到一年时间,就开荒2万多亩,当年喜获丰收,一共收获粮食100万斤,能够供应张曜的部队达两个月之久。

实验性屯田取得了成功,左宗棠又陆续出动军队在各地进行屯田。这些军队也都取得了成功。不仅如此,左宗棠还下令,鼓励当地老百姓参与到屯田中来,这种屯田叫民屯,与部队的军屯有所区别。但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就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在左宗棠的鼓励下,一大批良田有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原来的大漠荒野,尽成膏腴之地,变成了西征大军的粮草产地。从此,塞上也有了江南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上江南

第二件事是创办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制造大量先进武器装备。

左宗棠向来注重武器装备的战争中的作用。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便敏锐地觉察到,清军与英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他在给恩师贺长龄的信里说,建议“练渔屯,设碉堡,简水卒,练亲兵,设水寨,省调发,编泊埠之船,设造船之厂,讲求大筏软帐之利,更造炮船火船之式,火药归营修合,兵勇一体叙功,数者实力行之”,这是中国最早提及坚船利炮作用的声音之一。

他在组建楚军后,不惜重金购买了许多洋枪洋炮,尝到了甜头。同治十一年(1872年),当他率部进驻兰州后,发现阿古柏的军队受到英、俄的支持,武器先进,装备精良。要想打败阿古柏,就必须将西征军的武器装备再升一个档次。

为此,左宗棠在兰州畅家巷,以搬迁到此地的西安机器制造局部分设施设备为基础,创建了兰州机器制造局。兰州机器制造局是西北地区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左宗棠寄予了极大的厚望。他特地从福州机器局调来赖长,担任兰州机器制造局的总办,全权负责运行。赖长是广东人,曾经担任过左宗棠的副将。他精通军火,擅长各种机器的设计制造,是一个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州机器制造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兰州机器制造局除了赖长,还远远不够。左宗棠又从南京金陵制造局和上海江南制造局高薪“挖”来一批技术精湛的专业技师和工匠,请他们协助赖长工作。在赖长的带领下,这一批专业技师和工匠克服了重重困难,建起了兰州机器制造局,并很快制造出第一批武器装备。

兰州机器制造局的技术能力很强大。他们能够仿造出普鲁士螺丝炮、后膛七响枪以及英国马蒂尼步枪等先进武器,还能够自行设计研发新式武器——包括一种二百多斤的重炮。

发动部队屯田,解决了粮草问题;创建兰州制造局,解决了部队军械问题,提升了军队作战实力。这两个问题解决后,左宗棠率部平定西北、收复新疆便如虎添翼、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