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你自己吧!”

——听朱雷先生讲座有感

作者:邹洪涛

“读书是灵魂的壮游,探险是思想的远征”——挟着这一标题的讲章,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朱雷先生两次登上唐山市图书馆“唐图讲堂·文苑撷英”的杏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默生说过,人但有追求,世界也会让路。

他把十万卷纸质之书贮藏在南湖藏书楼,把大自然之书携带在身,穷山距海无远弗届。

他仰望高山的雄奇,他向往河流的奔腾,他顾盼沙漠的浩瀚,他心驰千年古道的神奇,他更以自身的跋涉,在寥无人烟的荒野印下坚毅的足迹......

他身处喧嚣而不慕荣华,他久居红尘而少染烟云,他蛰伏短巷而倾情大地,他潜心书行却又行者无疆——在经商、藏书、探险多重身份与兴味重合融通中,以纯粹炽热的情怀,标刻着生命的厚度,用不曾停歇的轮蹄征逐,奔跑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用坚定的主语“我”缀上行为动词与时态助词,造着他人生的长句短语:

我来了,我走过,我记着......

灵魂只需要灵魂需要的东西。他说,什么最具诱惑?未知最有魅力;什么令人神往?未知叫人遐想;什么使人决绝毫无牵挂地说走就走,未知是使人一往无前的引擎和火炬。

喜欢徜徉在书籍的密林中,但他知道,在爬满文字的书面上浏览不是读书;死记硬背的教条也不是读书。大自然,是一部用景色与诱惑创造的神秘巨帙,用尽一生的气力,有可能读到的仅是第一页的第一句话。所以除了读书,他更热爱在元气淋漓生机活泼的大自然中跳跃穿行,甚至是在无人区性命攸关的冒死远征。

阅读与审美,探索与观察,深思与体悟,需要坚韧和耐性。经历高峰与低谷、黑暗的绝望与热烈的希望、身陷险境的悲愁与绝处逢生的狂喜,无不渗透着他深厚的睿智浩瀚的精神,闪烁着理想与活力四射的光焰。

他崇拜瓦尔登湖畔的梭罗,他艳羡他能与“大地的眼睛”和围绕身边的飞禽走兽一起在自然中寻找生活。然而他比梭罗走得更远。

他膜拜徐霞客“孤筇双屦”“朝碧海而暮苍梧”式的万水千山走遍。但徐霞客五十四岁便终老故里,而他,安着心脏支架、年逾六旬的他,依然在探求未知的崎岖行进中。徐霞客去过的地方,他游历了;徐霞客未涉足的方圆,他到达了。虽说他不立文字,没有将历险、感悟升华为一部《徐霞客游记》式的著作,但他运用现代化手段记录下的自然奇景和身履险境,直观、动感,活生生的影像,伴着他登高望远的惊叹与感悟,更加游目骋怀动人心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经唯诚伏怪以力。他更像求法的玄奘,无论是穿越的地带,遭受的艰险与磨难,还是宗教般的虔诚与对未知的求索精神。他曾游走在玄奘从敦煌经罗布泊到哈密西行的路线。今年十月,他又将启程于玄奘经罗布泊楼兰古国的归途,与至今也是人迹罕至的法师生命印迹相重叠。“只有意念,没有方向”,眼底烟云过尽,正是“我”逍遥处的十方世界,开示着佛法愈是执着便愈是超脱的云水禅心。

也许经历的困厄与劫难尚不足以与玄奘论轻重,但他也不止一次踩踏过人间与地狱的分界线:

两辆汽车的发动机损毁,被困阿尔金山,与饥渴相伴,有群狼环伺。他甚至写下遗书。十一个昼夜命悬一线的煎熬,几近浓缩了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穿克里雅古道八百五十公里羌塘无人区,跨过十七条冰河,在距于田县普鲁村三十公里处,陷入六米厚的悬空冰床,二十多人的救援队伍,一天一夜的生死时速,他从灭顶之灾获得新生。参与救援的公安特警不但没有抱怨,反挑起大拇指: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像你这样勇敢前行的人!

澳大利亚渺无人烟的荒漠。 探寻山洞返回,距硬土路仅仅两公里,车轮突陷软砂层。 即使有数次出入罗布泊的经验,即便使出浑身解数,自救还是归于无奈。 在黑暗的旷野步行几十公里求助。 一位澳洲大叔先用皮卡后用超级版SUV拖出汽车,才使他免于露宿荒野。

尽管出发前做过种种周密准备与一旦发生危机的预案,但意外总是会纠缠不休。面对家人的担忧,亲朋的劝告,他置之一笑。正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多走一步”的信念,或者说是近乎孤清凛冽的偏执,导引着他行走得更远,攀援得更高,遭遇的惊险也就更多。

他的自问自答:什么是旅行?是探索未知遇见美好。为什么选择无人区?我向往最纯粹的自然和阒无人迹的地方,比如冰川,原始森林,荒漠旷野,千里无人区,极高山,南北极……冷寂森寒的原始风貌呈现的是大自然拒绝人工乔装和雕琢的本色——这才是自然的美,美的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是凭借文字的一段征程,能带你奔赴未曾亲身走到的地方;探险,常常是文字走不到或没有走到的地方,使我们看到一个新鲜的、有着丰富质感的世界以及世界的一部分。在生命的旺季及锋而试后,获取博弈的快感、探寻的乐趣、甚至是翻转生死乾坤的大喜大悲,渐悟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愁海远遁。

苏联作家伊林说,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在知识与大自然面前,人是微不足道的。他以果敢、倔强,以攸关性命与自然平等对话,并蘸着从肌体渗出、经过痛苦与扎挣滤净的泪水与血汗,书写出一部以“兹游奇绝冠平生”为主题的厚重典籍。

这本宏阔而细微的“书”在向你默默地诉说:

自然是神奇的,生命是恢宏的,融进自然,参照万物,敛情于内心,于是,自然与人达成和谐。

我们要读书,我们要行路,要遇见美好的人和体会人的美好。

读书,是沉浸在静谧而玄妙的理念世界,固然是人生美好的境界与享受,然而远行,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阔大格局提升人生修为,成就完善人自身建设的双向奔赴。

仰观苍穹,俯视文字,人生需要这样一静一动的姿态,在动静转换不期而遇间,去真正感受生活之美、生命之魅。

倘若一个人信心满怀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过上他想象的生活,那他会在平常的时光里获得意外的极致人生。要见证我们自己各种限度的被突破、被刷新。

“书”的尾声,也许是我们一生都无法登顶的巅峰,但我们仿佛能谛听到空谷跫音——

“探——索——你——自——己——吧!”

二〇二四年七月

唐山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