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永锻:护苗老园丁与码头文化传播使者

南安码头镇有位老人退休不褪色,发挥余热建新功,让“银发力量”更加“热辣滚烫”。

他是码头镇的护苗老园丁,又是一名文化担当者与传播者。他的热心故事在码头当地广为人知,他的名字叫雷永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下面的故事就发生在不久前。

热心“护苗”

公益授课超1000课时

“老朋友,价格一定要优惠啊!这些南音器材用于给村里的孩子免费学习南音的,产品一定要物美价廉……”近日,雷永锻正在码头镇老年活动中心办公,新汤村党支部书记陈向阳带着村干部来找他帮忙。得知情况后,雷永锻立即联系了自己经营乐器生意的好友,并帮忙砍价。

陈向阳告诉记者,村里准备对新汤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进行提级改造,需要购买南音器材。“我不知道去哪里买,价钱也不清楚,就直接来找雷老先生咨询了。没想到,他不仅帮忙出谋划策,还帮忙争取价格优惠,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2017年,新汤村成立了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开设南音、古典诗词吟唱、灯谜、民族乐器等公益课程。开课后,雷永锻便前来义务教南音,一教便是7年。

原来,雷永锻自2009年退休后,就开始参与码头镇关工委等各项工作。这些年来,码头镇开办了6个泉州市级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每年暑假,雷永锻就化身老师,到各个公益兴趣班给孩子们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在码头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各小学讲课外,雷永锻还曾前往南安一中、柳城小学、实验中学、成功中学、市图书馆等地讲课。课程内容包括《闽南文化精神和基本内涵》《闽南语诗词吟诵欣赏》等。

雷永锻笑着说,趁他自己现在还跑得动,乐意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多尽一点微薄心力。这些年来,参与公益授课已经超过1000课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担当

传承技艺争力行

“我的工作地点并不固定,有时候在这,有时候在镇关工委,有时候还得跑镇侨联,还有时候在村里,或在村民家里……”这段时间,雷永锻和雷天水、刘耿元等人正忙着编纂《码头华侨志》。为了收集材料,他们仅走村入户就花了1年多时间,可以说码头镇各村(社区)“走透透”。他们不仅要走村入户,还得翻阅大量档案、报刊、族谱等有关资料,确保资料的广泛与真实。

“为了核实材料数据,有时候一个村庄要多次走访。遇到热情的村民,他们还会想方设法帮忙找材料,帮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雷永锻笑着说。

码头镇是南安市重点侨乡,海外华侨华人数量近14万人,是码头镇人口的2倍。“努力挖掘华侨华人资源,对于助力码头镇长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雷永锻介绍,经过1年多的忙碌,他们已经整理出300多页的手稿,形成《码头华侨志》初稿,字数超20万字。这段时间,他们几人还将进行修订和充实,争取在2024年底付印出版。

记者了解到,雷永锻曾任教于坑内小学、担任码头镇文化站站长,并加入泉州市侨史学会、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南安市诗词学会、码头镇欧阳詹研究会等社团。作为南安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南安市闽南文化生态重点区域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他还积极传播畲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2023年入选南安市敬业奉献“身边好人”榜,荣获泉州市“刺桐银发头雁”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曾长期从事乡镇文化工作,对码头的乡土文化有所涉猎,虽然退休了,但是能继续为码头的群众文化工作尽一点力也是应该的。”雷永锻说。

正如他所言,退休后的他为人谦逊、沉浸学术、治学严谨,先后编撰《欧阳詹》《高盖山遗风新韵》《诗溪》《中小学生灯谜教程》等著作,有些作品还被收录到《南安市文史资料》《南安华侨史料》《泉州千家诗》《南安文化丛书》。

在闲暇时分,雷永锻还自编南音新曲,先后编写《码头好风光》《香港回归》《迎宾曲》《好人赞》等,深受南音爱好者的喜欢。“南音是本地大人小孩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编写的南音新曲主题包括码头镇的可喜变化、南音事业的繁荣、当代好人好事等,带有乡土气息,让群众感觉到亲切,可以起到正能量宣传效果。”

雷永锻表示,今后,他仍将发扬实事求是、辛勤耕耘的精神,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乡村文化传承的工作继续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黄俊涛 | 编辑: 陈安妮

一审:尤逸群 | 二审:唐莉洪 | 三审:蔡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