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镇

小镇很小,生活很慢,故事很长。

——题记

【序】

文字里的这个我,十八九岁。喜欢玩,喜欢跳,喜欢听,喜欢看,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去热爱,去追赶,去欣赏,去干一切有趣的事情。人生不只有城市的灯红酒绿,还有青砖石瓦的古韵悠情。我在这个小镇里长大,我也看着小镇的成长。走过都市的角落,上面是碧蓝旖旎的天,下面是清澈明洁的湖,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抬头仰望凝思,在记忆闪过的瞬间,我的小镇,自由且浪漫。

【小镇的风】

还有3分钟就要响铃了,大家都蠢蠢欲动,思绪飘然,浮想联翩。窸窸窣窣收书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也不例外,拿起书包咻的一声跑出教室门口。

脱离了教室沉闷的空气,我伸了个懒腰,在走廊上眺望,看到天边的云彩挂着橘红色的衣裳,红日露出半张脸。微风吹拂,透着些许凉意。感受过小镇的风吗?我喜欢小镇的风,不同于都市的燥热,小镇的风,清凉且有力,它能吹散你的疲惫与倦怠。

我拖着长长的步子走在青砖石板路上,走街串巷。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古桥旁,西沉的斜阳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我抚摸着沉重的铁索,惬意地行走着,微风拂过脸颊,在湖面泛起阵阵涟漪,那样的感觉,宁静而致远,我闭上双眼肆意享受着风带来的力量。

风吹过榕树,沙沙作响,伴随着几声鸟鸣,麻雀从树梢飞落,机灵地探视着四周。小镇的麻雀很多,小巷,电线,屋檐,窗边,都是它们落脚的地方,偶尔车辆驶过,惊散三两只灵动的飞影,叽叽喳喳地在半空盘旋。

几位老奶奶满脸笑容地坐在榕树脚下,弓着驼背的腰,轻摇手中的蒲扇,谈笑风生。微风拂过她们的银丝,在风中摇曳。“宝宝,不要走得太快了!”一位年轻妈妈正在呼喊着小女孩,小女孩拖拉着凉鞋,风吹动着她的碎花裙子,她一边跑着,一边咕嘟咕嘟地吹泡泡,一个个泡泡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五颜六色,伴着风飘向远方。小镇的风啊,从未停止过,总在不经意的时候,轻轻掠过,拂过树叶,拂过发丝,拂过人间,带去尘世的烦恼,带来惬意的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闹的小镇】

小镇不大,却可以逛很多地方,去看很多的人。

小镇似乎有很多的节,我喜欢过节,喜欢那种气氛。

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衣冠南渡,晋室东渡与北宋南迁。相对于北方,南方的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这个岭南的小镇也不例外。

风吹过青瓦白墙的楼阁,夜幕即将降临,一声锣鼓敲响,高挂的灯笼,飘扬的彩旗,悠扬的潮曲拉开了新年的序幕。

“我出去玩了!”我扔下手里的活,箭步跑出家门。

我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仰望夜空,火树银花,绚烂璀璨。

“爸爸,你看,星星开花了。”小男孩骑在父亲的肩上,指着“星空”笑道。

烟花绽放的瞬间,小镇被照亮了,人们的心也亮了。欢笑在那个时候代替了愁闷,烦恼被埋葬在新年的礼赞声中。人群越来越拥挤起来,小镇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吧,才能有这么壮观的场面,大家都抬着头,仰望着这绚丽的花海,星星开花,慢慢化成流星散入人间。如果此刻的时间能够静止,那肯定是最美好的,最漂亮的瞬间,小镇的烟火,是那个时候的我最接近于满足的东西吧。

在小镇的正月里,游神是重要的活动之一。将神明请出庙宇,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祈祷风调雨顺,阖境平安。

古巷的红灯笼高高挂起,激昂的锣鼓声从远处传来。

随着鞭炮声由远及近,游神的队伍浩浩荡荡走来。

我尤记得元宵夜看游神给我带来的震撼。

英歌开路,鼓声骤起,槌音回荡,水浒英雄尽登场。

体魄健壮的舞者在雄壮的锣鼓声中起舞,刚劲雄浑,气势磅礴。围观的人们激情澎湃,喝彩不断。

“新的一年,要乖乖的,平平安安地长大”老奶奶用饱经风霜的手轻轻抚摸着孙女的额头,满眼宠爱。

在这个狂欢的夜晚,男人们腰系红绸带,抬着神轿,走街串巷。

每经过一处拐角,或者路口,都会摇晃神轿三次,呐喊着:“顺!”

元宵夜的小镇,锣鼓齐鸣,鞭炮齐响,沸腾了起来。

我站在人群中观摩着这场震撼人心的民俗活动,这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转身一看,是参与游神的小哥,我认识他。他擦着额头的汗水,笑着说道:“你也来凑热闹呀!”

“来看看热闹!”我咧着嘴回答道,“你累吗?”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有什么累的。”他喝了口水,转身跟上队伍远去了。

生活永远都在继续,我也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旧的东西】

我喜欢到小镇的古巷里去走一走,因为能看到很多的东西。

“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这条路走过一万遍。”老伯一边冲着工夫茶,意味深长地讲到。

“那您还想走吗?”我的目光看向老伯。“走啊,为什么不走?多过几年只怕也没机会走咯!”他的眼角泛起闪烁的泪光,些许哽咽地说道。

他在小镇经营着茶铺,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在缓慢的生活节奏中,他保存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清闲。茶铺的顾客并不多,但他总对骑楼来往的人笑脸相迎。

邻街的老铺,延续着古市的繁华,茶香四溢的古巷,讨价还价的交谈,多了一份生活的滋味,多了一份诗意的恬淡,多了一份小镇的人间烟火。

在小镇,有旧人,亦有旧物。

携着一份恬然的心,轻取一把纸伞,细雨飘落,氤氲着烟云,我尝试着去走走古巷。我在想,走过一万遍的路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行走在青砖石板路上,我一步步循着石板走,一面走,一面望着细雨中苍老的土墙和院内蔷薇伸出的枝丫。

一扇斑驳的木门钉着戏台巷的字眼,我往巷口走去,只见一个亭阁式的古戏台,上面匾额写着“演梨阁”。优雅动听的潮腔在小镇回响着,梨园奇葩潮州戏,唱尽人间悲与欢。细雨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上演绎着吕蒙正“金榜挂名时,喜得身荣中高第”的喜悦,苏六娘“清冷谁人问,六娘何时得见郎”的心酸,小镇古戏台上尽显梨园风华。

我跳着脚步拐弯进入另一条路,我经过一个个古旧的平房,一条条弯弯的老巷。元代秦简夫《东堂老》里面有一个成语叫做拐弯抹角。相传,古代江南建筑物密集,为了方便和安全,墙角都不是直的,而是被抹掉的。我发现,小镇的古巷也是这样。

不知拐了多少次弯,踏过多少石板,来到一个狭长的小巷,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吸引着我加快了步伐,这条老街没有华丽的商铺,亦没有喧闹的市井。

铁匠赤膊上身,守着火炉,泪洒如雨,制造铁器。一年四季,风风雨雨,守护着铺子,守护着百年的传承。

我想,这便是工匠的坚守。

我只看到了许多铁器,但我并不清楚它们的名字。

“这是犁,这是锄,这是耙,看过西游记猪八戒的武器吗?就是它。这是镐,这是镰。”铁匠慢条斯理地说道。

满满的生活的滋味啊,满满的人间的味道啊,每一把农具都充满着生机与力量,都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我停下脚步折回。雨晴了,天空碧蓝,我似乎走过了另一个时空,一个安逸祥和的世界。至此,我明白了老伯的那番话。走过一万遍的路,那是对小镇的眷恋,总结概括起来,那便是:乡愁。

乡愁是每个人心灵的避风港,对于孩童来说,小镇给予了他们归属感与安全感,对于成年人来说,乡愁,是小镇初晓的鸡鸣,熟悉的乡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爱人的陪伴,一生走过的点点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镇的夜】

小镇不只有旧的东西,这几年来,也出现很多新的东西。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温暖的黄色灯光照在骑楼街的石板路上,远远望去,像一条金色的绸带,与深蓝的夜色交相辉映,渲染出迷人的光彩。

街道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小镇的夜,浪漫而鲜活。

晚风拂过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习习吹过我的双耳。街边的歌唱声,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飘乱的思绪带着我播放一首柔和的音乐,没有规律的曲调,亦没有优美的歌词,却显得格外轻快而自然,充满着生活气息。

“榕江水悠然入君梦,乡愁是天顶明月光......”一首的《榕水缘》传入耳畔,主播站在镜头前深情歌唱,发出悦耳的歌声。夜游的人们驻足观看,待到歌曲高潮之际,歌喉深情之时,纷纷拍手叫好。骑楼街上人影绰绰,喧闹非凡,小镇的夜展现出一番悠闲欢快的画卷。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果真不假,骑楼街呈现的就是一副喧闹的“小镇夜市”的场景。

一座座小木屋组成了一个个小摊位,小米、柠檬茶、豆浆,还有手工坊,文创坊......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挨挨挤挤的摊位前人如潮涌,熙熙攘攘。有的人端着一杯刚锤好的柠檬茶,恣意畅饮;有的人手拿几串刚出炉的烤串,慢嚼撕咬。暴打柠檬的嚓嚓响声有节奏地敲打着,烘烤肉串的浓郁香气弥漫了整个空气。这人间烟火中,小镇的夜似乎缓慢了脚步,中显得格外的长。

继续漫步在骑楼街的石板路上,舞龙舞狮轮番上阵,英歌呐喊声此起彼伏。灯火璀璨,霓虹耀眼,小镇之夜分外美丽。

小镇的夜是充满活力的夜,精致古雅中彰显出青春动力,焕发着崭新活力。

我爱这小镇之夜,更爱这滚烫的、鲜活的人间。

【都市和小镇】

听大人们说,生活在小镇的孩子,注定是要走出小镇的,总要去外面闯闯,等功成名就之时再回来吧,做个乡贤,衣锦还乡。

他们说:“要出去大城市,不要在这种小地方。”

他们还说:“去看看外面广阔的天地啊,别待在狭隘的角落。”

我听过很多这样的话。小时候总想逃离的小镇,如今却是浪漫与自由的圣地;小时候一直憧憬的都市,如今却只剩下疲惫与不堪。我们来自小镇,生活在大城市,身体里仍流淌着小镇的血液,其实,我们一直在都市与小镇的夹缝中挣扎。

我喜欢我的小镇文学。

我的小镇藏着许多精彩,也藏着许多回忆,有大手牵着小手的温情,古巷里奔跑的背影,燥热夏日里清凉的雪糕,广阔天空扬起的风筝,湛蓝的天,美丽的湖。一个个梦幻般的碎片编织成网,组成了关于小镇的故事。

来自小镇的你,

也在大城市的你,

常回家看看吧,

也许你习惯了都市的步履匆匆,

只愿你,

在一个晴朗有风的午后,

回去走一走,看一看,

小镇很慢,但比都市美。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浩楠,揭西县棉湖镇人,在校大学生,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碧草文学社社长。喜欢阅读和写作,诗词、作品散见于《揭阳日报》《活力古城诗歌集》《棉湖说客》等,荣获“揭阳美,美揭阳”活动征文奖、“我为棉湖发展献一策”征文二等奖以及校内各类征文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