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沉浸式的表演带动观众共鸣,以无框架的舞台带起现场互动,在一方四合院之中的繁星戏剧村里,戏剧演出有了新样貌。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首次推出15家演艺空间培育项目,繁星戏剧村入选,获得市级层面第一次针对演艺空间的培育支持。围绕"场制合一"的运营模式,繁星戏剧村致力于打造集戏剧创作、剧场运营、驻场演出、版权交易、展览交易、艺术衍生品设计开发、主题餐饮、文艺书店为一体的跨界文化体验型艺术园区,并以内容作为发展驱动力,持续探索舞台艺术的创新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建互动性场景让观众一进门就入戏

沿着长安街西行,在国家大剧院、西单、金融街等北京地标之间,有一座黄瓦绿砖的大门,走过大门,代表中西戏剧史并峙双峰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铜像映入眼帘,这里便是繁星戏剧村。

繁星戏剧村的前身,是北京市电影器材厂,自2009年起以中小剧场集群的角色在北京演出市场亮相。截至目前,繁星戏剧村拥有超60部原创戏剧IP、年均演出量1500余场、累计观众约600万人次。

繁星戏剧村高级副总裁邓炜谈到,去年初,繁星戏剧村便开始了对自身定位的更新与升级,转型为演艺新空间集群。在此过程中,在内容制作、空间布局以及观众席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升级,2023年末推出的环境式悬疑剧场《朱莉小姐》,是繁星戏剧村在演艺新空间剧目打造的首次尝试,如今已作为驻演戏演出超百场。

或是换上旗袍或民国学生装,穿梭在北平艺专礼堂、裁缝铺以及民国歌舞厅等复古场景间拍照打卡,或是兜里装着大洋,坐在摆着茯苓饼、糖葫芦、老北京酸奶的桌边看身边的演员在剧情中嬉笑怒骂……现阶段,繁星戏剧村正在通过环境式摩登民国戏剧《今日有囍》,打造一个从一进门观众就能"入戏"的综合性旅游演艺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小剧场集群的代表之一,繁星戏剧村独特的空间特点和演艺新空间的概念是高度契合的。同时,我们本身也具备演艺新空间所需的基因和条件,这包括一定的成熟的演出团队、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以及‘场制合一’的模式,既有空间运营,又有内容孵化团队。"邓炜进一步谈道。

打造多业态融合的综合文化园区

在注意力经济的大背景之下,文化产业不断催生新的消费场景,从而满足观众持续变化的观演需求。

在邓炜看来,与传统剧场不同,演艺新空间下的戏剧在观演关系上发生了显著变化。观众不再被动地观看,而是融合在演员的表演调度之中,与演员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融为一体。此外,演艺新空间的演出模式多为驻场演出,剧场空间需要根据剧目主题进行全新改造,新空间就具备了专属性、独特性,能给观众带来更加沉浸的体验。单一剧目的演出周期相对较长,利于IP长期口碑发酵的同时,对团队的运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演艺内容通过融合新的消费形式,新空间更像一个社交空间。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咖啡、饮料等,甚至可以在酒吧氛围的新空间里聊天、交流,获得多重的感官体验,这种新型观剧方式也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剧场空间在降低观众观演门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大剧场相比,小剧场的票价更为亲民,能从最基础的层面打破观众对话剧‘高大上’的刻板印象,让观演更接地气。"邓炜补充道。

"繁星戏剧村的观众画像主要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在15年的运营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会员和粉丝,这部分观众对繁星品牌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是‘繁星’的常客。另一方面,随着不同戏剧作品的推出,繁星戏剧村也吸引了更多年轻化的、非传统戏迷的观众,他们可能是被某个演员吸引,或者喜欢某部戏剧的特定调性和体验。这种趋势也表明戏剧正在逐步扩大其受众范围,吸引更多样化的人群走进剧场。"邓炜如是说。

演出面对面|对话繁星戏剧村高级副总裁邓炜

北京商报:未来,在剧目创新、场地拓展或技术应用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计划或目标?

邓炜:打造演艺新空间和沉浸式观演剧目,是我们对市场和观众不断变化的观演需求,所做出的积极回应。

结合演艺新空间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我们将主要围绕城市核心区,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沉浸式文旅演艺业态。通过对空间升级、内容升级、运营模式升级,实现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互动链接,形成青年文艺生活体验聚集地。使剧场文化、演艺业态变成大众生活消费的必需品,成为新一代文化消费目的地。

北京商报:作为北京的演出地标,随着入境游的升温以及国际交流程度的日益加深,繁星戏剧村如何让演出与服务更具北京味、国际范?

邓炜:环境式悬疑剧场《朱莉小姐》是国外经典作品改编的一次深度探索,在保证经典作品精神内核的同时,融入了受年轻观众喜爱的探案元素。打破了传统的舞台隔阂,重新定义全新观剧模式,创新"戏剧+"消费体验场景,满足时下年轻人社交、文化、娱乐、解压等多元需求。

环境式戏剧《今日有囍》则是文旅演出定位,将原有剧场升级为民国摩登风格的主题剧场,在独具北京特色的四合院空间内,体验老北京民国时代大戏。打造集戏剧文化和旅游打卡为一体的目的地,打造具有文旅地标性的演艺新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韩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