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锅包肉大赛”在吉林市落幕,以此为契机,该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把锅包肉这一特色美食,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一出,瞬间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指出“又要多出一个扯淡的部门”,还有的网友询问“什么级别,编制多少,每年财政拔款多少”,而鱼香肉丝麻婆豆腐、东北大酱、老婆饼猪脚饭……等各地美食均有网友提出成立专门机构。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什么要成立“锅包肉办公室”这个奇葩机构,恐怕只有“体制内”的人才能“充分理解”。

从正常的意义来说,成立类似协调机构,是为了集中全部资源,推动某项工作快速推进。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要么是牵头单位把脏活累活干完,配合单位不添堵就谢天谢地;要么是牵头单位耀武扬威,成天向配合单位要材料,整合一下成了自己的功劳。

不过,“锅包肉办公室”想真正干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必要的话,还得成立“质量办、卫生办、宣传办、营养中心”等等,加班加点写材料、弄台账,并不比民工搬砖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也不是所有奇葩“办公室”都令人反感,比如有的地方成立“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有的单位建立“办不成事”窗口等等,听起来也很奇葩,但是这些机构的存在,却推动了作风效能的提升,减少了很多“跑断腿”、“办不成”事项。

所以,机构名称奇葩不要紧,要紧的是能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直直接接的实惠。

这方面,“锅包肉”大概达不到层次,所以成立专门机构就很牵强。

而且所谓“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的口号也比较扯淡,至少推向那些食不果腹、战火纷飞的地方,就是“何不食肉糜”的搞笑。

我觉得“体制内”精英的数量不会太少,“锅包肉办公室”引发群嘲的结果,很多人应该早有预知,但是为什么还能在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提出来,有点不可思议。

好一点的解释,是经过高人指点,通过“自黑”的方式,引发社会的关注度,以最快速度打响“锅包肉”的品牌,吸引网红、博主蹭流量打卡,以另类的方式传播当地美食文化以及文旅知名度。

只是也不小心暴露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尴尬,以及干部能力水平的欠缺。

但愿如此吧,解释成“炒作”,总比理解为干部能力水平不行要好得多,毕竟“体制内”肩负的责任,不容许他们能力太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